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华体育 走进清华 感受体育

2018-03-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提到清华大学,人们除了交口称赞其美丽的校园.先进的设施.高水平的师资.优秀的生源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外,还不免要加上一句:清华的体育好!的确,清

提到清华大学,人们除了交口称赞其美丽的校园、先进的设施、高水平的师资、优秀的生源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外,还不免要加上一句:清华的体育好!的确,清华体育像一条绵延一个多世纪的红线,上承悠久深厚的历史,突显辉煌兴盛的现实,连接宏大深远的未来。近期,本刊记者循着这条红线,走进清华园,走近清华人,切身感受和体悟清华浓厚热烈的体育氛围和历久弥新的体育精神。

体育百年 风雨不变

从建校起,清华大学就将学校体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从领导到师生,从课上到课下,面向全员,重视全过程,已形成延续百年的光荣传统。

走进清华园,有一种感觉,清华人对母校的感念、感动、感激、感恩深切丰富,多种多样,而校园体育几乎是人人必要提及的一个内容。走进清华史,你很快能找到上述一切的根由,并从其悠久和深厚之中感悟到"水木清华,钟灵毓秀,体育百年,风雨不变"。

"孩子们,挺起胸来!"

清华大学的体育传统形成于建校之初。

1911年,清华由美国退还的多索要的庚子赔款建立起来,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学制和课程几乎都搬用美国的学校,前两任的体育部主任也都是美国人。西方的体育理念和文化随之进入中国学堂,对赴美留学生的要求之一就是身体强壮。

因而,学校对体育相当重视,学程规定有体操课。1914年,在清华校史乃至中国高校史上影响极大的马约翰先生应聘到清华任教,后转到体育部工作。在当时校长周诒春的支持下,他为清华体育运动的开展和普及付出极大努力。

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影响,当时不少中国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兴趣不高,且溜肩膀,驼背,平足,走起路来外八字,而在千亩之大的清华校园里,总共几百名的学生,找个地方躲起来读书是轻而易举的事。于是,每到锻炼时间,马先生就拿着一个小本子,四处寻找学生,熟悉学生,说服学生。

在其劝说的话语中,隐含着深重的知耻后勇的民族自尊和强国之望:"要好好锻炼身体,出国后,不能给中国人丢脸。他们能玩什么,你们也要能玩什么!不能被人讥为东亚病夫。"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孩子们,挺起胸来",学生们闻之无不动容。

在一次与周校长的谈话中,马先生认真地说:"清华每年要送出100名学生去美国,送出的学生总要像样一点,不能送出东亚病夫!"

光凭劝说是不会完全奏效的,清华为此采取了许多在当时引起争议的强硬措施:每天下午4时后,"将全校各个寝室、自修室、图书馆甚至食品部等处的大门一律关锁,让全体学生到户外运动场,投其所好,从事运动";

把写着学号的小木牌立在操场上,每个学生按号码就位做操,有专人随时检查出操情况。

最严厉的措施莫过于,体育不合格者不能毕业,不能出国留学。

1919年之前,清华无正式体育课,体育及格的标准有两项:1,总体力分超过300,2,通过"五项运动试验",其中,一百码跑14秒,半英里3分钟,跳高45英寸……

清华大学体育部教授张威笑称:"有的标准放到现在,也是不易达到的!"

清华人说到做到。后来的著名学者吴宓当时就是因为一项运动不及格,出国留学被延迟了一年。曾是学校代表队成员的刘茀祺,没想到毕业时竟被游泳一项挡住出国之路。他只好苦练一个暑假,终于达标,之后急赴上海,刚好赶上启锚开往美国的轮船。

体育也是育人

如果说清华体育的肇兴带有强烈的救国强民的历史背景和政治色彩的话,那么这种传统的完善、延续和弘扬,除上述之外,还得益于一代代清华人对体育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知。

当年不少学校提倡体育、建立体育部的目标只是为了提高学生体质,与此不同,清华把体育放在育人的重要位置,给予高度评价和重视。

建校初期的校长周诒春首倡德、智、体三育并进的教育方针;后来的梅贻琦校长提出"须知体育……还有发展全人格的一个目标",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新中国成立后,蒋南翔校长强调"科学知识、进步思想、健全体魄统一"、"体育是学校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清华又提出"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理念,并把发展体育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结合起来,而马约翰先生的体育思想则被公认为"清华体育精神的珍宝"。

