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古琳娜 《安娜·卡列尼娜》读不下去 但书评称此是经典中的经典 那为什么很枯燥?

2017-11-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王小波先生,毋庸置疑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他曾经说,安娜这种书,他不喜欢,为什么呢?因为太正.他是提倡趣味的.但什么是趣味呢?他觉得是那种"好玩"的结构,幽默的语调.我觉得王小波先生把"趣味"解释得太狭隘了.严肃的作品,同样非常有趣味.就像杜甫的诗歌,也是有趣味的一样,虽然他不是打油诗.我们古人用趣味这个词,其实包含两个意思,一个就是"意趣",一个就是"兴味".意趣也好,兴味也好,都不是幽默的意思,也没有一点搞笑成分.王小波先生是

王小波先生,毋庸置疑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他曾经说,安娜这种书,他不喜欢,为什么呢?因为太正。他是提倡趣味的。但什么是趣味呢?他觉得是那种“好玩”的结构,幽默的语调。我觉得王小波先生把“趣味”解释得太狭隘了。

严肃的作品,同样非常有趣味。就像杜甫的诗歌,也是有趣味的一样,虽然他不是打油诗。我们古人用趣味这个词,其实包含两个意思,一个就是“意趣”,一个就是“兴味”。意趣也好,兴味也好,都不是幽默的意思,也没有一点搞笑成分。

王小波先生是我非常尊重的一位作家,他不读托尔斯泰,当然是他的自由,无可厚非,但我敢说,这是他自己的损失。如果他能专心研究托翁,也许他的作品会更有人性的厚度,而不是停留在对制度的解构上。

重新编辑了一下,王小波实际上和正文没太大关系,提出来放在前面作为一个引子吧。

以下是正文。

这是两三年前的问题。不知道@王路 先生现在是否读得下《安娜卡列尼娜》?

王先生是凤凰主笔,专栏作家,工作繁忙,我估计大概未必又去读,那么我就再回答一下。

1、看到上面很多人说。读不下就不要读了,经典也没必要读。甚至为了迎合网络的某些浮夸心理,以诋毁经典换取掌声,这让人觉得很悲哀。

所谓经典,必定是几百年来广为流传,经过无数读者、专家层层考验,而能挺过来的杰作。也许时过境迁,某些经典现在看,会有一定的“过时”。但【经典中的经典】是绝对不会因为时间的原因而过时的。整个人类文学史上,这类书也不过区区数十本而已。

凡是能用来评判的文学指标,都试过,人家都能一一过关,才取得“经典中的经典”的地位。就像少林十八铜人阵一路打出来一样,这是铁板钉钉的事。盲目去怀疑,不是什么个性,只能说是中国教育的失败。《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公认的最伟大的几部作品,怀疑它之前,最好先多读几部书。

2、但为什么王路先生,以及很大一部分读者,觉得读不下去呢?

有人说的因为“经历不够”。这个回答不值一驳。首先王路先生,我相信经历是够的,阅读量应该也没太大问题。而且,就算许多人生阅历丰厚的人,也未必能读书,喜欢读书。

问题出在“美育”上,而不是“阅历”上。

我们知道,民国时期出了许多大家,那时候受教育的人数是远远不如现在的,但说句公道话,那时候受教育的人,普遍阅读水平是比现在要高的。民国把“美育”看得很重,甚至有人提出“美育救国”的思想。我们现在著名的许多美术院校、艺术学校,都是那时候成立的。鲁迅先生从学医到搞文学,也是美育思想普及的一个例子。郭沫若也是。

而我们现在的教育,虽然也提倡德智体美劳五育,但说实话,只是停留在一句口号上。人文的通识教育是远远跟不上的,尤其是“美学”教育。

3、王路先生对杜甫有较深的研究。我们就从杜甫身上引开去,谈谈什么是文学的美育。

文学不是科学,它没有硬指标。但是判断的标准,还是存在的。——不然,各位以为文学专家、教授、理论家都是干什么吃饭的?说直白点,理论家就是通过对大量作品的研究,提出评判的标准。教授是把这些标准,传授给学生的。

