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王立山 沧州王立山:仿古青砖“敲开”故宫大门

2018-04-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为了传承传统青砖制作工艺,他苦苦坚守30年;为了获得专家的认可,他背着烧制好的砖到故宫博物院检测;坚持与创新中,他制作的仿古青砖一直

    为了传承传统青砖制作工艺,他苦苦坚守30年;为了获得专家的认可,他背着烧制好的砖到故宫博物院检测;坚持与创新中,他制作的仿古青砖一直被故宫博物院指定为修缮使用砖,王立山让——

    一座古建筑,一部历史书。青砖绿瓦间的精美线条,如同一座鲜活的传统文化宝库,为人们带来无穷的心灵感悟。

    但随着机制砖瓦的诞生,传统的青砖制作工艺被人们渐渐遗忘。任丘市出岸镇出岸村60岁的王立山,为了传承这项工艺,已坚守了30年。

    做“耍泥蛋”的传承人

    走进王立山的砖厂,四处码放着整齐的成品青砖,清一色的主色调即刻把记者的思绪拉回到旧时窑厂烧砖的一幕。

    旷野上光着油亮肩膀的窑工,挑着一担担的“深沉”,被重担压负的古铜色肩背,更是映衬出亘古的苍凉。历经一千多摄氏度的高温烈焰烧烤,粘土坯身泼水遇冷,变成青砖。这样的一种不朽之身,万年不腐。

    王立山家祖辈靠烧制青砖谋生。但青砖的制作工艺复杂,难以实现机械化生产,随着工业化制砖设备的问世,青砖除个别仿古建筑仍使用外,已基本退出建筑舞台。

    王立山介绍说,砖瓦制作的行当,过去被人们称为“耍泥蛋”的手艺。耍这份手艺,工序复杂先不说,单是从晒土、和泥、制坯、装窑等十几道工序所需的体力之重,就可想而知。可“耍泥蛋”干的就是这种行当,既不能偷懒,也不能耍滑,完全是一种硬功夫。

    亲眼目睹过家人制砖的艰辛,王立山曾一度犹豫不决:如果继续从事这门手艺,注定会受一辈子死累。可如果放弃,则意味着先辈流传的手艺失传。几经辗转,王立山作出了决定:再苦再累都要挺下去。

仿古青砖获专家赞誉

    “功夫练到家才行。起初俺按照传统工艺一步步摸索,手举着几十斤的大铁棍不停的夯泥,夯完后继续摔坯子,摔一下跪下把二十几斤的坯子再捡起来,接连十几次,膝盖破了,胳膊肘打不了弯。”说起当时的情形,王立山记忆犹新。“第一块青砖制成后,经亲戚介绍,俺背着它去故宫博物院进行检测,看到专家检测完后脸上的微笑,俺心里就有答案了。”

    青砖到底如何历练而成?面对记者的疑问,这位花甲之年的庄稼汉滔滔不绝:“为保持古建筑青砖的原有特点,制作工艺经十几道程序而且全部由人工操作。挖掘出来的粘土,在经过长达半年左右的露天堆积后,让阳光照射、雪雨冻蚀,使其内部分解松化,再经过手工粉碎、过筛,只留下细密的纯土;然后将纯土加水滋润,人力翻泥和炼大致要5到6遍,使其变成稠泥。

紧接着,将泥土翻填进木制的制坯模中,压实后,用铁线弓刮去多余的泥,而成坯形。最后脱模的砖坯要放置背阳处阴干一个月左右,以防曝晒使砖坏出现裂纹和变形。”

    万事俱备,只待入窑。王立山介绍,砖坯完全干燥后,便可入窑烧制,这个过程也是整个制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为了保持青砖的硬度,须用麦秸、劈柴等慢慢缓烧。经十多天的烧制,坯体基本已被烧结,如这时慢慢熄火,外界空气进入窑内,坯体冷却后则显现红色,这就是我们常见的红砖。青砖则要在停火5至6个小时后用泥土封住窑顶透气孔,用水洇窑,以保证青砖的成色。

    王立山说,烧制青砖可是个体力活。现在窑厂的工人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他们一直跟着我干了近20年了。他们和我一样,把苦累当作一种幸福。

给老手艺注入新科技    如何既能保持青砖的质量又能减轻体力,王立山一直在摸索着。过去的老窑,窑口只能进一个人,出砖需要人一筐筐往外背。王立山扩大了窑口,人驾驶着小电车就能很快把砖出完。

他又创新了夯泥方式,利用绞肉机原理,改装了夯泥筒,人们通过转动筒中的中心轴,就能将泥搅匀。    虽然工艺有所改进,但制坯、装窑、烧窑等这些关键环节,都需要很重的体力。

“从晒土到出窑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一个窑一次能出5000块砖,一块25公斤的大砖能卖到20多块钱,可除去成本利润最多赚几千块钱。关键是年轻人谁能受得了这份苦?”王立山很是苦恼。

    2012年,王立山的仿古青砖制作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他成为这一项目的传承人。这份荣誉让他感到肩负的担子愈加沉重。但“既然选择,就得坚持,既对得起先辈,又能满足自己的心愿。

”这种坚守一直在推动着王立山前进着。■记者感言可贵的那份文化坚守    中国的老玩意太多,失传的也多,问题就出在没有人去坚守那份寂寞和繁琐。

王立山做到了,他的青砖成了故宫修缮专用品,这是对他坚守的最好回报。    那份坚守真的很不容易,装窑、烧窑等这些关键环节都需要很重的体力。

“从晒土到出窑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一个窑一次能出5000块砖,可除去成本,利润最多几千块钱。”王立山很是苦恼,费力却挣不到钱,但他想到的是,中国古老文化需要传承,但传承文化需要付出血汗,却未必有丰厚的回报。

尽管如此,仍有许多人为此坚守,也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坚守,中国许多的古老文化才得以传承,传承下来就是贡献,是金钱不能买到的,他始终这样认为。    2012年,王立山的仿古青砖制作工艺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他成为这一项目的传承人。这份荣誉是对他那份文化坚守的最大褒奖,金钱固然实惠,可人不能没有追求,那份文化坚守就是他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