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病因及缓解方法介绍 最佳疗法是什么

2017-10-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避免过劳.矫正不良体位.2.适当功能锻炼加强腰背肌锻炼,防止肌肉张力失调,如采取俯卧位,去枕,然后用力挺胸抬头,双手双脚向空中伸展;也可仰卧床上,去枕,头部用力向后顶床,抬起肩部的动作.3.理疗.推拿.按摩等舒筋活血疗法.4.药物治疗主要为消炎止痛药.注射皮质类固醇及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外用肌松药及镇痛药.5.封闭疗法有固定压痛点者,可用0.5%-1%普鲁卡因加醋酸强地松龙或醋酸氢化可的松作痛点封闭,效果良好.6.物理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适当的物理治疗也可以增强治疗效果.目前存在较多的理

1.避免过劳、矫正不良体位。

2.适当功能锻炼

加强腰背肌锻炼,防止肌肉张力失调,如采取俯卧位,去枕,然后用力挺胸抬头,双手双脚向空中伸展;也可仰卧床上,去枕,头部用力向后顶床,抬起肩部的动作。

3.理疗、推拿、按摩等舒筋活血疗法。

4.药物治疗

主要为消炎止痛药、注射皮质类固醇及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外用肌松药及镇痛药。

5.封闭疗法

有固定压痛点者,可用0.5%~1%普鲁卡因加醋酸强地松龙或醋酸氢化可的松作痛点封闭,效果良好。

6.物理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适当的物理治疗也可以增强治疗效果。目前存在较多的理疗方式,包括电磁、超声波、红外线、激光等,通过声、光、电、热等作用于人体,起到疏筋活络的作用。

7.手术治疗

对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例,可施行手术治疗。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

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时轻时重,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因素较多。其日积月累,可使肌纤维变性,甚而少量撕裂,形成瘢痕、纤维索条或粘连,遗留长期慢性腰背痛。

1.急性腰扭伤后及长期反复的腰肌劳损。

2.治疗不及时、处理方法不当。

3.长期反复的过度腰部运动及过度负荷,如长时期坐位、久站或从弯腰位到直立位手持重物、抬物,均可使腰肌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久而久之可导致慢性腰肌劳损。

4.慢性腰肌劳损与气候、环境条件也有一定关系,气温过低或湿度太大都可促发或加重腰肌劳损。

对腰肌劳损患者,有明显压痛点者可用强的松龙针。1毫升加1%普鲁卡因5毫升,作压痛点封闭。每周一次,3次为一疗程。待腰痛减轻后即可开始进行腰锻炼。也可口服药物通痹片或壮骨关节丸、肠溶阿司匹林和消炎痛等治疗。

1、腰肌锻炼保健法:

患者取仰卧位 ,首先双脚、双肘和头部五点 ,支撑于床上 ,将腰、背、臀和下肢用力挺起稍离开床面 ,维持感到疲劳时 ,再恢复平静的仰卧位休息。按此法反复进行 10分钟左右 ,每天早晚各锻炼一次。

2、俯卧保健法 :

患者采取俯卧位 ,将双上肢反放在背后 ,然后用力将头胸部和双腿用力挺起离开床面 ,使身体呈反弓型 ,坚持至稍感疲劳为止。依此法反复锻炼 10分钟左右 ,每天早晚各一次。

3、腰背部叩击按摩保健法 :

患者采用端坐位 ,先用左手握空拳 ,用左拳在左侧腰部自上而下。轻轻叩击 10分钟后 ,再用左手掌上下按摩或揉搓5分钟左右 ,一日两次。然后反过来用右手同左手运动法。

4、热敷或理疗 :每天晚上可用热水袋或热疗灵在疼痛部位热敷 ,也可用麸皮 1. 5公斤 ,在铁锅内炒糊后 ,再加食醋 0. 25公斤速搅拌均匀后 ,装入自制布袋内 ,然后放置在疼痛部位用被子盖好保暖热敷。可用远红外线热疗器或周林频谱仪等理疗。

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筋膜与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是腰腿痛中最常见的疾病,又称为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劳损等。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措施,根治比较困难,且易复发。一般可考虑按摩或针灸治疗。

奇正消痛贴膏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急慢性扭挫伤、跌打瘀痛、骨质增生、风湿及类风湿疼痛,亦用于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和陈旧性伤痛等。用法用量如下哦:清洁患部皮肤,将药贴的塑料薄膜揭除,将小管内稀释剂均匀涂在中间药垫表面,敷于患处或穴位,轻压周边胶布贴实,每贴敷24小时。急性期一贴一疗程,慢性期五贴一疗程。

云南白药膏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疼痛。疼痛时将云南白药膏贴在疼痛处即可。

腰肌劳损往往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说,长时间的体力劳动和过大量的体育锻炼。都有可能使腰部受力过重,进而导致腰肌劳损。其实,很有可能是因为白领,上班族,长时间的坐在电脑前不正确的办公坐姿。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保温,导致腰部长时间受凉,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腰肌劳损的现象。腰肌劳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和痛苦。

1、椒茴煮猪尾:

胡椒12克,大茴香10克,猪尾1条(去毛洗净切段),水适量,煮汤调味服。

2、良姜猪脊骨粥:高良姜10克,苡仁30克,生姜10片,杜仲10克,寄生20克,水煎去渣,再加猪脊骨250克,大米120克,煮粥调味服。

3、薏苡仁生姜羊肉汤:

薏苡仁50克,生姜20克,羊肉250克,加水适量煲汤,调味佐膳。

4、杜仲狗脊汤:

杜仲20克,狗脊15克,黄精15克,鸡血藤30克,猪骶骨1具,久煎,调味饮汤吃肉。每日1次,连服10天为1疗程。

5、当归牛尾汤:当归30克,杜仲12克,首乌15克,牛尾巴1条。将牛尾巴去毛洗净,切成小段,和上述药物加水适量,煲透熟,调味,饮汤吃牛尾。

6、牛膝黄精猪肾汤:牛膝20克,黄精15克,川断10克,杜仲10克,猪肾1对。水煎调味饮汤吃肾,每日1次,连服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