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有福 联想3000元12英寸本S12评测

2018-06-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首次见到联想S12时,你可能也会陷入困境:这是一台常规笔记本呢?还是一台上网本?若说是常规笔记本,其配置似乎不是很高:若说是上网本,S12敦实的外表和常规的设计布局,又让你自感难以出口. S12就好比上网本与常规笔记本中的一座桥梁,一半在那头,另一半在这头.具体来说,他是上网本的性能,上网本的价格,但有着常规笔记本的功能与设计.这对于一些预算较低.性能要求不高的用户而言,是一个莫大的喜讯--终于可以解决之前的上网本在使用时诸如键盘过小.屏幕分辨率低等问题.联想S12算是"上网本"

    首次见到联想S12时,你可能也会陷入困境:这是一台常规笔记本呢?还是一台上网本?若说是常规笔记本,其配置似乎不是很高;若说是上网本,S12敦实的外表和常规的设计布局,又让你自感难以出口。

S12就好比上网本与常规笔记本中的一座桥梁,一半在那头,另一半在这头。具体来说,他是上网本的性能,上网本的价格,但有着常规笔记本的功能与设计。这对于一些预算较低、性能要求不高的用户而言,是一个莫大的喜讯——终于可以解决之前的上网本在使用时诸如键盘过小、屏幕分辨率低等问题。

联想S12算是“上网本”中的另类,其抛弃了许多人为限制,包括提供双内存槽、屏幕尺寸达12.1英寸等,这是一般上网本无法比拟的。目前S12已有两种版本,包括使用Intel Atom处理器版本和使用VIA处理器版本,其中Atom版本价格4000元左右,而VIA版本售价3000元出头,非常超值,特别适合于普通上网用户、青少年用户。

本文将为读者解析的是一款采用VIA处理器的联想S12,希望可以为您的采购提供有用的信息。如欲了解更多信息,可留言讨论。

优点:

12.1英寸屏幕、1280×800分辨率;

19毫米键距,输入效率高;

快捷键丰富,接口齐全;

缺点:

机身稍显厚重;

电池设计较为突兀。

习惯了S10的小巧精致后,再来测试S12,会感觉到S12体积有了明显扩大。S12更像是一款传统12英寸笔记本标准,显得有些厚重敦实。相对上网本而言,更大的屏幕,更规范的键盘,赋予了S12更好的实用性。

S12体积几乎赶上了常规12英寸笔记本,不过其重量仍然控制得不错,搭配6芯电池后重量仅为1.56千克,基本与经典的Thinkpad X200持平,这也意味着S12有着不错的便携性。值得提及的是,S12电池设计与S10有很大不同,S12采用六芯电池,背部突出很大一块,初看时觉得有些累赘,不过电池容量与体积一直是鱼与熊掌的关系,就看您的需求取向了。

单机重量(含电池)

旅行重量

从做工来看,S12讲求实用和成本控制。实用性包括键盘设计,快捷键功能及接口布局。成本控制主要体现在产品厚度方面,S12并没有刻意控制到怎样的轻薄,原因是轻薄设计对工艺、材料有更高要求,成本也难以控制。

键盘舒适性非常好

就初步印象看,S12外形并是那种非常夸张、张扬设计,而更多的追求实用性,那么其细节设计如何呢?下面我们将进行细节测评。

S12采用了膜内漾印工艺,大大提升了其外观形象。膜内漾印已成为中低端笔记本最佳外壳技术,兼有成本优势、外观优势及性能优势。相对普通塑料喷漆工艺而言,膜内漾印的高光、镜面效果在美观度方面优势明显;并且,膜内漾印工艺还具有较好的防腐蚀、防划特性。

膜内漾印屏盖

S12半透明膜内设计了暗色调圆形图案,很有中国古典风格,整体看起来很有品位。膜内纹饰已成为IMR工艺的特色之一,这也让设计师有了一个表达艺术的空间,诸如S12就表达出了非常不错的民族文化风韵,很有特色。

