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觉哉家书读后感 32党员《谢觉哉家书》读后感 《老兵回家》观后感

2017-12-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从晚清秀才到民国教师,再到成为最早追随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革命家,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一生历尽中国现代史的变迁与沧桑.<谢觉哉家书

从晚清秀才到民国教师,再到成为最早追随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革命家,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一生历尽中国现代史的变迁与沧桑。《谢觉哉家书》涵盖谢觉哉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的115封家书,文字生动情感真挚。书信中除了表达对家乡、妻子的惦念,对子女的谆谆教导,对乡亲故友的感怀之外,还涉及了读书、养生、提倡节俭等话题,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优良作风,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初读谢老的家书,着实为谢老在书信中流露的对妻子的惦念所动容。“四十一年前的秋天,我和你结婚了,那天,不记得谁在房里唱“送子”,我的外公拉我进去,说是什么“大事”。现在我俩的孙男女都已十多岁了,你看时间过得多么快!”书中这一段虽是平常不过的感叹时光逝去,但是我却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位老革命同志在铮铮铁骨下的柔情,四十一年如一日对发妻的尊重与爱护。

谢老书信中对于子女的谆谆教诲,更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提倡。谢老对于子女的期待,既非飞黄腾达,也不是声名显赫,而是“有用”二字。去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之人。联系到前不久习总书记提倡注重“家风”,仿佛耳边响起谢老的教诲。

家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诸葛亮临终前留下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再到老革命同志董必武等人对子孙后代的严格约束,无一不体现着“人遗子孙以钱财,我遗子孙以清白”这句话。

纵观当今社会,许多家庭的孩子,特别是那些官二代、富二代备受瞩目,家庭教育好的,表现得低调、谦逊、上进和理性。他们懂得避免特权意识和特殊享受,用努力来证明自己,正缘于有着正派良好的家教、家风,而与之相反的则是如?李刚、李天一们?,把权钱交易当儿戏的官二代、富二代,可以预见,就是得到有权势父母的宠溺和纵容。

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是涵育国风、民风、官风的基本单位,国风的形成必然依赖于家风的建设。因此,在当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齐头并进的新形势下,学习像谢老这样的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家风教育很有必要。这对于我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建设文明、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深刻的价值。

《老兵,回家》观后感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千千万万的革命老兵前仆后继的浴血奋战。今年是抗战胜利72周年,我们应时刻牢记革命先烈为大好河山作出的牺牲。

在大约两个月前,纪录片《老兵回家》的创作原型人物——98岁的抗战老兵黄刚在长沙安华山庄逝世。黄刚原是广西南宁的一位湖南籍抗日老兵。2013年,关爱老兵志愿者、湖湘文化与抗日战争研究

中心副主任李宣钊联络深圳龙越基金会和湖南广西两省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把黄刚老人从广西接回湖南长沙,让一位离家70多年的抗日老兵落叶归根,圆了他的回家梦,此事受到众多媒体关注。湖南金鹰纪实频道全程跟拍报道了老兵回家过程。

该片获2013年全国优秀纪录片,并在央视播放。在2014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举办的第二届国产优秀纪录片颁奖典礼上,黄刚作为唯一一位国民党抗战老兵嘉宾,第一次与共产党解放军老将军同台颁奖,是一个里程碑。

黄刚是长沙县福临镇孙家桥人,16岁参加国军,后在重庆加入中央宪兵第三团,参加了长沙会战。1944年日军攻入长沙城后,黄刚随部队撤入广西,后来加入广西民团,在荔浦、阳朔、永福一带与日军打游击战。解放后,黄刚到南宁市一个街道机械厂工作直到退休。黄刚一生坎坷,老来独居。落叶归根回到故乡后,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优待,黄刚倍感温暖。

这个时代虽然已经没有了战火纷飞,但是从抗战英雄那里接过的“珍爱和平、铭记历史”却足以支撑我们中华民族继续前行。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青年学生要学习老兵身上不怕吃苦的精神,刻苦钻研学术知识;从全社会来说,更需要学习老兵精神,进行创新驱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与此同时,老兵精神在我们的党章中,也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正如党章对中国共产党人的要求:应当坚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应当将老兵精神视为精神财富。像老兵们一样,永葆忠诚于使命,从不犹豫,满怀信心,从继续战斗直到继续建设,直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