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低烧的表现? 了解两大性能低烧拥有健康人生

2018-08-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不包括间断发烧. 低烧可分为功能性低烧与器质性低烧. 功能性低烧: 其临床特

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不包括间断发烧。

低烧可分为功能性低烧与器质性低烧。

功能性低烧:

其临床特征是体温较正常升高0.3~0.5℃左右,一般不超过38℃。常见有:

1.生理性低烧:见于女性经前或妊娠期低烧。

2.季节性低烧:每于夏季出现微热伴有乏力、食欲减退,入秋自然缓解,称夏季微热。

3.环境性低烧:在高温环境中工作者,约有10%出现低烧。

4.神经功能性低烧:

临床上以20─30岁的青年多见,患者体温较正常人升高0.3℃─0.5℃。低烧时间数月至数年不等,一般情况较好,体重不减轻。此类患者约占长期低烧患者总数的1/3左右,预后良好。

5.器质性低烧:

引起器质性低烧的疾病很多,常见病因如结核,胆道感染,慢性病灶感染,尿路感染、风湿、肝炎、肿瘤等。其他是甲亢、贫血、结缔组织病、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等。

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发烧是一种症状,风湿、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持续低烧;长期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身体的任何系统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持续低烧。低烧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很难查出,有些因细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烧,要通过细菌培养才能发现。

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乱用退烧药,还有导致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体温38℃以上时,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持续低烧应尽早就医,应及早进行全面检查。一些恶性肿瘤早期或细菌感染早期的症状也是低烧。

长期低烧最常见的为结核感染。结核病在小儿还是比较多见的,除低烧外,小儿尚有性格的改变。长期低烧还见于病毒感染,主要见于婴幼儿,多见于咽喉部感染,无全身表现。低烧较长时间不退,年长儿咽部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也可表现为长期低烧。女孩长期低烧应注意泌尿系感染,可以检查尿得到确定。长期低烧也可能与感染无关,而是由其他病或其他原因所致。在血液病方面,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可见长期低烧。如果孩子还有贫血、出血、黄疸等表现,检查一下耳血,即可找出是否与其有关。当然,在判定为正常体温前,应先排除各种病因引起的发烧。另外对这样的孩子还应注意有无新的病症出现,而且应每半年做一次全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