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影响生活质量 4大类症状解析发病机制

2019-01-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鼻中隔偏曲统计其发生率为80%左右,发生原因主要有产伤.外伤及鼻中隔软骨和骨发育不均衡等原因. 重度鼻中隔偏曲可引起头晕.头痛.耳鸣.咽部不适等症状,虽已被公认并记录在有关文献里,但至今未引起多数医务人员甚至专科医师.专家们足够重视.对轻度鼻中隔偏曲(指偏曲高度≤0.3cm.不压迫中.下甲的偏曲),传统理论认为不引起症状. 笔者经过几十年数万门诊病例及近三千例手术病例的诊治,在国内外首先发现轻度鼻中隔偏曲除可引起上述症状外,还可与重度鼻中隔偏曲一样在某些人,从某一年龄开始可引发一种或多种症状,经

鼻中隔偏曲统计其发生率为80%左右,发生原因主要有产伤、外伤及鼻中隔软骨和骨发育不均衡等原因。

重度鼻中隔偏曲可引起头晕、头痛、耳鸣、咽部不适等症状,虽已被公认并记录在有关文献里,但至今未引起多数医务人员甚至专科医师、专家们足够重视。对轻度鼻中隔偏曲(指偏曲高度≤0.3cm、不压迫中、下甲的偏曲),传统理论认为不引起症状。

笔者经过几十年数万门诊病例及近三千例手术病例的诊治,在国内外首先发现轻度鼻中隔偏曲除可引起上述症状外,还可与重度鼻中隔偏曲一样在某些人,从某一年龄开始可引发一种或多种症状,经2000人体检,初略统计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10%~12.3%,成都市内以400万人口计算,至少有20万此类患者,全国有几千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影响工作、学习,可使患者失去生活信心,甚至有轻生念头。不少患者不能很好坚持工作学习,影响成才。

1 轻、重鼻中隔偏曲可引发四大类症状

(1)鼻部症状(特别注意也可毫无鼻部症状):鼻塞、鼻出血、流涕、打喷嚏(过敏性鼻炎症状)、鼻背胀痛、打鼾、嗅觉减退、鼻梁歪斜;(2)头部症状:头晕、头痛(重者如刀割、棒击)、眩晕、耳鸣、耳闷、咽喉不适及堵塞感、眼胀、视物模糊、看字跳行、视疲劳、面部潮红、唇部疼痛;(3)颈肩部症状:颈、肩部疼痛、颈肩部肌肉僵硬、颈部活动弹响(笔者称为“类颈椎病样症状”);(4)全身症状:头脑不清醒、短暂意识丧失、步态不稳(笔者称为“类晕厥前先兆样症状”)、晕厥、烦躁、思绪紊乱、记忆力下降、失眠、嗜睡、抑郁、多梦、出汗、胸闷、气紧、倦怠。极少数病例还可以出现恶心、咳嗽、声嘶、腰痛、腹泻、全身酸痛、肢体无力、麻木、怕冷、抽搐、晕车、心率变化、心律不齐、哮喘、皮疹(面部易误诊为痤疮)、幻觉、强迫观念(如洁癖)等一系列植物神经紊乱症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症状者,笔者称其为“鼻中隔偏曲综 合征。”

上述症状一些疾病也可引起,但中隔偏曲是一种常见而被忽视的原因,患者几乎可到临床各科就诊,常被医生误诊。误诊病种主要有: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脑动脉缺血、贫血、高血压、心肌炎、心神经官能症、颅内肿瘤、颈椎病、肩周炎、椎间盘脱出、梅尼埃病、神经性耳鸣、卡它性中耳炎、鼻窦炎、鼻甲肥大、屈光不正。因症状多样,常有:类神经官能症样症状,故神经、精神、心理咨询科医生也更易误诊,常被误诊的病种有: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癫痫、三叉神经痛、抑郁症、植物神经紊乱、强迫症、早期精神病甚至精神病(特别是在大医院很少有此类病人被神经、精神及心理科医生推荐去看耳喉鼻科的)。

2 发病机制的新概念及突破

20世纪60年代中期笔者发现轻度鼻中隔偏曲与重度偏曲一样可引起头晕、头痛、耳鸣、咽部不适等症状。90年代初开始逐渐发现还可引起颈肩部及全身多种症状。近1年来发现极少数病例还可出现腰痛、腹泻、恶心、怕冷、面部潮红、皮疹、胸闷、抑郁、洁癖、晕车等症状。笔者最初也对鼻中隔偏曲能引起如此多的症状感到困惑。但随着治疗病例的增多,且部分患者曾有到全国多家著名医院甚至国外治疗的病史,但一般均被误诊。而行中隔手术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笔者研究认为其发病机制是中隔偏曲部骨或软骨压迫了中隔粘骨膜内来自三叉神经的感觉神经末梢及伴随的植物神经,几乎可出现前述神经一切受压症状及植物神经紊乱症状。个体差异对是否发病起决定作用。

3 对一些传统理论现在看来是值得商榷的

如对中隔偏曲引发耳鸣的看法,传统理论认为是由于中隔偏曲影响了鼻窦开口,使其引流不畅引起鼻窦炎,引起鼻咽部耳咽管开口发炎,导致了耳鸣。但笔者经过大量病例的临床观察不支持此种观点:(1)对此类大量耳鸣患者做了鼻腔临床及鼻窦CT检查,基本上排除了鼻窦炎,但此类患者仍可有耳鸣;(2)在鼻中隔手术治疗中不少患者耳鸣可立即消失(头晕、头痛、头脑不清醒、颈痛、胸闷、咽喉不适、咳嗽、恶心呕吐等也可在术中术后立即消失),若为炎症所致耳鸣不可能立即消失;(3)一侧甚至轻度的靠前的鼻中隔偏曲也可引起耳鸣,气管炎症不是主要致病原因。也是神经受压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