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澂日记 用破一生心——记清朝爱国大臣吴大澂(上篇)

2018-01-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历史不应忘记,珲春人更不应忘记——清朝爱国大臣吴大澂.在1880年至1886年七年间,受命于危难之中,他两度供职吉林,四次光顾珲春.他亲勘边

历史不应忘记,珲春人更不应忘记——清朝爱国大臣吴大澂。在1880年至1886年七年间,受命于危难之中,他两度供职吉林,四次光顾珲春。他亲勘边境,细研资料,尽职尽责,身体力行,与列强据理力争,以"一寸土地尽寸心"的报国情怀,收回了黑顶子,确立了中俄边界界碑,将"土"字牌立于现址,争回图们江出海权。他的功绩遗泽子孙后代,他的名字将永远刻在这片土地上。

——作者语

一、引言

吴大澂字止敬,号恒轩。晚年又号愙斋。1835年出生在江苏吴县。他从小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吴,自幼喜好读书,经通古文诗画,精于篆刻,是清代学者、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书画家、散文学家,诗人。著有集录铜器铭文拓本的《愙斋集古录》,收录、考订古器物文字资料《说文古籀补》,以及《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古玉图考》等。他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不但在学术上颇有建树,而且时刻关心国家生死存亡,十七岁就"愤然有经世之志"。

然而与慈禧同年出生的吴大澂,注定命运多舛。这个时候,英国人的舰炮早已轰开了大清朝的大门。处于19世纪中叶的西欧一些国家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传统经济在这一时期正在被重构,他们几乎是同时,把贪婪的目光投向了闭关锁国大清政府。

封建王朝的末世苍茫,大体上相似,但晚清又有其独特性。其他王朝所遇到的威胁,或来自内陆边疆,或遭遇民变突起,或祸起萧墙之内,而晚清之世,却是海外列强饿虎捕食一般,蜂拥而上。外边面临着瓜分惨剧,内囊里又溃烂得一塌糊涂。李鸿章就曾这样比喻当时的大清,"不过勉强涂之,虚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

这个时候的大清国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二、临危受命赴吉林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吉林东部边疆处于危机关头。俄国攫取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两大片领土后,向这个地区大量移民、派驻军队。乌苏里江地区与吉林省东部相接,可直达东北腹地。沙俄政府驻军和移民,主要部分集中在这一地区。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在同治十年(1871),沙俄乘中亚浩罕国军官阿古柏侵占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并向东亚进犯之际,出兵侵占了伊犁地区。清政府与之多次交涉,沙俄拒不撤兵。光绪元年,清政府任命陕甘总督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三年左宗棠进军新疆,当年十二月击平阿古柏,收复了除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国土,粉碎了俄、英通过支持和利用阿古柏变南疆为其殖民地的阴谋。这时,清政府任命崇厚为出使俄国头等钦差大臣,赴沙俄京城谈判收复伊犁事宜。

中俄谈判从五年正月上旬开始,历时近9个月。崇厚在沙俄胁迫下,未经清政府允许,擅自与沙俄在黑海之滨的里瓦吉亚签订了《交收伊犁条约》,把左宗棠三年鏖战取得的胜利成果又拱手让给了沙俄。

(这显然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朝野纷纷反对。在全国舆论压力下,清廷不予批准。将崇厚革职治罪。又改派驻英公使曾纪(曾国藩长子)赴俄修订崇约;同时命令左宗棠统筹部署新疆南北两路边防事宜,以备谈判破裂后,武力收复伊犁。清廷强硬的态度惹怒了沙俄,恼羞成怒的沙俄立即向乌苏里地区增派军队,将海参葳正式升级为城市,改由特派总督管辖,将新式大炮安装在海岸各炮台。中俄关系全面紧张。

1880年3月,清廷发布谕旨:"赏吴大澂三品卿衔,饬赴吉林随同铭安帮办一切事宜。"

吴大澂5月15日 出京,轻车简从,行船驾马,赶赴吉林,开始了他辉煌壮烈的军旅政治生涯。这一年吴大澂45岁。

             二、科学决断兴办军火

东北是满族的发祥地,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清王朝入关后,东北又成为"封禁之地"。因此,东北地区成为"文化愚昧,科学落后"的代名词,统治制度、土地占有形式独具特点。

来到吉林任职的吴大澂深深感到吉林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也深受军队所用"洋枪洋炮"弹药严重缺乏之苦。吴大澂上书朝廷阐述运输弹药的艰难和建立机器局的必要性。"不独本省练军可源源接济,黑龙江各军也可兼顾资用"。朝廷被吴的奏请所动,不久奏章即被获准。

