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肛裂的治疗方法 肛裂的病因及预防

2019-05-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肛裂 肛是肛管,裂是裂开,肛裂是消化道出口从齿线到肛缘这段最窄的肛管组织表面裂开,反复不愈的一种疾病.肛裂最常见的部位是肛门的前后正中,以前正中为多. 肛裂的发病率约占肛肠病的20%,多以年轻人为主,但肛裂更青睐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我国女性发病率约是男性的1.8倍,日本大肠肛门会志报告的结果是1.6倍. 病因 1.大便异常 肛裂首先是因为来自外力的冲击或摩擦.如果粪便过粗过硬,此时肛门适应性较差,会使肛管裂开,有人研究发现,不仅是便秘,腹泻也会产生肛裂,可占到肛裂诱因的4%-7%. 2.内括约

肛裂

肛是肛管,裂是裂开,肛裂是消化道出口从齿线到肛缘这段最窄的肛管组织表面裂开,反复不愈的一种疾病。肛裂最常见的部位是肛门的前后正中,以前正中为多。

肛裂的发病率约占肛肠病的20%,多以年轻人为主,但肛裂更青睐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我国女性发病率约是男性的1.8倍,日本大肠肛门会志报告的结果是1.6倍。

病因

1.大便异常

肛裂首先是因为来自外力的冲击或摩擦。如果粪便过粗过硬,此时肛门适应性较差,会使肛管裂开,有人研究发现,不仅是便秘,腹泻也会产生肛裂,可占到肛裂诱因的4%~7%。

2.内括约肌痉挛

内括约肌张力高,可造成肛管静息压明显增高,如此时肛门的舒展性不够,当干硬的粪便通过时,会产生裂口。内括约肌受到粪便残渣和肠液刺激,发生痉挛,导致剧烈疼痛。肛门内括约肌张力升高的主要原因有:

(1)炎症刺激 肠道、肛管或肛窦发生炎症时,刺激内括约肌紧张。

(2)酸性粪便刺激 如同胃酸过多会刺激肠黏膜导致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疼痛。粪便一般呈碱性,当菌群失调时粪便成酸性,刺激肛门内括约肌发生痉挛。

(3)括约肌外露

(4)情绪异常 如气愤、紧张时。

3.缺血

当肛门裂口不愈合或反复发作时才称肛裂,而局部缺血是肛裂的最重要原因。缺血的原因有二:

(1)血管分布 供应肛门局部的血来自于肛门动脉,而肛门动脉从两侧向中间分布,在肛门前后交叉,结果在肛门前后形成两个分布薄弱区。

(2)内括约肌痉挛 肛管张力过大,血液循环差。

4.解剖缺陷

肛门外括约肌在肛管前后形成两个三角形裂隙,对肛管缺乏足够的支撑,但粪便撞击时可产生裂。

值得注意的是,肛裂的发生是在长期的、多种病因积累的基础上造成的,这些因素包括肛管皮肤弹性的降低、血液供应障碍、前后壁易于损伤、内括约肌适应性降低、肛损伤等。

临床表现

1.疼痛

是肛裂的最主要症状,疼痛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预示着肛裂的轻重。粪便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造成便后严重的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可放射到臀部、会阴部、骶尾部或大腿内侧。

一次典型的肛裂疼痛过程是:疼痛-缓解-高峰-缓解-再疼痛。便后数分钟疼痛缓解,此期称疼痛间歇期。之后因内括约肌痉挛,产生剧痛,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此时患者会坐立不安,难以承受,直至括约肌疲劳后,肌肉松弛,疼痛逐渐缓解。待到再次排便,疼痛再次发生。

2.便血

以排便时滴血或便后纸上擦血为主,血色鲜红,不会像痔疮一样出现喷血,很少大出血。肛裂便血也会周期性反复发作。

3.便秘

很多肛裂患者本身就有便秘,一些患者在患肛裂后因肛门疼痛恐惧排便,久而久之引起粪便更为干硬,产生便秘,便秘又可使肛裂加重,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

分期

肛裂根据病情轻重可以分为三期。

1.Ⅰ期肛裂

也称初发肛裂,即新鲜肛裂或早期肛裂。肛管皮肤表浅损伤,创口周围组织基本正常。

2.Ⅱ期肛裂

也称单纯肛裂。肛管已形成溃疡性裂口,但无合并症,无肛乳头肥大、哨兵痔及皮下瘘管等。

3.Ⅲ期肛裂

即指陈旧性肛裂,裂口呈陈旧性溃疡,合并肛乳头肥大及哨兵痔,或伴有皮下瘘管及肛隐窝炎症等。

检查

肛裂检查也很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在肛肠科门诊即能完成。但要注意,可看,可触,但不要随便用肛镜,避免造成患者更大痛苦和肛门撕裂伤。

