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的早期症状是什么样的 教你提前预防保健它

2018-08-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是多出.盈余之意,<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 ·玉篇>说"瘤,息肉也." 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不过那些生长在皮下的囊肿.脂肪中的脂肪瘤.肌肉内的肌瘤等,也可引起体表的隆起,但不属息肉范畴. 医学上一般按出现的部位给它命名.如长在声带上的称\"声带息肉\",出现在胃壁上的叫\"胃息肉\",以此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是多出、盈余之意,《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 ·玉篇》说“瘤,息肉也。” 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不过那些生长在皮下的囊肿、脂肪中的脂肪瘤、肌肉内的肌瘤等,也可引起体表的隆起,但不属息肉范畴。 医学上一般按出现的部位给它命名。如长在声带上的称\"声带息肉\",出现在胃壁上的叫\"胃息肉\",以此类推。若某一部位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又称\"多发性息肉\"。

临床症状

\"息肉\",就是人体某个正常结构上赘生的一块\"肉\"。上到鼻腔、声带,下至直肠、宫颈,均可有息肉出现,大多数息肉都是隐蔽生长的,很难被发现。 息肉是粘膜面突出的一种赘生物,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错构瘤、腺瘤及其他肿瘤等.息肉临床表现多见腺瘤性息肉和某些胃肠道息肉综合征,这些病变虽属良性,但其中一部分有恶变倾向。

儿童型息肉主要发生在 5~ 10岁的儿童。从病理上来看,其内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后果。大便周围带血和便后出血是主要症状,出鲜血,血量不多。直肠下端息肉可能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似樱桃状,色鲜红,便后可自行复回。当炎症并发感染时可有黏液大便、大便频、便不尽等,长期可出现消瘦,贫血等。

临床治疗

手术或微创治疗

息肉一般选择手术或者微创切除,切除后及时送病理科确定其病变性质。对于息肉进行内镜(胃镜、肠镜)下的息肉切除,是防止其癌变十分有效的措施。镜下治疗息肉的方法有:高频电凝电切、高频电灼、激光治疗、微波治疗、注射摘除、冷冻疗法等。

息肉切除术后的随访复查,一般认为,单个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第一年随访复查一次,如检查阴性者则每3年随访复查一次。多个腺瘤切除或腺瘤大于20mm伴有不典型增生,则3~6个月随访复查一次,阴性则为1年随访复查一次,连续两次阴性者则改为3年随访复查一次,随访随访复查时间不少于15年。

腹腔镜胆囊息肉切除术的适应症

1、各种不同类型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胆囊结石,如单纯慢性胆囊炎并结石、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并结石、充满型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结石嵌顿等。

2、胆囊息肉样病变。

3、无症状性单纯胆囊结石,下列病人应采取LC治疗:

①陶瓷胆囊,因其胆囊癌发生率高达25%;

②胆囊结石超过3cm,即使无明显症状亦应积极治疗,因结石大于3cm的胆囊结石患者,其胆囊癌发生率明显高于结石小于3cm者;

②无症状性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者。

4、糖尿病患者合并胆囊结石,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应尽早手术治疗,甚至目前有观点认为即使无症状也应手术。

5、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胆囊结石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出4-5倍,虽然肝硬化病人不是LC的禁忌证,但属于困难的LC手术,因为门静脉高压症胆囊周围及胆囊三角区血管丰富,易出血,易发生粘连,作此手术应慎重。

6、慢性胆囊炎并结石急性发作患者,大多数经用解痉、止痛、抗炎等治疗后,急性胆绞痛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能迅速缓解,抓紧手术时机,可实行此手术:而另一类型为胆囊结石嵌顿,虽已对症用药处理,体征和症状均不能缓解,胆囊壁易发生坏死、甚至胆囊穿孔形成腹膜炎,这种病人尽早手术,超过24小时不宜作LC手术。

肠息肉治疗提示

1.对于盲肠结肠息肉患者,饮食上的调治也很重要,不合理的饮食常加重腹泻、出血等症状,所以对患者要求禁饮洒,禁辛辣刺激性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饮食。

2.对于单发性息肉,肠镜下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对于多发性息肉或息肉病,可行肠镜下分期分段息肉切除术。若病变肠段息肉人多,以至无法进行肠镜下切除者,可考虑病变肠段手术切除治疗。

3.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应定期随访,复查。由于采用电灼,套扎,结扎等方法,不易彻底清除息肉组织,其残端极易再次增生形成息肉,所以定期复查是极为重要的。随时发现随时治疗。

4.对于幼龄儿童的息肉,不宜选择肠段切除,因该病有自愈倾向,并且采用简便的套扎或烧灼疗法,其疗效是很可靠的。

预防保健

息肉患者特别是结肠息肉患者,应该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和油炸、肉蛋、生冷、油腻、高脂肪高能量食物,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量,保持大便畅通,以防脂肪、能量堆积,湿热、瘀毒内聚,导致癌变。

鼻息肉预防积极防治伤风感冒,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戒烟酒,防御有毒气体及污染,粉尘对鼻、咽部长期刺激。 避免长期应用血管收缩剂,如鼻眼净等,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不养成抠鼻子不良习惯,鼻塞严重是不可强行擤鼻涕,以免导致鼻窦炎、中耳炎等。 及时治疗鼻、咽部及周围器官疾病,以免感染蔓延和反复发作。

子宫息肉的预防平日要注意外阴部卫生,防止阴道炎症和宫颈糜烂,同时要保持性生活卫生。要勤晒被褥,宜穿棉织品内裤并勤洗勤换。做好经期产后或流产后的保健。另外子宫息肉的预防,关键一点就是女性朋友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