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逸有声 清史泰斗戴逸:“康乾盛世”远超汉唐略有不足

2017-08-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在经济方面,这个时期生产力高度发展.封建社会里工业薄弱,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主要是以农业来计算的.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是否繁荣的标准是农业

    在经济方面,这个时期生产力高度发展。封建社会里工业薄弱,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主要是以农业来计算的。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是否繁荣的标准是农业上能生产多少粮食。从农业生产来看,中国在康雍乾时期已经是一个非常兴旺发达的国家。

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已经达到三亿。道光年间发展为四亿,这以后人口没有大幅度地增长。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我们还一直说四万万同胞。养活三亿人口就相应地要有那么多粮食。

能够生产养活三亿多人口的国家,它的经济力量也是非常大的。《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盛世时期的人口,最多时不过五千万。唐朝开元盛世也只有八千万左右的人口。这样,康雍乾盛世的经济力量就远远超过了汉、唐的盛世,而且两者的差距还很大。

不仅在通过对中国历史的纵向比较能够看出康雍乾盛世的经济成就,而且与当时世界其他各个国家横向比较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当时全世界人口约为九亿,除了中国有三亿人口之外,其余六亿人口散布在几十个国家里。

英国、法国都只有一、两千万人,整个欧洲人口加在一起没有中国人口多。印度稍微多一些,但是也只有一亿四千万多人口。中国养活了占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所以在世界上,中国的生产力也是很高的。

就工业生产来讲,美国学者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指出,十八世纪中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的百分之三十二,全欧洲也才百分之二十三。乾隆时候,中国手工业生产水平也是最高的。总之,不论从纵向还是从横向来看,康雍乾盛世都是一个非常繁荣发展的时代,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除了经济方面的成就非常了不起之外,康雍乾盛世还有一个极为突出的成就,即统一全国。清军入关到康熙前期,中国还是四分五裂的。长江以北是清政府统治着,长江以南最初是南明政权,后来又有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等人的三藩之乱。

他们几乎占领了半个中国,长江以北打到了甘肃、四川。台湾是郑成功的后人统治着。北中国有强大的蒙古,其中又分为漠北蒙古、漠南蒙古、西蒙古。西蒙古势力最大,以伊犁为根据地,占有蒙古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北部新疆。

南部新疆的唯吾尔族也在它的控制之下。准噶儿噶尔丹的势力十分强盛,一直威胁着国家统一。西藏和准噶尔关系也很密切。因为宗教的关系,准噶尔几十万人全民皆兵。

俄国占领黑龙江,建立了许多据点。清朝相继制服各种势力,控制了边疆地区。其中平准噶尔,是清朝康熙到乾隆的重要军事斗争。从噶尔丹到策妄、阿睦尔撒纳等准噶尔的几代领头人,都搞分裂。乾隆年间收复准噶尔,才统一全国。

这一系列事情都发生在康雍乾时期。康熙、雍正、乾隆等为了统一中国,在青海、西藏、新疆、蒙古进行七八十年的斗争,最终使中国保持统一,才形成56个民族的大家庭。如果没有康雍乾盛世期间的统一大业,中国就没有现在的版图,更就谈不上现在的统一;而且那时候不统一,中国将是一盘散沙,在近现代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后势必分崩离析。

后来列强入侵,中国各族人民都起来反抗侵略,西藏反对英国,东北反对日本,云南、广西反对法国。应该说是康雍乾盛世奠定了这一根基。其统一功绩非常伟大,对中华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记:刚才您多次提到,康雍乾盛世远超汉唐,是中国历史上发展最兴旺繁荣的盛世。能不能请您详细谈谈康雍乾盛世超越汉、唐盛世之处?

    戴:与汉、唐盛世相比较,康雍乾盛世有着自身特点。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清朝盛世比汉、唐要兴盛,发展的程度更高。前面已经说过,汉朝盛世只有五千万人口;唐朝盛世时期,根据有的专家估算,在唐玄宗天宝年间是人口的高峰,达到八千万。

康雍乾盛世则有三亿人口。这说明康雍乾盛世的经济发展尤其农业发展远非汉、唐盛世所能比拟。此外,原来的游牧地区在清朝变成半农牧地区,这是汉、唐没有的。

在制度上,康雍乾盛世的制度创新意义重大。政治制度的改革作用明显。这是封建专制发展得最完善的时期。雍正年间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母后、外戚、宦官、藩镇的专权在清朝康雍乾时期都没有。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清朝才是真正地巩固了疆域。

清朝在中央设立理藩院管理民族事务,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行政机构又不一样,实行的是一国多制。比如在西藏设驻藏大臣,在新疆、东北设将军制,在西南地区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在蒙古设盟旗制,在唯吾尔族地区设伯克制。

这都是因地制宜,不把内地的一套全部用到少数民族地区。它们的形式与内容都不一样,但目的都是集中权力,使得中央政府便于管理。汉、唐在西域设置是军事机构都护府,而不是类似清朝的行政机构。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康雍乾盛世里,原来的阴暗东西也越来越重。统一之后,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有的地区先进,有的地区非常落后;落后地区多,先进地方少。先进地区难以把落后地区带动。

这对中国的发展而言就是非常大的负担。经济发展不平衡,利益不同,思想观念更不同。这就需要强大的中央集权统一管理。而加强中央权力,实际上就加强了皇帝的个人的权力,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

在对外贸易上采取闭关政策,也是害怕老百姓和外国人接触而导致思想领域里对政治统治基础的冲击。这些都是统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在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又是唯一的办法。这与美国、俄国,与欧洲的那些小国家都很不相同。

    记:这就是说,在康雍乾盛世的繁荣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危机,它们对封建社会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戴:是的。康雍乾盛世虽然成就卓著,但是其中也潜伏着对中国发展很不利的因素。可以说,盛世的阴影很多,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闭关锁国。这是明朝开始发展起来的,到了清朝更为严重。清朝政府,自认为是天朝大国,别的都是一些蛮夷小邦,不与外国有经济、贸易的往来。这一方面对经济损害很大,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前进,限制贸易,无疑也就阻碍了经济的前进;另一方面对中国人民的思想也是束缚,看不到外面的情况,视野受到限制。

由此,眼光就狭隘,看不到世界之大、事物的复杂性以及历史发展的迅速。比如,清朝政府有严格规定,严禁随意出海;如果出海,船只大小有限制,铁器不能带,粮食不能带多;到了国外限定必须两年回来,否则回国之后将被没收财产、充军戍边。

    乾隆时期,英国国王派马戛尔尼出使中国,希望与中国通商。虽然其中有侵略性的要求,但是也有合理的要求。如果我国与之谈判,对不合理的要求予以拒绝,对于合理要求予以考虑,用和平的方式与之交往、接触,就能对英国、世界的情况有所了解,起码能逐渐改变天朝大国的变态心理。

这对于当时人们了解世界,对于中国以后追赶世界就会产生非常积极的意义。乾隆皇帝看不到这一点,仅仅因为对方不给自己磕头这一礼节问题而把人赶走,就把谈判的大门关上了,也使中国失去了了解世界的一次大好机遇,非常可惜。

等到列强打到家里来之后,再开始去了解世界为时已晚。从乾隆年间到鸦片战争仅仅相隔五十年,中国与世界的力量对比完全改变。甲午战争前夕,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的百分之六,而全欧洲占百分之六十二,中国一下子远远地被落到后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