1925年,马先生到美国春田学院进修,翌年完成了在中国体育史上颇有影响的硕士论文《体育的迁移价值》。在论文中他指出,体育就是教育。体育不仅会对整个民族和社会产生深远作用,还是培养完全人格品格的最好工具,"青年人可以经常通过艰苦、紧张的运动训练来雕琢和磨炼自己,从而发展并获得很好的性格和体魄,去促进社会进步和改良"。

除此之外,马先生的"奋斗到底,决不放弃"、通过运动培养公正大度的竞赛道德和团队精神、玉不琢不成器,必要的教育不能缺等口号和思想都被传承至今,对百年清华体育的影响极为深刻。

清华现任体育部主任刘波说,前些年,一项社会调查表明,清华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个人表现优秀,勤勉努力,但最大的一个弱项是不善沟通和交际。如何在工科学生多,男生多的清华有效地改变这一状况,办法之一就是借助于体育。他们有意识地强化足球篮球等集体项目,原本校内只有一个院系联赛,很快被扩展成班级之间的比赛,还增加了三人篮球、五人制足球比赛,吸引了更多的学生投入运动之中,为他们学会交流协作创造了机会。

运动,从上到下,从小到老

今年80岁的俞国宁女士清楚地记得1953年刚入学,走进清华西大操场时的场景:"下午4点半后,清华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西大操场进行锻炼。当时高年级同学因要参加国庆天安门的游行,每人拿一件白衬衫,送到学校统一染成红领衬衫。他们都爱穿着这种衬衫跑步。于是,整个操场红潮涌动,就像一片沸腾出炉的钢水。"

她的老伴,今年83岁的清华大学教授陈世猷对1951年入学时的场景更是记忆犹新:"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体检,不在医务室,而是在体育部,检查者就是马约翰教授。我们男生被要求全都脱光衣服,马先生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查个仔细,不时地告诉我们哪个部位存在不足,再教我们怎么注意调整……"

刘波说,这只是清华百年体育的一个小细节。清华大学对体育的重视的是从上到下,从课堂到课余,落在实处,面向全员,注重全过程,让所有人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蒋南翔在清华工作时,倡导成立了校领导和老教授锻炼组,请马约翰当组长,指导跑步、游泳、打球。每逢小组活动,蒋校长总是准时出席。下午他常坐在大操场的铁架子看台上,边看学生锻炼,边与同事们商量解决学校体育活动的各种问题。曾有一段时期,教师评职称是上边下达指标,而且给的很少。蒋校长说:"几个名额有什么太多作用,还是给体育部吧,那样意义大。"

俞国宁入学时体重才36公斤,据报道那时苏联集体农庄的大老母鸡也有30公斤左右,于是她在校内有了一个外号"老母鸡"。在清华浓重的运动气氛中,经过多年的身体锻炼,她的体重增长到50公斤,还成为学校代表队的中长跑队员,打破过校纪录。

蒋校长在高教部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把她作为典型大力表彰,让她在清华园里"小有名气"。而终身运动的习惯又让她在后来的工作生活中,尤其是与多种病魔的长期抗争中,显现出活力和自信。如今她虽已耄耋之年,仍天天坚持锻炼,打太极拳、乒乓球、健步走,体育活动成为她不可缺少的护身法宝。

1957年,蒋校长在全校体育干部会上提出"争取毕业后为祖国工作五十年"的口号,之后有人提出"身体很好的,可以工作50年以上,身体不好的,50年做不到怎么办?"蒋校长当即风趣地说道,那就在前面加两个前缀词,改为"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如今,这个口号不仅仍在清华大学的操场上赫然竖立着,而且已经穿越几十年,在几代国人心中生根开花。

体育,最长的一课

从早期的"强迫运动"、"制定五项试验标准"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口号的提出,再到建设体育的"登山队"、"4 2 2"课程体系的改革、"马约翰杯"课外竞赛体系的建立,以及体育纳入学科发展的轨道,清华大学无论在体育思想和工作机制上,还是在体育教研与实践中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清华对学生体育的要求一向严格,有的甚至是铁律。

上世纪20年代称清华学校时,学生每堂课都要跑一英里,室内上课时一律穿白背心、白短裤。

俞国宁说,50年代时学校学习苏联,实行"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每个学生必须达标,不达标的班级评不上先进集体。于是,许多同学每日苦练,一次又一次地测验,有时要测到天黑。班上其他同学有的领跑,有的在一旁敲着脸盆加油助威,情景热烈而感人。