文学的美育,中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趣味纯正。用古诗词的评论术语,叫格调。

钱钟书先生有一篇文章,叫《中国诗与中国画》,里面很详细地探讨了诗歌以什么样的格调(或者趣味)才是文学正宗。大家有兴趣去看看。《中国诗与中国画》——钱钟书

钱先生通过对一千多年的诗论的梳理,说明了中国诗是以杜甫这样的“沉雄壮阔”的格调为正宗。而所谓“神韵派”的诗歌,不过是小支流,上不得台面。至于打油诗之类的,更是不值一提的。我想,王路先生应该了解这篇文章,也明白文学中讲究“正宗”是很重要的。不知道什么是正宗,也就是各路野狐禅都敢乱来,都自以为很了不起。那就无法谈论文学,无法欣赏诗歌了。

4、上面这段,我是想说:小说是有“正宗”的趣味和格调的。

美国著名的学者布鲁姆,写了一本著名的文学评论,就叫《西方正典》。正典这两个字,取得很好,很到位。

什么样的小说,才是“正”的呢?其他的小说为什么是“歪”的呢?

大家触类旁通,想一想什么是“歪诗”就会明白。不要一味去反对“正”的东西,文革反正统反习惯了,导致大家看到“正”字就想反一反,这习惯可不好。在反之前,先得搞明白是什么再反,这样才反得有力,反得到位。不然还是红卫兵式的“打倒一切”思维。

说到底,文学就是人学。文学反应的必须是人的内在的东西。比如人的性格、情感、道德困境、命运、心理等,归根到底,是“人性”。

我们看一部小说,它的核心主题是什么,是不是严肃的,是不是探讨人类的困境和内在的东西,如果是,那就是正的。如果不是,那就是“歪”的。它的指向是很明确的。

许多诉求于情节的曲折的小说,都不能算是正典,即使它再出名,再好看,它和人性无关,和人的困境无关。对人生没有什么反思作用,只有打发时间的功能,和电子游戏是一样的。

恕我直言,国内当代的许多小说家,只要看上几页,就知道路子不正。

不是太飘,就是太油。太飘就是那种青春文学,一味讲究辞藻华丽,缺乏真实感。太油是那种乡土写作,作者自以为幽默地调侃这个调侃那个,一股自作聪明的尿性,把本来很现实的东西化解为单薄的搞笑。

5、既然文学是反应人性的,那必须是真实的。

其实很多人,即使没学过文学理论,也会对某部电视剧下评论:“太假了!这剧情怎么可能啊!”。说明,对于真实性的判断,大家无需太多学习,也清楚,这是很重要的。因为真实,才能引发同感,才能和自身的经验取得一致性。所以伟大的小说,是建立在小说家细致的深刻的观察的基础上的。

用这个标准去看看《安娜卡列尼娜》,大家仔细读读,是不是觉得它是真实的。

有人可能说,《变形记》不真实啊,并不是的,变形记的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其中的情感是非常真实可信的。这是题外话,不说了。

6、哲学家提出观念。文学家用故事演绎观念。

所以经典的小说,故事也是很好看的,并不是枯燥乏味的。

安娜的故事,实际上非常精彩。许多平时不读书的人,也能看得津津有味。我就认识一些老人家,平时读书不多,但很欣赏红楼梦、安娜卡列尼娜这样的书。

重要的是,你得静下心来,不要对它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不要以看金庸的眼光看托尔斯泰,总是期待有什么变化。你的人生,会有多少突然的变化呢?无非结婚生子,升职加薪之类的琐事。有些人吃一顿美食,发几张图片,也觉得很有趣味,但是一读书,就希望动不动就杀人,就死人。这种发朋友圈的心态,放到读书上,就合适了。

7、写到这里,我发现还没具体说,怎么样才能读得下《安娜》。

但是这个是不能说明白的。

阅读是很私人的事,也是需要循序渐进。我只能说,养成纯正的阅读趣味,多读几本书,再去看这种大著作,会读出许多滋味,从此以后,读其他书都要黯然失色。

文学和所有的文化一样,是人类的一个创造。理解它,是需要一定的训练和积累的。我们不能因为一开始不懂相对论,就否定爱因斯坦——在科学当道的时代,没有人这么蠢。但是质疑起文学经典来,许多网民就敢张口就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就像王尔德说的:“趣味嘛,我多得是”。读过几本书的人,很容易相信自己趣味多得是,可以成吨批发。但不要忘记,许多自以为的趣味,不过是恶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