许世友怎么评价徐海东 许世友争大将军衔传说考证:“粟裕震大将”竟是谣言

2017-08-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摘要:威震世界的战将,被缩小成跑官的乡长了.别说是许世友,就是对评衔有些意见的王近山.钟伟也不过是私下议论发牢骚,怎么可能公然去找?许世友争大将军衔传说考证电视中某栏目有个节目,请"著名评论家"来评1955年授衔.惊讶听到所谓许世友争大将的历史细节.对此深表怀疑.后来一查,原来也并没有什么出处.不过是在近几年出版的写粟裕的一本书中,有这样随便的一笔1955年,罗荣桓元帅提出辞帅,被主席否定.在正式公布军衔之前,消息已在将军们中传播,徐海东大将马上提出自己军衔太高,周总理批示:"

摘要:威震世界的战将,被缩小成跑官的乡长了.别说是许世友,就是对评衔有些意见的王近山、钟伟也不过是私下议论发牢骚,怎么可能公然去找?

许世友争大将军衔传说考证

电视中某栏目有个节目,请“著名评论家”来评1955年授衔。惊讶听到所谓许世友争大将的历史细节。对此深表怀疑。后来一查,原来也并没有什么出处。不过是在近几年出版的写粟裕的一本书中,有这样随便的一笔

1955年,罗荣桓元帅提出辞帅,被主席否定。在正式公布军衔之前,消息已在将军们中传播,徐海东大将马上提出自己军衔太高,周总理批示:“不高,也不低,正好!”当得知粟裕为将后,许光达大将也要求辞掉大将军衔。后来直爽的许世友上将找到总理,要求自己当大将,总理说:“粟裕也是大将呀!”许将军就不再说话了。所以,后来人们说:“粟裕震大将”。

此新说法一出,网上疯传了,如谣言那样的疯。

这里写的根本不可能是许世友争大将,而只能是作者抢眼球。真实的许世友绝不可能是这样的。首先,许世友既是军事家,也是政治家,罗、许让衔的风范,他身上也应该有的。

其次,许世友除了直爽以外,其实他更智慧。我们从他在文革中的表现即可看出,他有高出常人的智慧。他对林彪、江青等,既能斗勇,又能斗智。更能争取毛泽东的信任,获得“尚方宝剑”,从而自保,并且保战友。从上面所谓争大将的细节中看,许世友既没有我党我军高级指挥员的风度,又没有常人的聪明。

前面已有粟、罗、许三人让衔了,他怎么会那么不知眉眼高低地去找周恩来争大将?"直爽的许世友上将找到总理,要求自己当大将"这样委琐的笔法太可笑了,威震世界的战将,被缩小成跑官的乡长了.别说是许世友,就是对评衔有些意见的王近山、钟伟也不过是私下议论发牢骚,怎么可能公然去找?

这与当年的党风军纪不符,也与将军们刚烈的性格不符。况且,周总理并不负责评衔工作,评衔就是毛和彭,还有总政治部的领导罗荣桓等。许世友如果真要争军衔,也要找毛,或者老上级的罗荣桓,这点,他不可能不知道的。

第三,许世友的智慧,还应表现在他对自己在军中实际地位的正确认识。其实在57名上将中,他排名第六,他前面有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他怎么能够无视这五个人而颠颠地去找周总理?别人且不说,萧克文武双全,曾为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许世友可以无视他吗?他再没头脑也不会那样做,何况他头脑一向清楚。

排在许世友后面的,有刘亚楼、著名的“三杨”,还有韩先楚,这样一些在当时位置与许世友不相上下的名将,人家都没有去找周总理,他许世友即使作为红军军长,也很清楚1955年的授衔,是以现任职务为主要标准进行的,而不看重历史贡献,难道他能贸然地去了?他难道不怕那些战友笑他?视尊严如生命的许世友绝不会做这种丢面子的事。大将风度的许世友怎么可能开口对周总理说“我要个大将”那也太“大酱”了吧?

第四,“许世友争大将”的细节没有任何出处,我们既看不到官方文本,也看不到他亲友的回忆录及访谈录。三年前,我也曾求证许世友将军的夫人田普、秘书李永春,他们都说这不可能。李永春还讲,有些书讲什么许司令“为难张春桥”、“与总理斗酒”,都是失真的.这样看来,这个细节的真实性就大打折扣。

许世友和毛泽东

第五,粟裕的“辞帅”也纯属无中生有。在已经解密的历史文献中,元帅行列里始终就没有粟裕的名字存在,他向谁辞帅,辞的又是那门子帅?

写史的如果这样写,不读历史的人这样传谣,必将失信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