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国》主持人、总制片人王利芬【图】

2018-05-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图为:王利芬采访李开复王利芬,先后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法学学士.文学评论专业硕士和文学博士.曾在1995年至1999年<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三个栏目中任记者,在<对话>栏目任制片人兼主持人.后在<经济信息联播>.<全球资讯榜>.<第一时间>.<经济半小时>.<赢在中国>任总制片人.现任<我们>节目总制片人.主持人. 2004年九月赴美国耶鲁大学和

图为:王利芬采访李开复

王利芬,先后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法学学士、文学评论专业硕士和文学博士。曾在1995年至1999年《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三个栏目中任记者,在《对话》栏目任制片人兼主持人。后在《经济信息联播》、《全球资讯榜》、《第一时间》、《经济半小时》、《赢在中国》任总制片人。现任《我们》节目总制片人、主持人。 2004年九月赴美国耶鲁大学和布鲁金丝学会研究美国电视媒体,回国后正在写作一本有关美国电视媒体的书,此书已经由中信出版社出版。2008年1月6日,《我们》栏目开播,王利芬任主持人和总制片人。

《赢在中国》吸引了15万怀揣创业梦想的选手、3000万的风险投资、数十位像马云、史玉柱、牛根生、柳传志、李彦宏 这样的企业家作为评委。《赢在中国》总决赛创造了0.3的收视率(大约400万观众),而这个数字是同一时段播出的其他财经节目的350倍。

现在的王利芬,行动对她来说已经不再是个体的疯狂拼杀,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她,少了些当初的犀利和坚硬,多了些温厚的内敛和圆融。现在她做事情非常明显地带着“王利芬式”的价值观和思考深度,有时候你会发现她不只是在做一个节目,她是一步步把你拉到那样的一种思维状态中。

王利芬不仅给了许多创业青年实现梦想的机会,也进一步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只有深度的思考才能做出深度的节目,王利芬就是这样一个成就别人、成就自己的人。

《对话》,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对话各元素在相互对峙、碰撞过程中所展示的岂止是个性的风采和视角的多元!它更多的是在揭示和浓缩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心中的历史!所以,《对话》始终关注的是人,是在全球经济浪潮裹挟之下,在前沿阵地拚杀之中的那些兴衰沉浮、浴血奋战、焦虑惶恐、创新求异的中国人。

全球化、互联网、WTO等等这样一些字眼在迅速地缩短各国之间的距离,然而它却不能填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落差,我曾经多次去发达国家采访,清楚地意识到“发展中”这三个字眼的含义,那就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仍然需要含辛茹苦的奋斗。所以即使我们所选取的对象是国外巨子,《对话》的出发点也永远是那些奋斗着的中国人。

让我折服的永远是精神和人格的魅力。

让我感动的从来都是做人的真诚。

让我佩服的一直是过人的智慧。

我相信,这些东西才真正是人类的精华所在,它当然是我在生命的雨季时的缕缕阳光。

我曾经在学校读了二十三年的书,然而每一本书都不如与一个智者的谈话精彩,这种谈话不仅可以开采出心灵的富矿,同时也可以尽情地阅读他(她)周身的空气,那种愉悦感真难以言传。

我是一个喜怒皆形于色,从面部表情可以长驱直入看到我心灵深处的人,不知暗暗发过多少誓要改掉这种一眼见底的现状,变得有成府变得深沉,但总不奏效,已过而立之年恐怕早已定型,再说许多看似有成府的人想什么我似乎也知道,所以也就变本加厉,索性直来直去也许这可能是许多人愿意与我谈话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