数九寒天,交通不便。吴精心部署,竭尽全力运输设备。首先需运到天津,经营口码头,再用特制的四轮大马车趁地冻冰结时运到吉林。山路崎岖,路途艰难,险象环生,骇闻不绝。

设备运到后,吴大澂又四处招募人才,可谓费尽心机。

1883年10月,"吉林机器局"五个醒目大字悬挂在松花江北岸南门楼上。

"十万军声摧瀑布,几重山色展云屏"。随着铁炉火焰升空,浓烟袅袅,车刀飞转,机器轰鸣,吴大澂一手建立的吉林机器局已经烘铜化铁,铸枪制药了。

从此,吉林边防军告别大马长矛的冷兵器时代,进入现代化的武器装备阶段。据1892年的《吉林机器局六月制造军人之数目》记:"新造哈乞开斯枪子10万颗,大铜帽30万颗,四镑铜拉火2000枝,来福铅丸10万颗,12磅克虏伯开花子600颗。"

吉林机器局生产的枪械弹药除了供应本省所需外,还供黑龙江乃至清朝廷所需。

英国人詹姆士在考察吉林机器局之后,写成《长白山下》一书,其中记载,机关枪"很轻便,两个人便能抬,上面的三角架也很灵活,我们看了试演,它每分钟能发八十响,没有任何障碍。"

吉林机器局是吴大澂督办吉林后的辉煌业绩,它是东北军民抵御沙俄侵犯的一件利器。

可惜可叹的是,1900年9月,俄军占领吉林省城,驱散员工技师,毁弃枪炮,将两库火药轰毁,局中各物据为已有。闻名中外的吉林机器局遭到毁灭性破坏。

三、改革创新兴边筑防

"下岭难,上岭难,如登天山三十盘。一车八马心胆寒,脱骑并驾犹嫌单、、、"吴大澂的这首《八道岭》,不仅写出了吉林境内自然环境的险恶,同时也道出了吉林边疆军事防务的艰难。

在吴大澂来到吉林之前,吉林根本没有专门保卫边疆的军队,为专门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清廷将东三省的驻防八旗抽调一空。吴大澂看到边防空虚很是担忧,与吉林将军铭安统一思想,改编原有的八旗兵,废除世袭制,改为招募制,率先开启军制改革先河!

新建靖边军共十三营,到1881年已由最初的5000人增至到9000人。吴大澂重新配备五路统领,部署在中俄边境要道地区。前路四营辖珲春黑顶子中俄交界,后路四营辖三姓城内,左路四营辖三姓至巴彦通,中路四营辖延吉冈(今延吉市)。

为巩固加强靖边军战斗力,吴大澂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到三姓、宁古塔、珲春各处查阅练军,亲自打靶,深入营伍,督促检查。使"操法营规,统归一律"。

吴大澂还亲自制定打靶要领《枪法准绳》:"眼明、手稳、心细、气平"。提倡打700步远打靶,"集中子弹,集中打靶"。

松花江和珲春是沙俄入侵的通道,吴大澂决定在三姓和珲春修筑炮台。西炮台建于珲春城西南,距城十多里,在春景村境内。  东炮台建在珲春城东南,炮台口呈椭圆形,炮台及围墙均高六英尺多。  "一阻敌军由岩杵河入珲之路,一阻敌军由黑顶子入军之路。"

    吴大澂深知珲春是吉林省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为加强与沙俄边界当局的交涉,吴大澂奏请朝廷,提高珲春边界当局官员职衔,改革原来的体制。康熙五十三年设珲春协领,珲春最高官员为加副都统衔协。1881年吴大澂又奏请,珲春协领取消加衔,升为正式副都统。

改革军制取得了成效,靖边军力量不断巩固和扩大。沙俄政府不敢小视吉林,"俄人始稍稍敛迹矣"。     为使这块"封禁之地"能成为一块护家保院的屏障,"近可为边氓生聚之计,远可备严疆捍卫资",吴大澂积极提倡兴民实边。

1882年1月26日,吴大澂确定以珲春和三岔口所属地为招垦中心,委任李金镛主办召垦,珲春三岔口设立了召垦局。

吴大澂制定招垦政策,对当地"偷垦者"予以承认,并留下继续开垦。吴大澂还赴山东、辽宁一带广泛"招工",对招来的垦民实行统一编制,给予扶持优待政策。分配牲畜、粮食和物种。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垦民奔走相告,竟相涌来。先后山东、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及俄境内的华民携妻带子,纷纷内迁。

吴大澂在这块蛮荒之地开辟道路、建筑桥梁、增设驿站、建官设治。他不辞辛苦、亲自查勘,开辟了以宁古塔为中心,向西、向北和向东的三条大道。在1880至1881年两年时间里,三条大道全线贯通,并修筑大小木桥100多座,增设渡船数艘,并奏请朝廷在宁古塔属境设合兰直录厅,于"土地肥沃、耕牧咸宜"的百万鹿沟一带设绥芬县。

吴大澂的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使这僻塞边陲之地呈现了一派祥和安定的景象。 "半坡日落马蹄轻,树杪云归雪乍晴。猎户追鹿迷草路,牧童引犊卧松棚。岸凌水阔知青暖,野山风多人夜明。"吴大澂的这首《闲行》诗充分体现了"实边"政策给当地人民带来的富足和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