刘波说,当清华由本科5年制改成4年制时,体育课却由原来的3年,改为贯穿4年,又几经变化,形成现在的4 2 2的课程体系,即大一大二4个学期为有学分的必修课,大三两个学期为必须上的限制选修课,大四两个学期为选修课。清华开设数千门课程,体育课成为覆盖面最大,历时最长,参加人数最多的课程。

清华体育也有很多灵活而富有特色的活动方式。上世纪30年代,校园内盛行不讲规则的篮球赛"斗牛",男生几乎全都参加过,还有必须20人参加的"夺旗"竞赛,以及从美国引进的"拖尸"游戏等。对体弱多病的学生,清华设有单独的体育课,马约翰曾亲自上课。

50年代,每年冬季要有一个以祖国某个城市为目标,累计里程的全校长跑活动。90年代,每年春季几千名大一新生都要有一个来回十几公里,近3个小时的远足踏青课,队伍有时绵延2公里……

刘波说,进入21世纪后,学生体质和运动氛围令人担忧,为让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清华采取了许多措施,比如,要求大一大二学生必须参加"阳光长跑",每周至少两次,男生3千米,女生2千米。这个课外锻炼被纳入学分管理,并且固定地点——操场和校园内的指定路线,固定时间——每天下午5点到6点。

监督方法原为每圈刷卡,后改为中间刷一次卡。这种课内外结合的活动虽带有半强制性,还在不断改进之中,但已得到广大同学的认可。

体育也出名家大师

学校体育的兴盛离不开一支敬业而优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清华体育部建于1912年,当初只有三名体育老师,主要开设一些操课,1919年才有正式的体育课。而今,体育部已发展成拥有60多名老师,开设50多门体育课,其中包括"国家级精品课程",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俱全的教学科研部门,并形成了以公共教育课为基础,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先导,多学科体育教研为特色的多元结构。

在此工作30多年的杨威教授说,一个好的大学体育师资队伍要拥有同行公认的体育教育家、高水平的体育科研人员、国家级的教练、知名的国际裁判等,这样几个方面的人才清华体育部全都涵盖了。像马约翰、夏翔、李剑秋、王英杰、王维屏等教育家的名字不仅在清华校史上,而且在中国体育史和教育史上都是响当当的。而清华体育老师的自律努力,一切为学生着想的精神和作风也是一以贯之的,其中最典型代表的就是马约翰先生。

马约翰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来清华后,原本教化学,但从小喜欢体育,又在田径、网球、足球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他,自愿来到体育部做老师,一干就是52年,在清华体育传统的建立和延续上居功至伟。当年,一位校长看不起体育,"哪有教体育还当教授的",把马先生从教授降为教员,有人劝他辞职抗议,马先生说:"我搞体育是为了教育青年,谁要不让我教体育,那我就跟他干一场。

"后来,在他带领下,清华足球队赢得华北足球赛冠军,马先生被学生们抬着迎进校门。这位校长随即恢复了他的职称,还赠给他一个小银杯。

几乎每个接触过马先生的清华人都对他印象深刻。俞国宁说,在操场上到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总是穿着白衬衫,黑领结、短马裤,冬天至多外加一个背心,鹤发童颜,目光炯炯,逢人便双拳挥舞地说:"要动!动!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回忆到,当年马先生曾对他说:"一定要锻炼,要有精神,走路要快,说话也要快。我最讨厌一些学生年纪轻轻的就在马路上踱方步,如果我骑自行车,就从后面撞他。"

马先生的孙子马迅说,当年他还小,过节时爷爷总把体育部的老师叫到家里,像开茶话会似的谈教学说想法,最后请大家吃一顿。

为人师表,马先生总是身体力行,即使晚年,他仍经常与学生和孩子们一起锻炼。马迅说,一次他到农大外公家,看到爷爷骑着一辆26自行车也来了。一问才知,他是先和清华的自行车名将张立华等学生一起赛车到香山,再骑车赶到这里来的。76岁时,马先生还获得北京网球双打冠军,国家一级运动称号;84岁时,还能做俯卧撑十多下……

清华大学盛产学术名家大师,清华园内竖立着他们的座座雕像,体育教授马约翰的雕像位列其间,似乎有些异类,但在清华人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名家大师,也是值得世代铭记的一种精神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