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为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刘大为教授莅临汕大讲学

2017-10-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近日,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当代修辞学>副主编刘大为教授莅临我校交流.5月27日晚上7点30分至9点30分,刘教授在汕头大学ACC三号会议室,假座新世纪人文论坛之七十七,为全校师生作了题为"流行语的扩散:框填与泛化"的学术报告.讲座由文学院邓小琴副教授主持,会场座无虚席,气氛活跃.     刘大为教授的演讲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扩散的社会动因与语言的应对.语义泛化:从隐喻到语义含混.框填:从众与创新的平衡和结语.在引言中,刘教授从社会意义的角度对流行语进行了更

     近日,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当代修辞学》副主编刘大为教授莅临我校交流。5月27日晚上7点30分至9点30分,刘教授在汕头大学ACC三号会议室,假座新世纪人文论坛之七十七,为全校师生作了题为"流行语的扩散:框填与泛化"的学术报告。讲座由文学院邓小琴副教授主持,会场座无虚席,气氛活跃。

     刘大为教授的演讲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扩散的社会动因与语言的应对、语义泛化:从隐喻到语义含混、框填:从众与创新的平衡和结语。在引言中,刘教授从社会意义的角度对流行语进行了更为本质的定义,指出流行语"不仅仅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心态、文化走向的被动折射,它甚至成了公众针砭时弊、表达民意、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

"同时,他还就国内修辞学界对流行语研究的滞后提出了自己的一番思考。

在第二部分,刘教授首先从"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两个角度分析了流行语之所以流行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从"语言优先"和"表达优先"两种大众行为中阐释了流行语的扩散以及语言的应对。刘大为教授在第三部分中分析了流行语的语义泛化现象,并指出语义泛化的主要手段是隐喻,语义泛化的高潮是语义含混。

第四部分,刘教授从语言的能产性引入了流行语的框填,将流行语的框填分为词语框填、话语框填和形式框填三种模式,并指出"流行性框填在两种心理平衡之间更倾向于创新"。在结语部分,刘教授重新阐释了他对流行语研究的独特见解,并再次提出了对于国内修辞学界对流行语研究的现状的思考及倡导。

     演讲最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就刘大为教授的报告提出了关于流行语所涉及的认知条件、流行语框填模式等问题,刘教授均给予积极的肯定与解答。刘教授生动的演讲及严谨的理论构建令在场师生受益匪浅。(吴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