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不看弹(dan)幕就看不下去视频 扒开弹幕功能前世今生

2018-03-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求野生字幕菌.FFF团烧死异性恋.按头小分队.xx党头顶青天.以上均已破产.人工智能打码,前方高能预警……”如果你面对这些名词时表现出了严格意义上的“这是什么鬼”的惊诧表现,那么你很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一个划时代的文化“杰作”:弹幕.也许你可以按图索骥找到诸如“B站”之类的源头,但可能无论如何也不会明白,为什么在弹幕面对,世界的变化会如此迅速.弹幕的横空出世是一种非常扭曲而又自然而然的文化现象.如果说网络在三次元内建立了无数的沟通“虫洞”从而将所有网民在同一时间聚合到了同一地点,那么弹幕则是被聚

“求野生字幕菌、FFF团烧死异性恋、按头小分队、xx党头顶青天、以上均已破产、人工智能打码,前方高能预警……”

如果你面对这些名词时表现出了严格意义上的“这是什么鬼”的惊诧表现,那么你很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一个划时代的文化“杰作”:弹幕。也许你可以按图索骥找到诸如“B站”之类的源头,但可能无论如何也不会明白,为什么在弹幕面对,世界的变化会如此迅速。

弹幕的横空出世是一种非常扭曲而又自然而然的文化现象。如果说网络在三次元内建立了无数的沟通“虫洞”从而将所有网民在同一时间聚合到了同一地点,那么弹幕则是被聚合的这样一群人带有强烈限时性与群体性的吐槽集合。

“吐槽”一词本是日本漫才(相声)中的术语,多由捧哏发出,指调侃逗哏语言或行为中的漏洞或离谱之处并以佯怒或是哭笑不得的语气收尾。严格意义上的吐槽建立在客观、被动的基础上,这使得其与网络时代某一时期所流行的文化消费品得以进行天然的互动;而当吐槽与视频相结合,便干柴烈火般地孕育出了弹幕这一存在,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如此迅猛的发展似乎也是弹幕的创始者NIWANGO公司所始料未及的。2006年12月12日,NIWANGO公司旗下的Niconico动画网站增加了即时留言字幕的功能,使用者可自由指定字幕出现的时间、于影片上的位置、字体的大小、颜色等。留言可以从影片的右方移动到左方,也可以固定在某个位置一段时间。这样一个看似并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功能,却最终使NICONICO动画成为目前世界上少数实现盈利的视频网站之一:截止2011年12月,NICONICO动画注册会员达到2500万人,付费会员达到149万人,手机会员711万人——大量而稳定的粉丝让NICONICO动画成为业界一时无二的神话。

就在Niconico动画推出弹幕功能的半年之后,与日本一衣带水的中国亦出现了与之相仿的AcFun网站,而日后真正风靡中国的Bilibili网(简称B站),其创始者也正是一位被AcFun网站所吸引的粉丝。短短6年,B站用户基数达到5000万——尽管用户占全国人口比例远远不及日本,但考虑到ACG文化背景在中日两国的差异,这个用户基数已经非常可观。

而一旦弹幕成为社会普遍现象,问题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弹幕会拥有如此众多的拥趸?B站董事长陈睿在2015中国游戏商务大会上给出的答案是,其用户通过弹幕拥有了社会话语权。这一答复已经触及到了草根文化的兴起问题,但却回避了更容易“得罪”消费者的另一层面的问题,即这种所谓的“话语权”本身便是一种麻醉。

发韧于Niconico动画的弹幕拥趸几乎清一色为ACG粉丝,而ACG所代表的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游戏(Game)一族即“御宅族”,在日语语境中有着中性偏向贬义的色彩。御宅族通常热衷并精通于某种次文化,因此衍生出的独特价值观与语言体系使其群体并不能够毫无芥蒂地被主流文化文化所接受,如果他们不能改变自己,以传统的方式“成长”起来,那便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拥有着强烈文化认同的圈子——这种需求是御宅族们的刚需,与弹幕本身并无直接的联系。

作为亚文化,御宅族们自然没有诸如“将棋协会”、“高尔夫俱乐部”或者“潜水爱好者”之类得以广泛便捷表明自己立场的大规模社交场合——而是否能以此为豪,向陌生人主动展示自己这一爱好的疑问也成为亚文化规模化的障碍。愈不容于主流文化的爱好便愈无法公开交流,所以“同性恋检测器”之类的特殊人群交友“神器”才会被发明出来:当几个新结识的朋友聚在一起聊天时,参与者可以很自然地说自己是希区柯克的影迷或是阿拉伯书法爱好者,更放得开的朋友甚至可以说自己比起苍井空更喜欢上原亚衣,然而可以直言不讳地说自己是SM爱好者甚至承认自己是“M(服从者)”的时代,恐怕还远远没有来临。

所以便可以理解为什么注册B站会员需要通过一场非常具有“专业”性的考试,而这场考试中的试题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ACG文化的外行人来说简直不知所云,比如:

1、动画《Fate Zero》中,卫宫切嗣向卫宫士郎吐露的曾经的梦想是什么?

A、 成为正义的伙伴 B、探究根源的秘密

C、成为不列颠帝国第九十九代皇 D、成为新世界的神

2、河内市中心那个湖叫什么?里面有什么神兽?全球数量多少?

