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重在家庭教育 如何教导孩子是难题

2017-12-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几天,一段4名学生摸样的少女轮扇一粉衣女孩耳光的暴力视频在江苏盐城当地刷爆了朋友圈.两分钟的视频中,粉衣女孩被扇100多记耳光.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受害者,但往往由于施暴者是未成年人而不能得到应有的惩戒.保护学生权益,一直是各个国家教育领域的重要工作,我们不妨参考他们的经验,除完善相关法律把法规外,看看还能如何保护我们的学生.今年全国“两会”上,“校园暴力”成为会上热议的话题.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为,“校园暴力”干预机制滞后和犯罪成本低,让其有愈

这几天,一段4名学生摸样的少女轮扇一粉衣女孩耳光的暴力视频在江苏盐城当地刷爆了朋友圈。两分钟的视频中,粉衣女孩被扇100多记耳光。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受害者,但往往由于施暴者是未成年人而不能得到应有的惩戒。保护学生权益,一直是各个国家教育领域的重要工作,我们不妨参考他们的经验,除完善相关法律把法规外,看看还能如何保护我们的学生。

今年全国“两会”上,“校园暴力”成为会上热议的话题。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为,“校园暴力”干预机制滞后和犯罪成本低,让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他们呼吁对校园暴力“严惩”、“零容忍”,建议采用立法等手段加大对校园暴力的惩戒力度。但也有人大代表认为,防治校园暴力关键还在教育,如果用过于严厉的法律来约束,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及其整个人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在此前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建议,通过立法来解决校园暴力问题。如著名小品演员、全国政协委员巩汉林提交了有关校园暴力的提案。他认为,目前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主要是因为在法律方面的缺失:现行法律没有对校园暴力行为采取具体规定措施。

此后,越来越多的声音被媒体所关注,如全国人大代表、金华市金东区实验小学校长方青表示,当前校园暴力犯罪时有发生,不少校园暴力的加害者,并没有受到相应处罚。即使是未成年人,也应在法律框架内,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应负的责任。他建议,对校园暴力行为立法,应该对未成年人的犯罪适应现行法律的几个关键年龄进行重新界定;全国人大代表、东南大学党委书记易红认为,立法、惩戒机制和教育机制的缺失,使得国内校园暴力长期以来停留在道德层次,而没有上升为法律议题。

北京慕公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刘昌松表示,去年《刑法修正案(九)》在虐待罪后面增补了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因为虐待罪只适用于家庭内部,新增罪则适用于所有具有看护责任的人,如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对未成年学生的虐待。但是学生间的暴力、虐待并没有法律规定。

“其实,我们已经呼吁很多年要制定《反校园暴力法》。”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表示,制定《反校园暴力法》并不仅仅针对学生,也不是简单处置施暴者,而是包括相关的预防和惩罚制度,教师和学校的责任、规范,法律程序等非常丰富的内容。“制定法律的目的不仅仅是惩治,也有教育和保护。”

此外,宗春山认为,对于校园暴力,可以借鉴台湾、香港的经验,在刑责之外,还要有其他管教方式,比如让孩子接受劳动和教育。

1 对未成年人轻易不动用刑法

如何防范并解决校园暴力,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律师协会监事长施杰认为,现阶段没有必要制定《反校园暴力法》,对于未成年人不宜轻易动用刑法,应以引导、监管为主。因为法律过于严厉,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邸瑛琪认为,要慎提校园暴力“入刑”,“而且,‘入刑’也涉及《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一系列法律的修改。”

2 防校园暴力重在家庭教育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看来,防范校园暴力的关键是教育,而第一位的是家庭教育,亟须强化父母的主体责任。首先是教育身为父母的人,因为在每一个施暴甚至犯罪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其次,要提高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且加强法制教育。2013年至2014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研究中发现,法制意识淡漠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影响因素。65%的未成年人犯表示,犯罪原因是“不懂法律”。60.5%的未成年人犯认为,如果事先知道犯罪的沉重代价,自己不会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认为,对校园暴力要严惩,但是严惩的不仅是学生,还应该严惩相关责任人,比如家长、学校。“虽然国外法律很严格,但对未成年人也是保护为主。针对校园暴力问题,国外学校会有相应的教育,如共情教育、心理辅导等,一旦出现校园暴力现象,相关人士会马上介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家庭问题。只有这些措施都无效,才会惩罚。”因此,宗春山认为,防治校园暴力,还是要立足于教育。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校园欺凌”的字眼频繁出现在媒体之上。据统计,2015上半年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主要有42起,其中初中生参与的校园暴力事件33起,占总数69%,初中成校园暴力事件高发阶段。为何这一年龄阶段的暴力事件相对高发?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专家张果日前为大家揭示了背后的秘密。

3月27日,在海信“聚好学”举办的全国名师巡讲青岛站的活动中,张果针对网上关注较多的校园暴力事件和众多家长一起就“如何做好孩子情绪管理”展开探讨。张果说,一些初中生做出让人不能理解的事,和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不无关系。

她解释说,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多变,与其脑区发育不平衡有关。这个阶段的孩子,大脑中负责产生情绪的区域迅速发育,比儿童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但是,负责控制情绪冲动的脑区一直到20岁左右才发育成熟。因此,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控制能力不足,容易产生攻击、欺负行为。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出现各种情绪问题,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处理?张果介绍说,家长首先要“接纳孩子出现的种种负面情绪”,而不是如何消灭负面情绪。

应去了解孩子产生负面情绪背后的心里因素,是生理需要缺失,还是安全需要缺失,亦或者是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缺失。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他们需要的是对情绪敏感、愿意花时间和他在一起、关注他情绪本身的意义而不是如何消灭负面情绪的父母。

但是,接纳情绪不代表接纳行为,接纳的对象是“人”,不是“问题”。张果举例说:“我很爱你,但你生气时乱扔东西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而在实际操作上,张果给出的关键词是“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立场要坚定—态度要和蔼”。

“要正视发生的事情,找出它的需要,并努力寻找新的方向。”张果总结道。

据悉,此次张果老师的情绪管理课程,是海信互联网电视教育平台“聚好学”主办的全国名师巡讲首站。海信互联网电视教育平台运营一年多来,已拥有30万+集精品课程,累计时长达320万+分钟,目前合作的品牌内容提供商30余家,成长为中国最大的教育资源平台。

除了线上教育的全面布局,海信本次启动的全国名师巡讲活动则是另一种开始。“每一场活动覆盖的面可能并不广,但是我们希望通过这种苦行僧布道似的行为,让我们的名师理念渗透更多的家庭。希望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都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便捷的学习场景、优质的学习方法。” 聚好学负责人说,“我们不想高调地谈情怀,我们只希望踏踏实实地做好教育人应该做好的事情。”

据了解,海信“聚好学”全国名师巡讲活动将在全国各大城市陆续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