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书记张二江的简历:张二江与107女的风流史(组图)

2017-05-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从学生会主席到省直机关的年轻副处长,张二江有无特殊背景不得而知,但知情人认为对张来说这应该是水到渠成的,张“脑瓜灵,办事干练”,又是名牌大学毕业并担任过学生会主

从学生会主席到省直机关的年轻副处长,张二江有无特殊背景不得而知,但知情人认为对张来说这应该是水到渠成的,张“脑瓜灵,办事干练”,又是名牌大学毕业并担任过学生会主席及全国学联委员,在当时看来是一个优秀人才,可能被省里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对象。

省直机关的工作对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张二江很清楚这一点,他的出路仍然在“下面”:到基层担任实职,主政一方,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后再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1988年,张的机会终于来了,湖北省决定从省直机关中下派一批干部到基层出任党政领导,这次下派不同于一般短期的挂职锻炼,而是要扎根基层,连户口都要迁过去。

张二江报了名,并得到省委组织部批准,到边远的鄂西北县级市丹江口出任代理市长,不久后在市人代会上顺理成章地当选为市长。

丹江口市以道教名山武当山及丹江口水库闻名,同时也以贫困闻名。

但这对张二江来说,这也许正是一种机遇。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果然很好地利用了这个机遇。如果能使一个贫困县脱贫,这便是最大的一单政绩,足以奠定一个官员升迁的坚实基础。

1997年,北京一家知名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张二江:十年鏖战丹江口》的报告文学,在这篇洋洋一万多字的长文的开头,引用了一首出处不详的“民谣”:“丹江口来了个张二江,家家户户满粮仓。

就是碰上了鸡猴年,也能吃上个肚儿圆。”作者显然想把张二江描绘成丹江口人的衣食父母。

张二江是1988年初到丹江口担任市长的。

据《十堰统计年鉴》记录,丹江口198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0338亿元,仅比他上任前的1987年的4.2666亿元增加了7000多万元,这个较为平稳的数字一直持续到1992年,为8.2284亿元。

1993年,这个市的GDP猛然窜到16.1161亿元,比上年增加了近8个亿!

此后,更是连年翻筋斗,1995年的GDP达到了38.5502亿元,财政收入1.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2%、70.4%,丹江口宣布“全面脱贫”。1996年,张二江被提任十堰市市委常委、丹江口市市委书记。

此后丹江口的统计数字继续年年上升,1998年,丹江口市年报GDP82.6亿元,财政收入2.85亿元,农民年人均收入2545元,获湖北省“十强”县市称号。

1999年底,数家媒体(包括本报在内)聚焦丹江口,揭穿了当地骇人听闻的统计数字造假黑幕。

湖北省为此进行了一场统计数字“挤水”运动,丹江口一地在此次运动中挤“水”总量占全省的5%。2001年,有关方面作出权威统计,丹江口市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比1998年缩水近50%和40%,仅相当于1995年水平。丹江口在获“十强县市”称号两年之后,又申请重新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市。

而此时,从“数字政绩”中获益最大的张二江已经调省直管市天门市任市委书记。

时至今日,张二江数字造假、数字升官的丑闻已大白于天下,但记者到丹江口采访时,丹江口市工业局一位干部谈到此事时轻描淡写地说:“丹江口前几年工作做也做了一些,吹也吹了一些,浮夸风各地都有,只不过把丹江口做了一个典型,有的地方可能比丹江口更厉害。

”而丹江口市统计局办公室一位人士则说,虚报有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如果当年上面不搞一些不必要的评比,下面也就没有必要弄虚作假。这显然不是个别干部的看法。张二江的继任者张达华,就在全市统计工作大会上说:“现在弄虚作假的各地都有,我们丹江口的问题,好比几个人横穿马路,有交警值班,其中有一个人被抓住了。”

类似的说法是记者在丹江口采访,尤其是在政府机关干部中采访时听到最多的。

很多外人以为惊世骇俗的东西,他们却习以为常。作为官场内部人士,对自己的事务,他们似乎有一种独特的价值逻辑和行为规则。而对张二江的评价和张二江本人的行为,也经常处于这样的一种悖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