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校长万玮老婆 转《营造培养人才的土壤——专访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校长万玮》

2017-1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代教育周刊(以下简称周刊):您以前任教期间曾经出版了<班主任兵法>系列,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您现在怎么看待这件事? 万玮:<班主任兵法

当代教育周刊(以下简称周刊):您以前任教期间曾经出版了《班主任兵法》系列,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您现在怎么看待这件事? 

万玮:《班主任兵法》最早发表于网络。2002年,互联网刚兴起,我作为班主任在一些网络教育论坛上发表些感想,写的是班主任与学生间发生的教育故事,没想到流传颇广。现在讲究师生平等,班主任管理班级,不能靠教师的威权,要靠智慧。

这本书流传广一方面是因为可读性强,许多青年教师坚持读完的第一本教育类书籍就是《班主任兵法》,并从此对班主任工作产生兴趣,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有争议,争议点在于“术”与“道”的问题。《班主任兵法》讲的多是“术”,怎样与学生沟通和管理教育他们,过程中会涉及一些谋略,难免和《孙子兵法》之类联系起来。

质疑的声音主要在于,兵法是用来对付敌人的,用在学生身上不妥,怎能把学生当做“敌人”呢?其实读了这本书就会知道,如果说一定要有一个对手,这个对手应该是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自己内心的弱点,将困难、内心的软弱与无助当做对手去战而胜之,才是这本书要传递的主要价值。

当然,现在回过头去看,当年的想法的确有很多不成熟之处,主要是过于强调“术”而忽视了“道”。

当年做班主任时比较急功近利,想尽早解决问题,随着年岁增长,人变得更加宽容。长远来看,很多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那时候许多做法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

周刊:那您现在对于如何当好班主任有什么新的看法吗?

万玮:现在我已经不太谈《班主任兵法》了。在西方教育体系中,“班主任”这个词并不存在,他们没有“班主任”这个概念。学生上课采取走班制形式,每个学生的课表都不同。西方小学阶段有教师包班制,与班主任也不太一样,一个老师上大部分的科目,他们更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成长,一个老师教所有学科以后,对每个孩子都了如指掌。

所以现在国内有些地方在引进“全课程”的概念,主要在小学阶段,“全课程”的理念就是将重点从学校管理和学科教学转移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指导。

好的学校建设要适合学生的成长。平和学校引进国际课程,实际上在探索一条中西融合的教育之路。目前在上海,国际课程成为一种潮流,主要因为家长的需求。中国传统文化就比较重视教育,整个社会的需求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加之全球化及互联网的发展,家长有途径给孩子找到他们认为的最好的教育,所以现在出国的学生比较多,这也反映出中国目前基础教育的不足。

周刊:平和双语学校的教育方式和课程设置是怎样的?

万玮:平和虽然走国际化路线,但仍以中为主,中国传统课程占了70%。教育很重要的功能是文化传承,我们现在讲中国梦,讲民族崛起,需要民族精神的支撑,这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国际化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平和的目标是探索出一条中国的基础学校现代化之路,将西方教育好的东西拿过来,与中国基础教育相融合,将根扎深。

平和的小学、初中执行国家课程,高中部全部引进国际课程,我们有两个国际课程,IB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国际预科证书课程)和CTC课程(Canadian Trillium College加拿大加安国际学院)。

平和开设IB课程已经11年了,是上海最早面向本土学生招生的一所学校。IB课程的毕业生超过80%被美国前五十的学校录取。另外还有一个面向一至九年级华裔孩子的国际部,他们父母都比较崇尚中华文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全西式的教育环境下长大,也不希望孩子在传统的公办学校接受传统的中式教育,最好有一种中西融合的教育,我们国际部针对这样的孩子设计校本课程。

语文、数学跟国内同步,英语和人文科学引进西方的教材和师资,这些课程很受家长和学生欢迎。

平和的教育管理中,不允许老师占用其余科目的课时,必须在自己的课时内把任务完成,剩下的时间交给学生。上选修课和参加课外活动是学生的自由,这些课程的价值不一定比语数外课程的价值小,所以学校选修课很多。高中部现在完全是国际课程,建立导师制,一个导师带十个学生左右。要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选择权,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闲暇和选择。

周刊:平和学校通过这样的方式想培养出怎样的学生?

万玮:在中西教学融合过程中,我们通过不断探索有了些初步认识。作为今后的培养方向,我们的学生要有五个特色。

第一是学术能力。并不是国际化了就可以忽视成绩,在任何地方,基本的学术能力都是需要的。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有时更多强调应试能力,而我们的学生高中毕业都要写一篇毕业论文,对于论文的要求不低于本科毕业论文。教育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工具、技能,将来能够适应社会生存的基本需要。

第二是兴趣特长。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特长,学校要创造平台,培育土壤。对于有特长的学生我们给予支持,如之前报道过的有马术特长的学生石天洋,我们非常支持她去追寻梦想,给她提供了很多便利,如果她因为参赛影响课程或考试,我们会尽量去协调,回来之后老师会帮她补课,甚至单独给她出一张试卷。

学校还有个初二学生是赛车选手,学校同意他休学两年去欧洲和舒马赫的儿子一起训练,现在的水平已经是他这个年龄段的世界前十,这样的学生我们会单独给他设计课程。

第三是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文化传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非常强调传统文化。教育根植于文化,中国文化本身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只是在一段时间内我们把自己封闭起来了,只要有开放的心态,吸收好的教育,去积极融合,未来中国的教育一定能吸引全世界的人来中国留学,这是我们的目标。

第四是视野和境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要考虑的事,今天培养的下一代,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时,能不能成为同龄人中的领袖,在全球舞台上表演,与全世界的年轻人合作与竞争。境界就是人的格局,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公益。视野和境界不是只关注自己,更多的是关注他人,关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我们的青年要有这样的胸怀。

第五是挑战的勇气。挑战自然,挑战自我。平和学生的体育达标项目有铁人三项,为了让学生承担更多的责任,需要很强的意志力。学校还支持类似九年级学生环崇明岛骑行这样的活动,挑战自然的过程就是挑战自我的过程。我们做很多事情会遇到各种阻碍,学会克服困难,培养强大的内心。

我觉得培养创新人才的土壤,第一是闲暇,第二是兴趣。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过程,怎样认识自我、发现自我?需要充分的经历,充分的体验。为什么说社团活动好,因为学生有很多机会可以自主决定做一些事,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培养领导力,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真正体验了之后才会发现这件事情与自己想像的不一样,就会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兴趣并且愿意坚持去做。所以我们要给学生闲暇,要让他们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让他们学会自己去做选择,去体验,哪怕经历失败,也比简单说教更有效果。学校要创设学生成长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