设计了民族风格纹饰

屏盖大量采用曲线风格

S12屏盖外形设计以曲线风格为主,显得小巧、柔美。包括边沿过渡,还有边角过渡,都大量采用了曲线风格。在膜内漾印的修饰下,你根本不会想到这是一款超低价笔记本;IMR工艺使得S12是俨然一款常规、美观的笔记本,一点也不显得寒酸。

相对S10,S12屏幕尺寸从10.2英寸提升至12.1英寸,12.1英寸与10.2英寸看似只是很小数字“量”的变化,但在体验方面,却有着“质”的提升。

S12俨然常规笔记本

单从数据计算,10.2英寸上网本可视面积为12.1英寸笔记本的71%,当然一般用户很难感知二者的不同;只有实际对比使用时,才能感受到二者显著的差异。12.1英寸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满足大部分网页及一些应用程序要求的1024×768兼容标准,或者说,12.1英寸才可以符合一般用户的基本标准。

12.1英寸与10.2英寸差距明显

S12屏幕分辨率为1280×800,横宽比为16:10,这也是很多用户喜爱的尺寸标准,原因是纵向分辨率被拉大。

纵向分辨率在中国用户看来很有意义,原因是中国网页长度一般较大,甚至有些用户抱怨,使用上网本浏览网页时,第一屏只够看广告,当文章内容插入了图片时,600像素的分辨率甚至无法看完整一张常规图片,这种体验让很多用户沮丧。而S12可以大大改善用户的上网体验。

12.1英寸屏幕更实用

屏幕边框设计方面,在使用12.1英寸屏幕后,S12边框被压缩了,显得更加漂亮,对比普通上网本的超宽边框,S12更加精致、美观。特别是下端边框,仅约1厘米,显得很是漂亮。而且S12边框与屏幕协调为一体,很是好看。

圆筒转轴显得不够精致

另外,S12采用了圆筒式转轴,这种转轴优势是设计简单、工艺成熟,成本与稳定性都不错。不过其美观度一般,特别对于S12而言,显得有些粗笨。并且,圆筒式转轴开启角度不大,仅约140度,当用户在站立操作或一些特殊使用环境中时,会感觉有些掣肘。

12英寸上网本另外一个令人称道的是其键盘的设计。在10.2英寸上网本中,键盘几乎都无法达到标准规范。目前最佳的10.2英寸键盘约为标准键盘的93%,但更多的上网本无法达到这一水平,这种现状使得用户难以舒适的进行输入操作。特别对一些初级用户而言,以这种不标准键盘启蒙,对以后的习惯也很不好。

Nano处理器

S12采用的为VIA Nano U2250处理器,最高频率为1.6GHz,单核心,二级缓存为1MB,前端总线为800MHz,支持64位技术。与之搭配的芯片组为VIA VX800,显卡芯片为集成的 S3G Chrome9 HC3,官方资料显示U2250 TDP约为17W。

我们首先进行了浮点性能测试,VIA U2250完成1024M位时花费了5168.16秒,对比Atom N270有一定差距。

接着进行图像渲染测试,该测试主要测试处理器在多媒体等方面的图形渲染能力,单核U2250得分达801 CB,而双核(超线程双核)N270得分也仅为843,二者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但S3G芯片组性能显然高于945GSE集成的GMA950,并且差距很大。综合来看,Nano系列平台图形渲染能力好于Atom系列平台性能。

接着使用Sisoftware进行处理器单项测试。在逻辑算术测试项目中,U2250表现抢眼,基本与N270持平。不过我们也可以发现,在单核心任务时,U2250显然要好不少。

多媒体运算项目中,U2250与N270各有胜负,整数运算时,N270表现更好;浮点运算时,U2250则稍有优势。不过鉴于二者差距也非常小,可以认为二者在一个水平线。

密码计算方面是威盛处理器的传统优势,U2250设计有双随机数据生成器(RNG)、一个AES加密引擎、NX Bit和一个处理SHA-1/SHA-256加密计算的安全混编引擎,这使得其在密码计算方面有独到优势。此轮测试U2250以压倒性优势胜出。如用户欲用于密码算法研究,或者密码破译等工作,VIA处理器有独特优势。

在多轮测试后,测试结果基本清晰。除却wPrime测试中N270较大幅度领先外,U2250测试结果基本与N270持平。我们可以简单得出结论,U2250与N270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但在不同项目中,各有千秋。

