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字数 最早汉字版《金刚经》在泉州翻译

2017-07-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古时,泉州港的日益兴起,不仅带动了中外的经贸往来,也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泉州街头,人们总能看到醒目的僧人夹杂在各国商贩中.他们之中,有来此弘法求道的海外僧侣,也有乘大船赶赴世界各地的泉州僧人.僧人们带来了多元文化和宗教,也将中国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全世界.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来到泉州,看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众多宗教文化的遗存出现在同一城市内,惊叹不已.这一站,我们从宗教文化交流的视角,继续领略泉州的"海丝之路".最早汉

古时,泉州港的日益兴起,不仅带动了中外的经贸往来,也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泉州街头,人们总能看到醒目的僧人夹杂在各国商贩中。他们之中,有来此弘法求道的海外僧侣,也有乘大船赶赴世界各地的泉州僧人。僧人们带来了多元文化和宗教,也将中国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全世界。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来到泉州,看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众多宗教文化的遗存出现在同一城市内,惊叹不已。

这一站,我们从宗教文化交流的视角,继续领略泉州的“海丝之路”。

最早汉字版《金刚经》系印度高僧在泉翻译

泉州最早有佛友庙宇的地方是南安丰州。晋太康九年(公元288年)就在九日山下建了延福寺。南朝时期,印度高僧拘那罗陀来到延福寺,翻译了大乘《金刚经》,让泉州在中国佛教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拘那罗陀,汉名真谛,是最早来泉州弘法的外国僧人。“他是世界上最早把《金刚经》从梵文翻译成汉字的高僧,也是福建省从五代至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抵达的外国人。”

泉州南安市九日山文管所原所长胡家其告诉东南快报记者,拘那罗陀两度来九日山都是住在延福寺内。相传拘那罗陀在九日山的“翻经石”上翻译经文。他认为,拘那罗陀之所以能抵达南安丰州,在九日山上翻译大乘《金刚经》,和九日山的独特地理位置有关。

胡家其说,根据史料记载,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原战乱频繁,晋人南迁至福建。就此,泉州的海外交通得到了初步发展。九日山下的金鸡溪“梁安港”,成为对外交通港口的中心,是中国南方最早的通商口岸。

当时,拘那罗陀来到中国后,一直南下到福州,乘小船来到“梁安港”,等待季风乘坐大船前往马来半岛。在等待期间翻译了《金刚经》。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前任馆长王连茂认为,拘那罗陀来九日山弘法,是泉州海外交流历史的最早记载。这也说明,在南朝时期,泉州已有往来海外的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