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记贺雪峰 看了2014“回乡记” 贺雪峰“很难受”

2017-06-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长江商报消息 坚持乡村田野调查,发动学生记录家乡■ 本报记者 谢方去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师生写的春节见闻<乡愁>系列,记录了许多从乡村走出去的人

长江商报消息 坚持乡村田野调查,发动学生记录家乡

■ 本报记者 谢方

去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师生写的春节见闻《乡愁》系列,记录了许多从乡村走出去的人心情之变、故乡之变,曾引发不小的讨论。今年过年期间,发起人贺雪峰——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再次发出邀请,以“回乡记”为主题征文。

虽是大学教授,贺雪峰并不像一般学者那样生活在书斋和教室之间。一年里,有一半的时间,他带着学生们走出校外,到全国各地的农村去考察、实践。陕西关中、河南安阳、安徽肥西、山西夏县、湖北荆门、山东青州、江西永新、四川绵竹……他们住进农家,和农民们同吃同住,聊天、访谈,“想了解农村的现状,农民的所想所盼”。

多年在农村考察、研究的经历,让他能够了解农民之“苦”。“他们的苦,苦于社会、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苦于他们不能彼此了解和欣赏,不能在变化的世界中找到恒定的意义和人生价值。”他希望能够让农民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领悟

单纯的制度研究无法理解中国农村

1968年,贺雪峰生于湖北荆门的一个村子里,父亲是镇里农技员,母亲是农民,童年生活美好而单纯。

1987年,贺雪峰就读于黄冈师范专科学校,专业是生物学,“我的理想是将来能研究国家和世界大事,生物科的目标是做一个好的中学生物老师”。19岁的他终日埋头各种经济学、政治学书籍。

毕业之后,贺雪峰当了几年中学教员,生物、数学、化学都教过。19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贺雪峰追随华中师范大学农村研究开创人张厚安教授读研究生,从此开始研究农村。研究生毕业后,贺雪峰回到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工作,正式开始了他的田野调查之路。

贺雪峰初入乡村研究之时,正赶上农村“民主大潮”,他先后在全国数十个村调研基层民主,尤其是观察村民选举,研究村民自治制度。2000年前后,贺雪峰感到,单纯的制度研究无法理解中国农村,要认识农村就必须理解“中国农村社会内部的结构及其区域差异”。

他开始转到乡村治理社会基础的研究,了解“中国农村到底是什么”,这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深入到农村变迁中去的过程。“当前中国的农村研究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研究都是理念先行,从概念到概念。这不行!”

2001年,贺雪峰回到华中师范大学任教。2004年,他与吴毅、董磊明共同创办了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农村经验包含着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变迁的全部信息”,他们希望通过农村研究帮助增进农民的福利,并期待从农村研究中认识中国和世界,建立有中国主体性的社会科学。

记录

“华中乡土派”:到最没特性的村落去

这10多年来,贺雪峰每年都在不同的乡村驻村调查,与农民同吃同住,跟他们聊天。“这样可以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他坚持去最平常、最没有特性的村落,希望“这种研究能代表80%的农村、80%的问题”。

除了自己,他也要求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师生们下乡调研,博士生每年驻村调研时间不得低于100天,硕士生几乎所有暑假都是在农村调研中度过。据贺雪峰介绍,目前每年中心的驻村调研时间都超过了4000天,累计驻村调研时间已经超过3万个工作日。

他们从2002年起开始组织读书会,集中阅读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经典,参加的学生不仅有本校的,还有武大、中南财大、华农的学生。2013年春节,贺雪峰给中心师生群发短信,希望中心师生在春节期间做些调查,并各写一篇回乡见闻。

一年之后,至今已经汇集了近200篇以“回乡记”为主题的系列文章,其中包括乡村人土变迁、乡村教育、征地矛盾、赌博问题等各方面的记录。《回乡记》在三农中国网发布后,引起了很大反响。

这些年,他们提出了不少“惊人之语”,与主流意见显然有差异。贺雪峰对团队的理论很自信,因为“都是基于对中国乡村真实的了解而产生的”,他们因秉持“田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直白的文风”,在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上形成了独特风格,也被称为“华中乡土派”。

实践

让农村老人有说话、散心的地方

“1970年代的乡村到现在,变化天翻地覆”,贺雪峰说,10多年的农村调研,他几乎对一切现象都不以为奇了。

仍有一些变化让贺雪峰不能释怀,尤其是农村的代际关系:子女不孝,老无所养。2014年,中心师生写的《回乡记》中,涉及养老的三篇让贺雪峰看了“心里很难受”。

2002年开始,贺雪峰他们在湖北洪湖和荆门的四个村庄进行老年人协会建设实验。他们协助当地每个村成立了老年人协会,筹资建立了老年人活动中心,让农村老年人有可以说话、散心的地方。“老年人虽然不再是经济建设的主力,但他们也应该得到关注。”贺雪峰说。

贺雪峰的理论中,最为人关注的是他对现行土地制度的评价,尤其是正面评价。他在多篇文章中强调,农民在农村的承包地、宅基地和住房不是他们的所谓财产权,而是他们的最后保障,“当他们在城市生活不下去了,还可以选择回到农村,而不必沦落至‘城市贫民窟’。”

那些不能在城市体面生活的农民,可以回到农村“种点菜、搞点副业”。村里有邻里亲朋,有自己的住房,有新鲜空气,而且有“根”。这不就是“有稳定感、有安全感、有归宿”的生活吗?

这种生活,也基本符合贺雪峰对自己老年生活的想象。在乡村调研的日子里,他最喜欢的就是对着山清水秀的村子,写点东西。“等我退休了,说不定也找个村子待着。”

贺雪峰

湖北荆门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导,长期从事乡村治理研究和乡村建设实验,多年农村调查,出版有《新乡土中国》、《乡村的前途》等十余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