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理学与文学》为例初探荣格原型理论

2017-12-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意义  荣格的心理学思想关注的是某种象征和代表人类共同命运的永恒的东西,直指人的灵魂深处.从这种观点出发,荣格对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的阐释对于深入探讨精神世界和人格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荣格的思想可以看作是以现象学方法论为立场的,将集体无意识和原型视作一种客观真实的精神性存在,从根本上拓展了人美精神世界的范围和深度,并从根本上维护了人类精神的价值.  荣格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用了很多关于神话.象征.梦等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视野.  2.局限性  首先,在研究方法上,荣格并不是

1、意义  荣格的心理学思想关注的是某种象征和代表人类共同命运的永恒的东西,直指人的灵魂深处。从这种观点出发,荣格对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的阐释对于深入探讨精神世界和人格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荣格的思想可以看作是以现象学方法论为立场的,将集体无意识和原型视作一种客观真实的精神性存在,从根本上拓展了人美精神世界的范围和深度,并从根本上维护了人类精神的价值。

  荣格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用了很多关于神话、象征、梦等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视野。

  2、局限性  首先,在研究方法上,荣格并不是以正常人普遍的精神现象为对象的,而是研究分析精神病和神经质患者、以及宗教象征、幻觉、星相学等而得出的原型理论,这种对正常人心理现象的忽视引起了逻辑上的缺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其次,在原型理论中,荣格过分强调无意识的强大作用,而忽视了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艺术家只是一个允许艺术通过他实现艺术目的的工具而已。

  最后,这本书是以荣格论文的形式呈现的,而且荣格在写作过程中也多是凭直觉随性而撰写的,不免让文章显得晦涩难懂。而且他的论文中含有一种神秘主义的色彩,把过多无法解释的现象都纳入集体无意识中,过分夸大无意识的作用,不符合心理人类的心理现实。

  世界上并没有亘古不变的真理,有的只是对现实的不断求索和深切关怀。恐怕这正是荣格及其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原型理论的最迷人之处,尽管他的理论存在着许多的缺陷,但这种以历史的和心理学的眼光研究文学和作品,从而解读社会、历史和人生的方法,也正是原型理论的精髓。

  【参考文献】  [1] [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著.

心理学与文学[M]. 冯川, 苏克, 译.三联书店, 1987: 124, 9, 140, 128, 236, 179.

  [2] 叶浩生, 主编.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324.  [3] 申利锋, 著. 荣格原型批评理论论述[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0,28(3).

  [4] [德国]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著. 看哪这人[M]. 张念东, 凌素心, 译. 中国编译出版社, 2000: 1.  【作者简介】  许琳(1991—),女,山东省日照人,济南市长清区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