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杏花 梵高 杏花和星空哪个更好 梵高自画像属于现实派吗

2017-09-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5年9月7日下午2点,期待已久的"凯迪拉克 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展"正式亮相于朝阳大悦城正门口特别搭建的1500平方米的艺术空间中,3000多幅有关梵高作

2015年9月7日下午2点,期待已久的“凯迪拉克 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展”正式亮相于朝阳大悦城正门口特别搭建的1500平方米的艺术空间中,3000多幅有关梵高作品的高清画面,面伴着维瓦尔第的交响乐,为初秋的北京带来了一席美幻的艺术礼赞。

感映艺术展继美国、意大利、俄罗斯、以色列等海外巡展结束、中国首秀上海站4个月35万人次参观圆满落幕之后,为世界城市北京打造又一不同凡响的艺术体验之旅。从9月8日-12月6日,为期3个月的展览得到了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的支持指导,同时作为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的一部分,该展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中国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上海高庭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主承办、中粮置地北京朝阳大悦城协办。

来自澳洲GE公司(Grande Exhibitions)的SENSORY4TM感映技术将展览打造成一个多观感体验式的多元空间。3000多幅梵高作品画面通过高清晰的多路动态影像呈现出巨幅联动的观赏效果,通过展览中动静态画面交替,展示了梵高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他那充满生命力的笔触。

这是一次迥异于常规观展模式的“艺术之旅”,打破对一幅作品仅有的最佳观看视角的束缚,伴着125年前同时代伟大音乐,置身熠熠光影之中,看梵高手稿书信及其作品画面的联动组合,一次看尽梵高那犹如向日葵般对朝阳炙热光芒的追随,及其犹如星空般璀璨的不朽一生。

借助科技创新手法“复活”大师百年前的经典。“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展携手凯迪拉克品牌,以“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理念生动再现梵高不朽的艺术经典。凯迪拉克与梵高,皆是各自时代中创新的时代先驱,而“艺术与科技”正是凯迪拉克百多年来恪守的设计哲学。

每一款车型的创新设计,无不蕴含着凯迪拉克对前瞻设计美学的精准洞察。正如此次大展中展出的明星车型,便是凯迪拉克对“艺术与科技”设计理念的生动诠释。为了让观众更好的了解梵高及其作品,展厅中利用微信新媒体技术为参观者提供实时语音导览服务,伴随着画面的切换在光影中聆听娓娓道来的那些与梵高有关的故事。

来自荷兰的3D艺术观看卡(The Amazing Card)同样带着科技的力量把梵高的画作“尽收眼底”,在手掌大小的方寸间,畅游画作中那些凝固住的瞬间。

展厅之外,在白色的艺术空间中还有一间跃然而出的《夜间的露天咖啡馆》,邀若干好友在“哈根达斯星空咖啡屋”中仰望百年前的星空,一起品味艺术生活的味道。除此之外,在展览艺术商店中,上百种衍生商品覆盖日常中的各个方面,无论你是生活的实用主义者还是追随大师光芒的文艺爱好者、无论你想为家里增添一抹星空蓝还是想特立独行与大师进行灵感的碰撞。

经过独立设计师的创作,你可以披上星空的丝巾、倒满水把梵高画中的椅子浸没在杯底、手捧开满杏花的笔记本,把梵高鲜活的色彩和他对艺术的热情融入到我们当下忙碌的城市生活中来,用艺术感悟每一个并不平淡的日子。

如果你对自己的喜好充满信心不需要犹豫不决,那就试试在“机器人商店”自助选购衍生品,通过网络支付的方式瞬间搞定心仪的选择。

作为文化朝阳的特色地标,比邻众多社区住宅,“不朽的梵高”在此为各类人群搭建起一座充满创意并满足不同文化诉求的艺术空间,尽显艺术人文关怀。展览通过贴近公众的艺术形式在城市中塑造文化群落,如同这次北京站联合赞助商“鲁能•钓鱼台美高梅”倡导的“给梦想家一片幽雅星空”,通过艺术把城市公共空间打造成生活共同体,提升城市区域商旅文艺综合功能。

开幕之后的前两个周末,观众将会在开展的前两个小时里陆续见到通过前期培训、选拔出的30位4-8岁的“小小讲解员”,他们会用自己天真浪漫的视角为参观者讲述他们眼中的梵高。对小朋友而言,这是一次陪妈妈购物之余还能跟小伙伴分享艺术感悟的家庭活动。

除此之外,朝阳大悦城的购物空间里还散落着梵高的麦田、卧室、咖啡馆和开满原野的花,这些被实景复原的互动区可供观众亲身感受当年那一抹抹打动过梵高的色彩。与此同时,大悦城还整合商户资源,挖掘品牌与艺术对话多种可能性,遴选主题商品,推出展览特色周边消费概念,在商业空间中利用业态跨界的想象力,由Shopping Center向Lifestyle Center转型让艺术在生活中触手可及,启迪公众对艺术更深层次的感知,在最日常的生活形态中发现艺术普及的延展性。

