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夫妇为让孩子接受中国教育 举家移民中国

2018-01-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很多中国家长趋之若鹜地想办法把孩子送到国外去留学的现状下,近几年,却也出现了另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一些外国夫妇特意把孩子带到中国来留学,接受中国的文化和教育.这不,网络热传的一篇题为<美国夫妇为什么送女儿来中国读书?>的文章引发热议.文章中的这对美国夫妇为了让孩子接受中国教育,举家移民中国,从而引起了社会上对中国教育优越性的讨论.有很多网友甚至反问:外国人都把孩子送来中国读书了,你们还千方百计送孩子出国干嘛呢……她不顾家人反对,把孩子带来中国Slina是澳大利亚人,在2010年来中国长沙之

在很多中国家长趋之若鹜地想办法把孩子送到国外去留学的现状下,近几年,却也出现了另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一些外国夫妇特意把孩子带到中国来留学,接受中国的文化和教育。这不,网络热传的一篇题为《美国夫妇为什么送女儿来中国读书?》的文章引发热议。文章中的这对美国夫妇为了让孩子接受中国教育,举家移民中国,从而引起了社会上对中国教育优越性的讨论。有很多网友甚至反问:外国人都把孩子送来中国读书了,你们还千方百计送孩子出国干嘛呢……

她不顾家人反对,把孩子带来中国

Slina是澳大利亚人,在2010年来中国长沙之前,她是一名高校的老师,现在在长沙一家培训机构做留学顾问。“之所以选择来中国工作,就是想真实感受一下中国的文化和教育,因为我一直觉得中国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没想到,原本计划工作满一年就回国的她却决定留下来在这边长期发展。

在工作的过程中,Slina经常会接触到学生、家长和老师,中国的教育也让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改变了她印象中对中国应试教育的“刻板成见”。“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就发现,其实在中国读书有国外孩子没法比拟的幸福和乐趣。”她告诉记者,比如四五十个孩子一天到晚都在一起学习、玩耍,这在澳大利亚是不可能的。在她看来,这种集体生活的模式可以充分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

于是,2012年初,Slina不顾家人反对,把自己两岁的孩子也带到了中国。她还给孩子取了一个特别中国化的名字——彭世达。因为要工作没时间照顾孩子,Slina聘请了一位保姆。这位保姆除了照顾孩子、料理家务外,还要负责教孩子中文。经过两年的“熏陶”,彭世达的中文进步很快,他已经能和中国孩子无障碍沟通了。

今年年初,Slina把孩子送进了双语幼儿园。一开始,彭世达在幼儿园里很不习惯,他是个很调皮捣蛋的孩子,经常把其他孩子的东西弄丢或者是扔到垃圾桶里。“幼儿园老师每次都会惩罚他,而且还会当着其他孩子的面批评他。这和澳大利亚的学校很不同,老师一般不会太管孩子,就让他们自己疯玩。”在Slina看来,这反而让孩子懂规矩多了,知道犯错就要挨罚,他也就不会再那么顽皮了。

此外,在中国的教育里,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有作业。“这让彭世达很是苦恼,因为他特别不喜欢写作业,每天下课了就想着玩。”不过,Slina倒觉得,作业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现在也开始慢慢适应回家后自己自觉把作业写了。

现在,彭世达已经很能适应中国的教育了,而且他过得也很开心。Slina决定,如果可以,会尽可能的让孩子在中国读完大学再回去。“如果有机会,我甚至想在这边定居。”

相关调查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曾是长沙市定点的外商子女就读学校,统计数据显示,近些年来,该校接纳的外商子女就读的人数多达120余名。此外,还有很多华人华侨也会把孩子送到该校读书。早就已经在法国定居了的文菲夫妇就曾把自己两个从小在巴黎生活的女儿送到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小学部读书。文菲告诉记者,短短几年的寄宿生活,让两个十多岁的孩子迅速成长,完全学会了生活自理,这在法国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尤其是他们在和同学的相处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长沙市内的其他名校,如长沙市一中、雅礼、长郡、师大附中、明德等也都在2011年前后相继成立了国际部。据长沙市一中国际部的老师介绍,目前,每个年级里的国外留学生大致有两名左右,比前些年要多,而且在这边学习的时间也比以前要长。“这些留学生和普通中国学生一起上课,毕业后也会有长沙市一中的高中毕业证。他们大多是华人华侨的孩子。”

而在全国,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共有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的35.6万多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华学习。他们所学的专业,不再局限于汉语言、中医、戏曲等传统文化专业,而是遍及文、理、工、医、艺术、体育等百余个专业。

链接

网络热帖:他们为什么让孩子选择中国教育

《美国夫妇为什么送女儿来中国读书?》这篇文章在网上引起热议。文章讲的是小姑娘Kay的美国裔爸爸和中国裔妈妈,为了让女儿接受中国的教育,举家移民中国。Kay的爸爸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应用数学/计算机专业;妈妈毕业于中国北京大学英语言文学专业,是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文学硕士。两人对比了自己从小受到的教育,一致更认可中国的教育。

“通过努力获得成绩对于孩子是更深刻的快乐,这种经历会进入更持久的精神层面。”“美国社会阶层固化,流动性很低,这种大环境对人的心智全面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障碍。”“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中国对于世界认识的智慧是绝对值得深入了解的。不在中国长大,会错过这笔宝藏。”——Kay的妈妈列出了她的三个理由。

了解中美两国教育的他们表示,现在有一种潮流,国内媒体倾向于宣传国外中小学作业少,下午3点放学,孩子多么快乐。其实在西方,上私立学校的中学生也是下午3点放学,然后开始上各种课外班,补课到晚上八九点。好学校的年级越高,学生压力越大。

媒体报道:家长希冀孩子拥有“中国式智慧”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定居美国纽约近40年的美籍华裔马雪亚一家在最近达成了共识:把两个小孙女送到中国北京上幼儿园。老外送孩子来中国,“图”的是什么呢?马雪亚的回答是——中国严格的教育方式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他们冀望孩子拥有“中国式智慧”。

还有,拿到美国绿卡、在耶鲁大学拥有教职和访问学者身份的王伟(化名)和刘梅(化名),三年前带着出生于美国的儿子回到中国。孩子目前已经结束了在上海的幼儿园生涯,开始在北京的清华园附近上小学。

刘梅说,严格的中式传统教育和集体主义氛围,避免了自由散漫放任的西式教育可能养成的过于放纵的习性。如今,他们的儿子在中国校园里成长为一名成绩优异、人格健全、体格强壮的优秀学生。“他因为不断获得的认可而更加努力,这种身处优越环境而能持守的勤奋、拼搏的精神,正是我们所期待的。”王伟说。

据《半岛晨报》报道,近10年间,来自韩国的洪先生家族里,先后有5个孩子在中国南京读中小学。一个是洪先生自己的女儿,其他4个孩子是洪先生亲戚家的孩子。现在孩子们仍在中国读书,最大的已经进了大学。洪先生说,尽管在中国读书也辛苦,但是相比韩国教育,压力还是小了很多。花钱少,不太用上补习班,成绩就不错。而且,他们看中中国的工作机会多,孩子们将来就业有优势。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在南京中小学幼儿园就读的境外学生有3300多人。而2007年的一次统计,只有2000人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