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相济 英华内敛——记书画家武微波

2017-12-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书画家 武微波 徒步写生 素描 中国人 书法刚柔相济 英华内敛--记书画家武微波刚柔相济 英华内敛--记书画家武微波绘画武微波飞龙武微波以创作图腾书法"中国人"

书画家 武微波 徒步写生 素描 中国人 书法

刚柔相济 英华内敛——记书画家武微波

刚柔相济 英华内敛——记书画家武微波

绘画

武微波

飞龙武微波

以创作图腾书法“中国人”知名的武微波,近年来创作不辍。他少年时赴黄海之滨写生,眼见大海扬波,有感于心,遂将学名“维波”改为“微波”。他本姓“武”,意在“止戈”,而飞扬蹈厉之态自在其中;名“微波”,看似波澜不兴,然英华内敛之意不言自明。

武微波5岁学书,7岁学画,在书画这条路上可谓早慧;不过,更令邻里惊讶的是,这个看来诚朴木讷的孩子14岁就开始了孤身远足写生的壮举。早年浪迹江湖、“处处无家处处家”的生活阅历,让武微波得了个半是感喟半是自嘲的别号——“江北浪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武微波结束徒步写生,在此期间创作了风情“油画”1500余幅,所用素描纸常是信手拈来,包括包装纸、香烟壳纸、旧年画纸等,各色纸品,粲然齐备,令人啼笑皆非。武微波表示,自己当年的素描作品在家乡还有保留,累积下来竟然重达1000公斤,不难看出他当年学艺的勤奋和艰辛。

武微波喜欢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在切身的体验和心灵的对话中感悟人生哲理。拜会高人、博览群书、探索作画和做人之道是武微波的一大乐趣,而将山程水驿间的迁想偶得形诸水墨丹青,用色彩、线条剖析人生,并奉献给喜爱他艺术的人们,也是武微波乐而不疲的人生体验。

武微波18岁接触曹雪芹的《石头记》,从此耽溺“红楼”;仿佛感受到冥冥之中的召唤,他如痴似醉地书写曹雪芹、高鹗的原著123万字,各种评本125万字,历时13年,写就的“红楼长卷”展开可达4.6公里。

改革开放初期,武微波开始创作大型油画《中国人》,这是又一个激荡他心灵的题材。武微波1978年开始创作,其后8年间数易其稿:无论是最初设想的历代帝王群像还是改弦更张后的百姓众生相,都没有达到他的期望,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同。没有共鸣的作品,技法再精湛,形式再精致,武微波认为都不是成功之作。

1986年前后,武微波路经井冈山,偶然看到一幅毛泽东双手叉腰的照片,这让他灵感迸发:把毛泽东的形象与汉字“中”字熔铸在一起。接着武微波遍访医科名家,探讨人体结构,强化人体骨骼、肌肉的透视感,并赋予哲学的象征意义。

专家点评指出,武微波作品的点、横、撇、捺中,潜藏着图案意象的符号,像人像鸟,像龙像马,似像非像中流溢着欲说还休的情感。他为水墨营造出新的视觉空间,透过“点”的波涛,“横”的渊源,“撇”的浪潮迭起,“捺”的风丝声声,整幅作品流动着“点横”嘈嘈如急语,“撇捺”切切如私语的韵律,传达出“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给人以澄怀凝虑的精神栖所。

武微波的创作,将哲思形诸物理,使得冷峻的理性呈现出人和宇宙万物的自然律动,削弱了文字等语言工具在交流过程中固有的隔膜感,幽深的精神天国迅即进入人类可观可感、可形可触的层面。

武微波的书法作品,点画厚重而不失精巧,结体严谨而透出灵气,行气贯通而轻重有致,既不剑拔弩张,也无草率之笔,时时显现出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用苏东坡所言“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来概括其作品是最恰当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