如同顶层设计策动方华谊启明东方所秉持的资源跨界与整合,本次展览进行了多种艺术业态的融合。

新科技为公众艺术普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推动力,当城市空间中的艺术展成为公众文化普及的脉络,它将引导更多人在未来追随自己内心的艺术诉求走进美术馆,使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与美术馆中殿堂式的经典聚落群生,让艺术普及、让大师不朽。

随后,“凯迪拉克 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展“还将登陆杭州(2015年10月1日-2016年1月3日),在西湖之畔呈现印象派大师的光影绚烂。

我有个学艺术史的朋友,相聊几句,发现即便看过许多名家作品,梵高依然是心头最爱。不,用她的话,应该是:越是对比,越是觉得梵高可贵,越是爱。今年一月去了一次荷兰,在梵高博物馆从早上呆到闭馆,实在是,怎么说呢,内心情感涌动。

不可否认的,梵高是一个天才,是一个“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人,他的话将情感和美感融入,偏偏特别动情,偏偏特别美。以下我将根据梵高博物馆的解说(没错我拿了一个本子记了一路),和一些来自度娘维基的补充,以及特意重看了一遍蒋勋讲梵高,来探讨一下梵高的画到底好在哪里。

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要结合艺术家创作时的背景和心境。一个艺术家的成就,要看他对后人的启发。梵高在1880年决定开始正式画画,那时候他27岁,他搬去乡下跟他的父母住。

作为一个没有工作的单身狗,被爸妈嫌弃是必然的。。那时候的梵高,虽然在画画,但是日子过的很压抑,这可以从当时给弟弟提奥的信里看出,他自嘲自己过的连条狗都不如。当时的作品普遍比较灰暗,颜色比较单一。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画出了《吃土豆的人》。准确地说,这幅画是1885年画的,但在那之前,画家已经开始构思练习了。吃土豆的人为什么是名作?蒋勋说,梵高当年画矿工画农民,是一种救赎,他想救赎自己,而他拿起画笔的时候是在画他无法救赎的人。

而我最感动的是,梵高在自己被人嫌弃无法救赎的时候,居然还有怜悯之心去同情他人。吃土豆的人里,柔和的灯光,昏暗的房间,“我想传达的观点是,借着一个油灯的光线,吃马铃薯的人用他们同一双在土地上工作的手从盘子里抓起马铃薯 - 他们诚实地自食其力”。

27岁时受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运动启发,以惊人的激情投入绘画创作。

单人平日通票:100元 (原价120元)需在非法定节假日的周一至周五使用;

单人节假日通票:110元(原价130元)可在展览期间的任意一天使用;

三人通票:260元(原价300元)需三人持同一票张,在展览期间的任意一天使用。

在荷兰伟大艺术家梵高逝世125年之际,有关于其作品的3000多幅高清画面将以多感官体验的方式为北京带来一场不同寻常的观感之旅。2015年9月8日至12月6日,由澳洲Grande Exhibitions出品的“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展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中国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和上海高庭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主承办、中粮置地北京朝阳大悦城协办,在量身打造的北京朝阳大悦城正门口1500平米的特别空间中开启它继新加坡、土耳其、美国、以色列、智利、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巡展后,中国上海站成功首发之后的巡展第二站——北京站。

在没有画框的束缚下,梵高的作品将被40多个高清投影仪等比放大到4米高的墙面或平展于观众脚下。由SENSORY4TM感映技术以多路动态影像、影院环绕音响加之多屏巨幕空间联合打造,让观者沉浸在无限的梵高世界中,感受艺术的伟大和科技带来的时代精神。

本次展将不是一个静态的观展过程,参观者调动从内心到肢体的各种感知来与梵高进行跨时空的对话体验。或平视、或俯视,在维瓦尔第交响乐《四季?夏》的引导下,继以同时代经典音乐配与梵高作品画面,动静交映。此刻的观众或站在一百年前梵高向日葵的花瓣上,或比邻于一个世纪的星空河岸畔,甚或是踏上那条咖啡馆前的小路……技术与艺术高度完美融合,被特效抽离出的作品元素通过运动的方式再现了曾经梵高眼中鲜活的风景,让观者沉浸在作品与现实双重光影之下,感受艺术家灵感深处那艳丽不朽的色彩。

一次用灵魂遇见梵高的体验之旅将由此开启。

从九月开始,及随后的教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等特别日子前后,主办方还会特别设计相关主题文化活动、开设专题讲座,邀请相关嘉宾与公众分享他们对数码技术推动艺术发展、科技提升艺术共享等话题,并通过儿童工作坊关注儿童艺术启蒙等。同时在展览期间基于梵高经典的艺术作品艺术展北京站还将发布系列衍生产品,及一间梵高咖啡馆,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获得视、听、触、品等多感官沉浸式观展延伸体验。

“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是世界名画系列展览之一,由澳洲大展览公司(Grande Exhibition)创意开发的多媒体技术,这是一种由数码视频和音响相结合的全新多媒展览形式,改变了观众固有的观展体验,移步异景,多角度,大画幅,高清晰地观赏与聆听。

3000多幅画面,伴随着交响乐,伴随着亨德尔著名的《萨拉班德》钢琴曲,身临其境地感受画家的精神世界,观众在梵高的色彩空间中随意漫步自由探索,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体会每幅作品背后的情感与故事,沉浸在画作的流光溢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