1.看

(1)看“哨兵痔” 肛裂患者一般都会在肛缘前后侧长赘皮,这在临床被形象称为“哨兵痔”,是肛裂的重要标志之一。

(2)看裂口 位于肛门的前后正中位置,需要轻轻把肛门牵开才能看到。看看裂口是否新鲜,深度如何。有时会看到裂口内是白色的,这说明比较深,已经裂到内括约肌表面的筋膜组织。

2.摸

肛裂指诊一定要轻、缓、柔。

(1)摸肛管紧张度 指套多放润滑油,轻轻放入肛管,感受肛管的紧张度,借此判断肛裂的严重程度。肛管张力过大,即使没有裂口,也应该治疗。

(2)摸瘢痕组织和瘘管 瘢痕组织轻重预示肛裂的病程和预后。肛裂合并的皮下瘘也需要指诊来判断。

(3)摸肛乳头 肛裂患者尽量不要用肛镜,可以用手指去检查是否有肛乳头肥大。

鉴别诊断

肛裂和肛门皲裂不是一回事。肛门皲裂是肛门湿疹、肛周皮炎及肛门瘙痒症长期不愈致肛周皮肤皮革样变后的继发病,疼痛轻,出血少,其裂口是分布于肛周皮肤,比较浅,数量较多。

治疗

(一)药物治疗

Ⅰ期肛裂采取药物治疗一般可以控制或治愈。

1.软化大便

增加膳食纤维食物,养成按时排便的好习惯,保持大便通畅,中断恶性循环,缓解疼痛,解除括约肌痉挛。大便秘结可加用润肠通便药物,服用益生菌类。

2.涂药

常用有麻醉、促裂口愈合及缓解括约肌痉挛三类。

(1)麻醉类 利多卡因凝胶等。

(2)促裂口愈合类 痔疮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等。

(3)缓解括约肌痉挛类 目前主要有两种药。①地尔硫卓软膏 钙通道阻滞剂,如果没有市售可以自制,用30mg的地尔硫卓片剂碾碎后与15g凡士林混匀配成。地尔硫卓作为钙通道阻滞剂,可通过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向细胞内转运,起扩张血管并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原主要用于口服治疗心绞痛和高血压。制成膏剂外涂于肛裂局部,也可以缓解内括约肌痉挛,降低肛管压,改善血液循环,使肛裂愈合。②硝酸甘油软膏 也可以自制,0.5mg的硝酸甘油片剂碾碎后与2.5g凡士林混匀配成。硝酸甘油具有抑制神经递质而起松弛平滑肌、扩张血管的作用。该药有头痛等不良反应,如果较明显,应停药。据报道,这两种药的治愈率可达50%~90%。

(二)简易治疗

1.扩肛

扩肛主要适用I、II期肛裂。

用手指或器械(可以用肛肠科常用的喇叭口肛门镜)扩张肛门。此方法操作简便,对缓解肛门剧痛有一定效果,但会复发,且可并发肛门血肿、出血、短时间内肛门失禁等不良反应。操作应轻柔,切忌粗暴,应多放润滑的油膏。在患者能承受的情况下,循序渐进。

2.注射肉毒杆菌毒素

适用各期肛裂。

使用时将A型肉毒素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后,注射于裂口两侧的内括约肌处。A型肉毒素是一种极其强烈的神经毒素,肛门内括约肌局部注射后,通过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膜乙酰胆碱释放,导致化学性去神经作用及局部肌肉麻痹,从而降低肌肉的紧张度,改善局部供血,达到愈合肛裂的目的。A型肉毒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制剂,局部少量注射后大部分迅速与该处肌肉相结合,极少量毒素进入血循环后即被清除,不会导致全身中毒反应。

(三)手术治疗

采取肛裂切除肛管松解术,这是临床最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适用于Ⅱ、Ⅲ期肛裂,手术目的是切除肛裂及其附属物,对肛管作降压处理。

预防

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很重要。对便秘的治疗和预防是预防肛裂复发的最重要途径。注意肛门清洁卫生,养成便后及时清洗肛门的卫生习惯,有肛窦炎、肛乳头炎、肛周湿疹、肛周皮肤病等肛周炎症性疾病应及时治疗。做到这些就可有效预防肛裂发生和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