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豪一个最会说情话的男子 盘点民国四大情书

2017-08-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朱生豪,著名翻译家.原名朱文森,又名文生,学名森豪,笔名朱朱.朱生等,浙江嘉兴人.曾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和英语系.1933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参加<英汉四用辞典>的编纂工作,并创作诗歌.写有诗集多种,均毁于战火.同时还在报刊上发表散文.小品文.一个世上最会说情话的男子,他用一根笔翻译了180万字的<莎士比亚全集>,给他的爱人,宋清如写了540多封情书.这位被朋友笑谑为"没有情欲"的木讷书生,写起情书来实在是情书中的极品.宋清如是朱生豪

朱生豪,著名翻译家。原名朱文森,又名文生,学名森豪,笔名朱朱、朱生等,浙江嘉兴人。曾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和英语系。1933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参加《英汉四用辞典》的编纂工作,并创作诗歌。写有诗集多种,均毁于战火。同时还在报刊上发表散文、小品文。

一个世上最会说情话的男子,他用一根笔翻译了180万字的《莎士比亚全集》,给他的爱人,宋清如写了540多封情书。这位被朋友笑谑为“没有情欲”的木讷书生,写起情书来实在是情书中的极品。宋清如是朱生豪在之江大学的校友。1933年朱生豪毕业后,同宋清如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通信和异地恋。两人的相会于诗,情书里处处是诗的影踪。每一封情书的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朱生豪对宋清如的绵绵爱意。

这段文字在央视的《朗读者》被鲜花谷夫妇所朗读,才让人勾忆这个最会说情话的男子。自古鸳鸯双栖蝶双飞,而朱生豪与宋清如十年苦恋,最后只做了两年多夫妻。朱生豪三译莎士比亚,仅差五个多剧本未译完,32岁便抱恨辞世,与宋清如留下一子,便是《诗侣莎魂》一书的作者朱尚刚。

附上一封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情书:

阿姐:

不许你再叫我朱先生,否则我要从字典上查出世界上最肉麻的称呼来称呼你。特此警告。

你的来信如同续命汤一样,今天我算是活过来了,但明天我又要死去四分之一,后天又将成为半死半活的状态,再后天死去四分之三,在后天死去八分之七……等等,直至你再来信,如果你一直不来信,我也不会完全死完,第六天死去十六分之十五,第七天死去三十二分之三十一,第八天死去六十四分之六十三,如是等等,我的算学好不好?

朱湘(1904-1933.12.5)字子沅,原籍安徽太湖,生于湖南沅陵,父母早逝,从小结下与倪君的娃娃亲。192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夏天》 。1926年自办刊物《新文》 ,只刊载自己创作的诗文及翻译的诗歌,自己发行。因经济桔据,只发行了两期。1927年第二本诗集《草莽》出版。1927年9月至1929年9月,留学美国,回国后,他生活动荡,为谋职业到处奔走,家庭矛盾也日渐激化。其间曾任教于国立安徽大学(现安徽师范大学)外文系,但又与校方不和。1933年12月5日,他从上海到南京的客轮上,纵身跃入清波,自杀身死。

对于霓君这桩娃娃亲,期初的朱湘是十分拒绝的,甚至他的哥哥把霓君带到清华去找他,霓君也表达了对他的爱慕之意,但朱湘却十分反对,最后不了了之。后来两人又在上海见面,当时的霓君家道沦落,在一家纱厂的洗衣房工作,朱湘对此感到十分愧疚,但无奈自己也没办法帮助倪君。后来朱湘在创作上取得名气,经济水平提高了,他想起了霓君。于是他便第二次到纱厂去,正巧倪君生病,发高烧,看到眼前这个孤苦伶仃的女子。朱湘心生怜悯,愧意和一丝爱意。朱湘决定接受刘霓君,两人正式成婚,婚后朱湘还给她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刘霓君,她原名叫刘彩云,婚后的他们过着平稳的日子,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朱湘在留学的这段时间,一直思念着家中的妻儿,于是他们有了许多的书信,后来朱湘生前好友罗念生把这九十四封书信整理了出来,这才有我们现在看到的《海外寄霓君》。

徐志摩,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

眉,即陆小曼(1900—1965),又称龙儿,徐志摩后来的夫人。她擅长琴棋书画,会唱京剧,通晓英语、法语,二十年代初在北京社交界颇有名气,1924年在新月社俱乐部活动中与徐志摩相识,未久两人即陷入热恋。《爱眉小札》基本上是他们恋爱过程的情感记录。他们后于1926年10月3日在北京结婚。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两地书》是鲁迅与许广平的通讯书信,该书分为三集,第一部分是在北京女师大的事,里面没有儿女私情,第二部分是厦门与广州间的通信,生活琐事居多,关爱之情已溢于言表,第三部分是北京上海间的通信,也是生活琐事居多,关心之情溢于言表。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其实《两地书》不只是鲁迅与许广平在上海十年生活的写照,也是他们共同生活几十年的生活、爱情的见证。

沈从文,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其祖父沈宏富是汉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因此,沈从文的民族应是汉族,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

对兆和一见钟情,沈从文便开始给她写情书,一封接一封,延绵不绝地表达着心中的倾慕。可惜流水有意落花无情,张兆和却很冷淡,他的信,她几乎一封也没回过。他至死都深爱着张兆和,为她的第一封信哭得又伤心又快乐,为她的一个笑容、一句赞赏“欢喜得要飞到半空中”,为她的一次生气、一个抱怨而陷入无穷的苦恼里,甚至想去轻生。

他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终于,他还是回到了故乡,归葬在了湘西灵秀的山水里。他坟地的对面是一片悬崖,崖上蓬勃生长着大丛的虎耳草,《边城》里的翠翠,只有在梦中才能摘到。他爱过的“那个正当年的人”,便似那悬崖上的虎耳草,这一生他没有摘到,于是,他将生生世世守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