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状肉瘤图片 葡萄状肉瘤的病因及治疗方法介绍

2018-12-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葡萄状肉瘤,亦名胚胎横纹肌肉瘤,是一种很少见的肉瘤,85%发生于5岁以内的幼女,少数发生在青春期.有人认为是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一种类型,恶性程度极高.肿瘤组织来源于阴道粘膜下结缔组织内原始间叶细胞,但也可由子宫颈葡萄状肉瘤蔓延而来.又因在肉瘤的成分中常可发现胚胎性横纹肌成分,所以以往有横纹肌肉瘤之称.治疗方法为外科治疗或放疗.用药治疗由于葡萄状肉瘤对放射线及化疗药的敏感性较低,因此首选治疗为及早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特别是初次手术的准确与彻底,对避免或减少肿瘤的复发尤为重要.手术后可酌情辅助放疗或化

葡萄状肉瘤,亦名胚胎横纹肌肉瘤,是一种很少见的肉瘤,85%发生于5岁以内的幼女,少数发生在青春期。有人认为是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一种类型,恶性程度极高。肿瘤组织来源于阴道粘膜下结缔组织内原始间叶细胞,但也可由子宫颈葡萄状肉瘤蔓延而来。又因在肉瘤的成分中常可发现胚胎性横纹肌成分,所以以往有横纹肌肉瘤之称。治疗方法为外科治疗或放疗。用药治疗由于葡萄状肉瘤对放射线及化疗药的敏感性较低,因此首选治疗为及早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特别是初次手术的准确与彻底,对避免或减少肿瘤的复发尤为重要。手术后可酌情辅助放疗或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Ⅰ期、Ⅱ期早,手术治疗为主。Ⅲ期、Ⅳ期放疗与化疗联合应用,药物有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顺铂。

1.外科治疗 由于紧邻膀胱、尿道、直肠使手术范围受到限制。另外还有保留阴道功能和对患者心理承受力的影响。目前认为小范围的术式比阴道根治术更适宜。原位癌:阴道黏膜剥除术。Ⅰ期:累及阴道上壁,行根治性手术切除、部分阴道切除加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阴道下壁受累,治疗原则同外阴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2.放疗 Ⅰ期病变放疗是替代疗法,无手术效果好。余下期别放疗,通常采用外照射与内照射相结合应用,最大限度的肿瘤控制推荐剂量至少70Gy,有作者认为放疗是有效治疗。5年存活率可达到0期100%,Ⅰ/Ⅱ期77%,Ⅲ/Ⅳ期56%。

由于阴道癌少见,无统一的治疗标准,治疗中强调分别对待。病理病因国内报告,原发性阴道癌以早婚、早产为主。部分患者有长期使用子宫托或有过盆腔放疗史。1.人乳头状瘤病毒 可能部分与其有关。HPV同阴道黏膜的发育异常变化相关,称为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HPV感染→阴道上皮内瘤变→浸润癌,这一过程有报道,但确切可能性尚不清楚。2.雌激素 年轻女性阴道透明细胞癌与其母亲妊娠期服用雌激素有关,其危险性是1‰,尤以妊娠前12周接触的妇女危险性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