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列卡列尼娜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2017-10-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也许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名气太大,也许是这部小说太长,厚厚的一本,几次拿起又都放回去,<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也许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名气太大,也许是这部小说太长,厚厚的一本,几次拿起又都放回去,《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从书的名字上就能知道这是有关 于一部女士的小说,猜测自然是关于爱情的故事.

这种题材的小说,古今中外很多.作为中国人熟悉我们的国家,但能否从大师的名著中熟悉一下外国的情况呢? 读完后,大家对女主人公安娜的褒贬不一.我小时候看电影,总会问大人:“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在孩子的眼里,人,非好即坏.

我们长大后,换了看法去认识人,现在就能区分出真假?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开篇的一句话.多么经典的话.家庭虽小,这个在人类社会中最小的“组织”,爱将我们聚集一个屋檐下.

但当出现裂痕,漠视、侮辱却将原本幸福的家拆散. 通过阅读,我对安娜的认识加深.开始安娜的出现是“救火员”,挽救哥哥的家庭危机.给我第一印象是“善良的好人!” 但就是这样的一位贤妻良母,遇到伏伦斯基,他慷慨救助落难的人,是不是安娜为此留下了好的印象?感情这种复杂的东西不好说.

环境会改变一个人,一个压抑的家庭,安娜的丈夫只顾得向上追求个人的仕途,从年龄上有差异,性格上也差别很大.

他们的夫妻之间却是毫无感情可言. 伏伦斯基第一次见到安娜,就为她的美丽,她的举止高雅深深吸引.抛弃对吉蒂的追求,专注与安娜.两个人有着共同的话题,安娜被父母包办的婚姻,在此时浪漫的追求下,她平静的心就开始起伏.

到两个人走到一起,到此,我对安娜的印象还不错,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 作者对平常的家庭生活描写很到位,很成功,除了安娜,还有陶丽,一个丈夫有外遇,普通女性在这种情况下的痛苦,为了孩子,重新与丈夫和好,读后感《《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有吉蒂,一个单纯的女孩,在伏伦斯基和列文之间,不知道选择谁好,虚荣心使得她爱慕虚荣,不愿意接受心地善良、从乡下来的列文.期望收获美丽的爱情,却因为伏伦斯基移情安娜,被抛弃.

这些人之间除了亲情,有爱情,有友情.爱与矛盾并存. 伏伦斯基与安娜,尤其安娜的所作所为不为上流社会接受,成为众矢之的.安娜的丈夫卡列文知道安娜的出轨,先自欺欺人,后无比痛苦,他先考虑这件事对自己的地位的影响.

他以儿子要挟安娜,以为这样就会留住安娜,保住面子.极端的做法,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加剧了矛盾. 卡列文的做法,当今社会许多不幸的家庭,也多是如此.没有孩子倒也罢了,但有了孩子,这类矛盾的解决,有多少人顾及对孩子的影响?安娜开始就不舍得孩子,不愿意丈夫的离婚条件.

矛盾不解决,就只能加深,安娜与伏伦斯基逃离.为了幸福地长相守,安娜最后只能放弃自己亲爱的孩子,想离婚.

但此时的卡列文却被别人挑唆,坚决不同意离婚. 悲剧就此在向深渊滑去.安娜原来打算去乡下,逃离原来的生活,可现在的情人伏伦斯基却依旧迷恋上流社会.安娜为此也曾经努力,想回到上流社会,但此时却被别人唾弃,被别人侮辱.

她只能蜗居在家里,独自忍受寂寞、孤独带来的打击.她现在没有了一切.而伏伦斯基依旧像以往一样,活跃在上流社会,出入俱乐部、赛马、喝酒与朋友聚会,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在加深. 尤其安娜的猜忌让她的心开始扭曲.

我开始不喜欢此时的安娜,她的变坏,让我痛心:勾引列文,刺激吉蒂,尖酸刻薄的话,预示着不幸的到来!所以我对安娜此时的做法,感觉到她变得讨厌起来. 对伏伦斯基的猜疑,争吵,已经让她“精神错乱”,时时刻刻想到自杀.

她不去弄清楚事情真相,卧轨自杀,我想到在安娜与伏伦斯基初次见面的火车站,那时就遇到一个人被火车撞死,此时安娜卧轨.难道这是命运? 再看看同样为命运困扰的列文,他在不断思考中成熟.

婚前甚至怀疑吉蒂是否真的爱自己,婚后繁琐的家务让他感觉丧失自由.一场暴风雨,他担心自己的孩子,从心底涌出的伟大的爱,让他找到了自己思考的答案. 爱是这部长篇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安娜追求的梦被火车碾碎.

伏伦斯基后悔晚矣.他曾经那么的爱着安娜,得到幸福后,他没有与安娜交流,没有考虑安娜精神世界的需要.尤其在矛盾刚出现时,为什么不想办法去解决?小矛盾变成大矛盾. 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人,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发生.

为钱的有之;为情的有之;为性格差异的有之;但离婚就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离婚后,这些人就能找到幸福?过去永远无法忘记,带着压力的生活,像玻璃一样易碎. 所以,我们若能像作品塑造的列文,过普通人的生活真好!

真真实实的幸福,才是最幸福. 安娜没想明白的问题,我们从列文身上学会了.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大师精辟的话,警示着我们.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 36TA10f 201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