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牛奶喝太多小心“牛奶贫血症”

2017-08-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摘要]所谓“牛奶贫血症”是指婴幼儿因过量饮用牛奶,忽视添加辅食,而引起的小儿缺铁性贫血.该症于1985年10月因日本松本隆五医师提出.新生儿出生时从母体获得一定的铁,但满六个月后,就需要从食物中补充铁质,然而,市场上出售的牛奶,1000毫升中含0.5-2.0毫克铁,而一岁的孩子每天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约6毫克铁.不仅牛奶里含铁量太少而且铁的吸收率很低.铁是造血的基础元素,铁不足则会发生缺铁性贫血.据分析,牛奶的铁含量只有人奶的33%,同时,人奶中铁的吸收率可达50%,而牛奶中铁的吸收率仅有10%.

[摘要]所谓“牛奶贫血症”是指婴幼儿因过量饮用牛奶,忽视添加辅食,而引起的小儿缺铁性贫血。该症于1985年10月因日本松本隆五医师提出。

新生儿出生时从母体获得一定的铁,但满六个月后,就需要从食物中补充铁质,然而,市场上出售的牛奶,1000毫升中含0.5-2.0毫克铁,而一岁的孩子每天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约6毫克铁。

不仅牛奶里含铁量太少而且铁的吸收率很低。铁是造血的基础元素,铁不足则会发生缺铁性贫血。据分析,牛奶的铁含量只有人奶的33%,同时,人奶中铁的吸收率可达50%,而牛奶中铁的吸收率仅有10%。能提高铁的吸收利用率的促进剂之一,是牛奶中含量最少的维生素C。

而目前,多数人都用金属器皿煮牛奶,此时维生素C很容易氧化。加上婴幼儿时期缺乏胃酸,不利于维生素C的吸收,若不注意补充维生素C,铁的吸收利用率自然就会降低。同时,牛奶中钙、磷、钾含量较多,而这些矿物质可使胃内容物呈碱性;磷还可与铁结合成难溶解的物质。这些都会影响铁的吸收,从而妨碍缺铁性贫血的纠正,甚至可能加重病情。此外,铜也是人体中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大部分的铜以血浆酮蓝蛋白氧化酶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这种多功能的氧化酶能将人体不能直接吸收的二价铁离子,催化成可吸收利用的三价铁,以促进铁肠道的吸收率,为制造血红蛋白贮存原料。而牛奶中的铜含量也极低。1000毫升仅含铜0.01毫克左右,很难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这也是造成“牛奶贫血症”的原因之一。

此外,牛奶中的叶酸、维生素B12等抗贫血因子易遭损失。目前,婴幼儿饮用的牛奶几乎都经过高温煮沸,而叶酸和维生素B12经煮沸后,损失量可达50%以上。维生素B12只有在胃内粘蛋白作用下,才能被顺利吸收。由于婴儿胃内缺少粘蛋白,故单纯用牛奶养,势必造成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缺乏,致细胞的核酸代谢障碍,从而发生婴幼儿巨幼细胞性贫血。

因上,婴幼儿在没有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及断奶以后,应当适当添加辅食,饮食多样化。只要按科学的喂养方法行事,小儿贫血是可以预防和得到纠正的。

铁在人体起到生成血红蛋白的作用,当宝宝从母体带出来的铁质以及母乳的铁含量不足时,铁元素的缺乏就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数量和浓度会下降,随着宝宝成长铁的需求量增多,铁的摄入不足从而进一步加重贫血,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原因呢?

宝宝出生后就发生贫血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母亲怀孕期间缺铁导致。出生后的宝宝患有先天性缺铁性贫血,是孕妇铁营养供应不足所致。

二是宝宝血红细胞不足。出生瞬间脐带结扎过早导致血红细胞不足而发生贫血,研究表明过早结扎脐带的小儿患贫血率较高,延迟结扎有利于预防小儿贫血。

三是遗传母亲。遗传性疾病有先天性贫血,血细胞本身存在问题。

患有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宝宝并非不可治愈,需要在日后的生活护理注意铁质的营养补充: 

宝宝在1到4个月期间以母乳为主,辅以或牛奶,母亲应注重铁的吸收以保证母乳的铁含量充足,饮食中多吃含铁的食物,如猪肝、木耳、牛肉、瘦肉、菠菜等食物,

4个月后的宝宝可适当添加辅食,含铁米粉、奶粉等,10个月后的宝可增加肉类、蔬菜等食物补铁,如动物肝肾、蛋、菜、肉等,喂食要注意细化捏碎有利于宝宝幼嫩的肠胃吸收,以下为宝宝缺铁性贫血的饮食。

1、含铁丰富的首选肉类食品:动物肝脏和血液铁含量最高,做成肝泥和血豆腐,宝宝爱吃也易于消化吸收,其次是瘦肉和蛋类,肉类食物要经过充分剁碎成肉末,蛋类中的铁主要集中蛋黄,蛋黄不易于消化,每天一个即可。

2、含铁高的蔬菜和水果:蔬菜有菠菜和油菜,蔬菜可成猪血菠菜汤,水果做成果汁给宝宝喝,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3、奶制品富含铁质和蛋白,但含铁量不高,牛奶不适宜给宝宝喝太多,会阻碍铁吸收。

4、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宝宝可以适当的配合营养铁剂来补铁,如每天吃两片体恒健牌铁之缘片,补铁生血还能增加营养,且无副作用,和食补一起可提高铁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