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婆孙向轨道车站募捐箱捐款3000元

2017-10-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午下班吃饭后路过轨道1号线歇台子,恰好看见了充满正能量的一幕,一位老奶奶带着孙女,在站厅售票亭旁向募捐箱投进数千元.希望能把这种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只是口号……”8日下午,有网友在大渝网“大渝报料台”发布图文帖,讲述了一对婆孙到轨道车站为云南地震灾区捐款的感人事件.婆孙到地铁站淡定捐款重庆晚报记者昨日中午来到轨道1号线歇台子站,看到站厅两端的售票亭上都设置有慈善总会的募捐箱,箱子中的市民捐款大多都是角币和1元的币钞.歇台子站值班站长李相凤证实,8日中午的确有一对婆孙模样的乘

“中午下班吃饭后路过轨道1号线歇台子,恰好看见了充满正能量的一幕,一位老奶奶带着孙女,在站厅售票亭旁向募捐箱投进数千元。希望能把这种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只是口号……”8日下午,有网友在大渝网“大渝报料台”发布图文帖,讲述了一对婆孙到轨道车站为云南地震灾区捐款的感人事件。

婆孙到地铁站淡定捐款

重庆晚报记者昨日中午来到轨道1号线歇台子站,看到站厅两端的售票亭上都设置有慈善总会的募捐箱,箱子中的市民捐款大多都是角币和1元的币钞。歇台子站值班站长李相凤证实,8日中午的确有一对婆孙模样的乘客到位于2号通道附近的票亭募捐箱捐款。通过监控录像,记者看到,当天中午12时45分,一位身穿花衬衫、60多岁的老年妇女牵着一名6岁左右的小女孩从2号通道进站,来到售票亭后,老婆婆从黑色提包中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叠百元大钞。接着,老婆婆抱起小女孩,由小女孩亲自把一叠钞票全部投入募捐箱。也许被两人如此慷慨捐款的义举所震撼,当时附近有几名乘客都睁大眼睛盯着这对婆孙。而这位婆婆却很淡定,捐完款后牵着小女孩离去,整个捐款过程不到两分钟。

开箱清点捐款3000元

歇台子站值班站长李相凤说,发现有乘客往募捐箱里投入金额较大的捐款后,她立即嘱咐售票员和附近的安检人员留意,保证募捐箱不遭破坏。

李相凤说,9日上午,一个小女孩靠近募捐箱,直接用手想把塑料材质的募捐箱门扳开,幸好票亭中的售票员冲出来制止了小女孩的行为。这名12岁的小女孩承认自己想偷拿募捐箱中的百元大钞,之后工作人员通知女孩的爸爸赶到车站,对女孩进行了批评教育。

负责管理募捐箱的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总队工作人员之后赶到歇台子站,对该募捐箱里的善款进行了开箱清点。经确认,这对婆孙俩一次性向募捐箱中投入了30张100元钞票,而那位婆婆附夹在捐款中的半张信笺纸上,也写着“云南鲁甸地震”、“捐赠三千元证(整)”,落款人为妙音。

婆孙俩多次到车站捐款

这对匿名到轨道车站募捐箱捐款的婆孙究竟是什么人?重庆晚报记者昨日在歇台子站向车站工作人员打听,但由于捐款属个人自愿行为,事发时工作人员也不便上前询问,因而没有留下捐款婆婆的联系方式。

这其实已经不是这对婆孙俩第一次到歇台子站募捐箱捐款了。“我记得在一年多以前,我在售票亭当值时就看见过这对婆孙来捐款,当时她们也往募捐箱投了几百元。”歇台子站站务员王轲说。

李相凤告诉记者,根据车站同事们的记忆,这对婆孙已经至少四五次往募捐箱里捐款了,但数这次捐款金额最大。而且每次婆孙俩都是从2号通道进出,应该就住在附近。

1、2号线设62个募捐箱

重庆晚报记者昨日从市轨道集团获悉,目前重庆市轨道交通1、2号线各车站都设置有募捐箱。这对匿名婆孙捐赠的3000元是轨道车站自设立募捐箱以来接受到的最大单笔捐款。

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总队常务副总队长翁顺春说,慈善总会于2012年在轨道1号线各车站总共设置了40个募捐箱。2014年1月至7月,募捐箱共募得善款14500余元。

此外,市红十字会在轨道2号线各车站总共设立了22个募捐箱。2013年重庆市72个红十字募捐箱募集善款19279.40元,其中轨道线上设立的募捐箱募集到17624元,约占总数的91%。

8成轨道族知道募捐箱

只有17%捐过款

昨日,都市热报公众调查中心通过电话、qq群等方式,针对设立在轨道车站里的募捐箱发起了一项公众调查。在160名受访者中,128人表示知道或看到过轨道交通站内设置的募捐箱,占受访者总数的80%,但其中只有22人表示曾经向募捐箱里捐过款,而且多为硬币或零钱,占知道募捐箱受访者人数的17%,其余106人则表示从未向募捐箱里捐过款。问及原因,受访者普遍称不知道募捐箱内的捐款用途。 

捐款者:大家献爱心力量大

在都市热报公众调查中心发起的公众调查中,家住石油路的市民万通是160名受访对象中唯一捐款达到3次的轨道族。今年22岁的万通在大坪总部城某房地产公司工作。他说:“在轨道车站充值时,只要手里有零钱或硬币,我一般都会向募捐箱里塞几块钱。”

万通说,社会需要更多人献出爱心,也许几块钱对你自己而言并不算什么,但如果大家都能捐出几块钱,汇聚在一起力量就大多了,就能帮助真正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