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诗词 屈大均《鲁连台》诗词鉴赏

2017-09-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屈大均(1630-1696),广东番禺人,他出生于明清鼎革之际,一生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抗清斗争,清兵攻陷广州时,他参与师傅陈邦彦的反清斗争,失败后削发为僧,后还

屈大均(1630-1696),广东番禺人,他出生于明清鼎革之际,一生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抗清斗争,清兵攻陷广州时,他参与师傅陈邦彦的反清斗争,失败后削发为僧,后还俗,晚年隐居著书立说,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诗人、学者。他以诗名世,被称为明末清初诗坛“岭南三大家”之首。

明清易代之际,政治风云激荡,知识分子生活遭际亦十分复杂,他们思想观念的变革也是空前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对现实生活不能不予以反映。屈大均诗歌题材与内容的丰富与更新,是其首要的特点。

屈大均诗歌最具时代精神的部分,是抒发民族情感与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品,它是屈大均诗作的“主旋律”。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屈大均二十八岁,削发为僧已七年。这是清廷已经统治全国大部分疆域,但南明政权依然存在,抗清斗争仍然在一些地方激烈的进行着;为结交各地英杰,努力奋斗,救国救民,大均这些年一直奔走四方。他离开广东北游;第二年春大均到达北京,复转至山东。行经山东荏平县,登鲁连台遗址,勾起了他深沉的感慨。

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善于计谋划策,常周游列国,排难解纷。终身不愿为官,晚年逃隐于海上。

在屈大均的心目中,鲁仲连作为一位布衣之士,能够排解大难,建立奇功,保持国家的尊严,成为反清复明志士们所企慕的典范。屈大均在登鲁连台时,深有所感,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