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凯平幸福的科学 “幸福城市”建设将助力中国发展 访心理学家彭凯平

2017-11-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新华网美国费城7月25日电(记者阳建)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会出现许多城市问题.目前中国很多城市在进行以提升人民主观幸福感为目标的"幸福城市"建设,将可助力中国

新华网美国费城7月25日电(记者阳建)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会出现许多城市问题。目前中国很多城市在进行以提升人民主观幸福感为目标的“幸福城市”建设,将可助力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著名心理学家、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25日在专访中告诉记者。

彭凯平说,在上个世纪和更早时候,城市是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摇篮。不过,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遭遇了诸如竞争力下降、经济活力不足、人民幸福指数不高等等问题。在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大部分中产阶层已迁离城市中心,搬到郊区居住。

目前中国城市在快速发展,同样问题可能二三十年后发生,但在一些大城市业已出现,比如交通堵塞严重、高房价、和高社会竞争压力。总之,单纯的经济发展本身并不能保证人民幸福感的增强,城市未来发展需要更多考虑如何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对此,他说,中国已有100多个城市提出了“幸福城市”建设目标,这对可持续发展有很大推动作用,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彭凯平解释说,“幸福城市”建设是建立在“幸福科学”基础上的实践。“幸福科学”是积极心理学的别称。这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新思潮,它关注人类潜能和优势的全面释放和发展,指导人们通过发挥自信、爱和美德等积极因素,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

也执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终身教授教鞭的彭凯平正在美国费城参加第二届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他也是大会主办者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创立于2007年)的执行理事。彭凯平介绍说,本届大会邀请中国江苏省的江阴介绍经验;江阴在中国最早提出“幸福城市”建设目标,取得了成效。这是对中国城市建设的肯定,在国际上有借鉴意义。

说到中国如何推进“幸福城市”建设,彭凯平说,“幸福城市”建设工程充满挑战,需要实践精神,更需要科学的指导和国际视野。

他建议,首先,加强“幸福科学”理论指导。“幸福科学”建立于城市发展基本规律、人类心理变化等基础之上,对城市发展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指标体系。

其次,借鉴他国经验教训,同时保持中国特色。

第三,态度严谨务实。“幸福城市”建设的立足点是以人为本,以人民的主观幸福感为主要目标。这是一个长期的追求,不能当成政绩工程办,也不能变成政府的单独行为。他说:“人民的幸福感需要大家一起创造,人民需要参与进来。”

本届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23日开幕,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专家、学者和实践应用人士与会,在4天会议期间交流、探索和规划提高全球各地人民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和实践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