同Intel一样,VIA Nano U2250北桥与处理器也为分离设计,这样内存系统性能就很令人关注。那么VIA平台内存性能如何呢?我们也对其进行了相关评测。

内存带宽测试

需要提及的是,S12共有两条内存槽,但本次未组建双通道进行测试,相关项目后续将推出相关评测,敬请关注。第一个测试项目采用ScienceMark2.0进行。测试得结果为3691.57MB/s,对比单通道Atom平台的2705.68MB/s,VIA平台优势非常明显。事实上,约3700MB/s的内存带宽已经逼近GS45芯片组内存性能。

在Sisoftware内存测试中,同样也证明了这一点,即VIA Nano/VX800内存性能领先于N270/945GSE。在Sisoftware测试中,VIA内存带宽约为2.5GB/s,945GMS约为2.1GB/s,二者差距也较为明显。

内存延迟测试中,VIA Nano及Intel Atom都表现糟糕,延迟达170ns以上,其中VIA Nano达180ns。不过整体比较,二者基本处于同水平线。

缓存与内存数据传输测试中,VIA Nano领先于Atom N270,其中VIA Nano U2250数据传输达到了4.054GB/s,而Intel Atom N270为3.824GB/s。

综合内存测试结果,VIA Nano U2250相对Intel Atom N270有一定优势。但二者差距也并不大,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甚至某些项目难分伯仲。

硬盘性能更多依赖于硬盘本身性能及南桥性能,本次仅采用了HD Tach进行测试,测试数据为52.1MB/s,对于日立硬盘而言,该性能还是非常优异的。证明VIA南桥性能还是不错的。

综合性能的衡量采用PCMark系列软件进行,包括PCMark05及PCMark Vantage,其中PCMark05相对较老,但仍然可以对单项性能(分为处理器、内存、显卡及硬盘)进行测试,需要提及的是,PCMark05主要评测单项配件性能,系统性能测试能力稍弱;最新的PCMark Vantage更接近实际应用,其主要衡量不同应用环境下的性能,比如数据处理能力,处理器性能很重要,但对内存及显卡等也有一定关联,不过遗憾的是由于PCmark Vantage不能在Windows XP下使用。

PCMark05综合性能测试中,Intel Atom平台同VIA Nano平台综合水平几乎雷同,其中Intel Atom稍稍领先,得分为1471,VIA Nano紧随其后,也达1429,二者差距基本在误差之内,因此甚至可认为二者并驾齐驱。不过二者在不同子系统方面各有优势,并且某些子系统性能差距还较大。VIA U2250处理器相对Intel N270有较大优势,但Atom内存性能相对Nano有较大优势。

电池续航

S12采用了六芯大容量电池,电池容量达52Wh,测试续航时间约为224分钟,但实际使用后发现可以超过这一数据,这可能得益于联想功耗控制软件的节能作用。

测试总结:

联想S12将会给上网本市场带来新的冲击。最新的S12从10英寸升级至12英寸,带来了全新体验,并让上网本应用范围大大扩展。上网本不再只是一个玩具,更是一个实在的工具。

S12规格的提升不仅包括显示器,还包括键盘规格的提升。显示器从10英寸提升至12英寸将使得S12在功能上等同于一台常规笔记本,其分辨率也高达1280×800,无论办公应用,还是上网使用,都舒适无比。

S12键盘特别令人印象深刻,字符键全尺寸设计,键盘布局也较为舒适,笔者曾使用该键盘进行会议现场速记,效果非常棒,舒适性甚至可媲美Thinkpad键盘。

S12采用的VIA芯片组可能会让不少用户迟疑,但从测试结果来看,U2250搭配VX800表现非常抢眼,与N270搭配945GSE几乎等同,部分项目甚至还要稍稍优于Atom架构,在电池测试中,S12也表现不俗,六芯电池接近4小时,但笔者实际使用时可超过4小时,原因是联想提供了较完备的功耗控制软件,大大延长了电池续航。

目前这款笔记本报价约为3500元,预计实际实际售价还有一定浮动,甚至会逼近3000元,相对一般10英寸上网本,非常超值,值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