A、神龟湖 鳄龟 5万只 B、还剑湖 斑鳖 4只

C、神剑湖 斑鸠 1563只 D、幻箭湖 水 鳖 2500只

3、《魔兽世界》中不能在队伍中担任坦克职责的是下面哪一个职业?

A、圣骑士 B、德鲁伊 C、战士 D、萨满祭司

隔行何只如隔山,简直是隔了一整个星球——如此难度的考试,其综合性完全可以与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行测”相媲美;而作为专业性考试的结果,相应网站可以保证其成员的认可度与趋同性,正符合中国的一句俗语: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而这种亚文化背景才是陈睿口中所谓“话语权”的真谛:作为文化意义上的“异教徒”,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尽管所控、所想、所言不同,但对ACG文化的认可与喜爱可以使其成员间的争执化为支撑ACG文化的强大力量,通过网站的建构与闭合,御宅族们有了较为强大的文化保护伞,而数量上的增加意味着更大程度的安全感,一旦其数量达足以影响社会的比重,亚文化也便蜕变成主流文化了。

颇具难度的ACG文化准入考试还有另一层面上的意义——难度可以强化其成员的自我认知,当步入一个团体的门槛变高,其身份所带来的自信也会随之水涨船高。历史上大大小小的宗教所“考”的是教义,有时还需要辅佐饮食禁忌与性禁忌,如今的御宅族们仅仅通过文化门槛来区别“非我族类”的作法无疑属于“easy模式”,只是如果穿透知识的迷雾,难度本身并不能带来意义。

图为排练舞蹈的大妈,没有任何一个小伙子会去跳这个舞蹈,为啥?不是一路人。

第二个问题则是,但粉丝们享受弹幕时,他们享受的到底是什么。

一个直接的回答是,贪图即时大量的共鸣感——而这也正是弹幕本身的价值所在,即将原本孤立的、分散的个体在同一时间聚合在一起,以视频为基础进行集体性的吐槽狂欢。

在此有必要重新梳理一下弹幕的定义:大量以字幕形式显示的评论同时出现的现象。弹幕这一军事术语原意为密集如同幕布一样的炮火射击,卷轴射击游戏和清版游戏因为大多都具有这种特点,因而被称为弹幕射击游戏或弹幕游戏;弹幕也即引申于此。从中可以分析出弹幕的两大特性——即时性与密集性。

即时性意味着表达者根本未经过也不可能经过仔细的思考,虽然偶有灵光一闪之举,但缺乏思考的前提导致弹幕本身极度缺乏营养,很难出现富有价值的信息;而密集性则意味着接收者根本未经过也不可能经过仔细的筛选,纵然出现一条富有价值信息,也很可能因为过于繁复的垃圾信息而被忽略。弹幕以文字为载体,却不是以信息交流为目的的方式,因此它所包涵的主要内容只能是吐槽与偶尔的“抖机灵”,几乎无法实现有效信息的传递。

这也从反面证明,弹幕的表达者与接收者之间所传递的并不是有效信息,而是流于形式的互动。这种互动愈是与狭义的ACG文化相隔,则愈不带有标识意义;缺乏了文化内核的弹幕唯一所提供的便是缺乏营养的参与感,这种参与感所救赎的,很可能只是千千万万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缺乏良性社会互动的一颗颗寂寞之心。

事实上,中国的弹幕早已从ACG文化中散佚出来。在更广阔的世界里,有视频的地方便有弹幕,至于视频是ACG、连续剧还是演讲并不重要——而当弹幕的远征军将网络社会的大多数视频类型纳入麾下时,弹幕本身便成了相对普遍的社会现象,甚至有可能由亚文化蜕变成主流文化,然而这种蜕变又有什么错呢?

弹幕本身并没有错,它只是富有先前的社会精英为了迎合草根与娱乐时代的商业需要而缔造出的产品。而当草根们以“娱乐致死”的心态将弹幕推向极致时,更多的内容将不可避免地死于形式,文化传播也将在更大的尺度上沦为一具空壳。

一个精心制作、质量有所保证的视频,其字幕与注解已经可以涵盖大量内容的外沿;而弹幕则充斥着语气词、流行语、新鲜与过时的梗,从而大幅度稀释视频本身的内容表达。而面对一个本身缺乏营养的视频时,绝大多数弹幕所做的也并不是通过语言将其内容变得更有意义,而是在以挖苦、嘲讽、数落的基础上与视频前的观众一道进行着无意识的吐槽狂欢——消费商品由此变成了消费“消费”这个行为本身,而为了跟上这种吐槽的潮流,宏观网络与微观网民又必须夜以继日并乐此不疲地创造出新的词汇以保证“消费”行为的常新。一切行为都可能成为这些词汇的原料:错别字、方言、外来语、名星口误……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元素以惊人的速度体现在弹幕上并进行着交叉感染,于是弹幕本身也成就了另一种形式的学习革命,因为三天不学习,你可能赶得上刘少奇,但绝对赶不上哔哩哔哩。

弹幕没有决定时代趋势,时代趋势造就了弹幕;不是因为弹幕而寂寞,而是因为寂寞而弹幕。可以预见的是,二次元意味甚浓的弹幕式交流一旦成为常态,将大幅度抽离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感,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侵蚀也势必因为以弹幕为代表的交流方式的流行而迈向一个新的台阶。然而这似乎也是大势所趋——纵然没有弹幕,传统三次元的社会文化也早已出现惊人的颓势,谁又能知道未来人类社会的进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