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炳炎将军子女现状 贺炳炎将军子女回乡记

2017-07-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81年前,共和国开国上将贺炳炎离开家乡,踏上革命征程;81年后的今天,将军的儿女们集体回乡,来到爷爷贺学文烈士.父亲贺炳炎的出生地,追思两代

81年前,共和国开国上将贺炳炎离开家乡,踏上革命征程;81年后的今天,将军的儿女们集体回乡,来到爷爷贺学文烈士、父亲贺炳炎的出生地,追思两代人投身革命的起点站,深切缅怀父辈们的不朽功勋,深情关注将军家乡的发展与变化。

贺炳炎将军子女贺雷生、贺北生、贺陵生、贺京生这次集体回乡,主要是出席“中国工农红军贺炳炎红军小学”授牌暨捐赠仪式和红军烈士贺学文墓落成仪式,为爷爷扫墓。

捐赠仪式上的泪花

10月31日上午,湖北省第一所红军小学——“中国工农红军贺炳炎红军小学”授牌暨捐赠仪式在宜都市松木坪镇炳炎小学举行。松木坪镇的党政干部和江家湾、徐家湾、观音桥等村的1000多名群众和学生家长早早赶到会场,炳炎小学的师生用鲜花、掌声和歌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上午9时30分,贺炳炎子女贺雷生、贺北生、贺陵生、贺京生等亲属代表和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原副书记、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贾祥,红军后代、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任弼时之女任远芳,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副理事长、红军小学建设工程办公室主任方强,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副理事长郝向宏、胡修干、唐麒麟等援建单位代表一下车,就被穿着红军服、手捧鲜花的孩子们簇拥着走进了会场。

热烈的掌声响遍会场,嘹亮的《红星歌》飘向远方。将军长子贺雷生、儿媳孙萍一进学校,炳炎小学音乐教师艾常翠就激动地迎上前去,紧紧握住他俩的手,连声说:“好久不见,贺伯伯好,孙阿姨好!”幸福的泪花淌出了眼角。

原来,经过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贺雷生的努力与争取,今年8月29日,艾常翠作为炳炎小学的代表,与江苏淮安周恩来红军小学、山东沂南罗荣桓红军小学、贵州遵义娄山关红军小学、湖南桑植廖汉生红军小学、四川北川抗震红军小学等红军小学的90余名师生,参加了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团中央、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国音乐电视《歌声飘过六十年——献给祖国的歌》大型专题节目录制。

在京学习期间,艾常翠和各地红军小学师生还参观了鸟巢、水立方、故宫、长城等景点。贺雷生、孙萍夫妇全程资助她的活动费用。而今再次在炳炎小学重逢,她怎能不激动!

将军之女贺北生一下车,乡亲们就议论道,“她长得最像贺炳炎将军了”。顿时让她泪花闪烁,兴奋地向迎接她的孩子们招手,“孩子们好!孩子们好!”

将军次子贺陵生一进会场,当年他随父母回乡探亲的一幕依稀浮现在眼前。1951年11月,同是这个季节,松木坪的区乡干部和学校师生也曾组织这样的仪式,敲锣打鼓地欢迎将军在阔别22年后回乡探亲,当时还只有3岁多的他,通过父母的讲述,感受到家乡人民的淳朴与热情。今天,他再次走进更加隆重的欢迎场面,激动地从欢迎队伍中牵来一位少先队员,让笔者用相机摄下这难忘的合影。

当少先队员走上主席台向来宾敬献并佩戴红领巾时;当贾祥向贺炳炎红军小学授“红军小学”校牌时;当任远芳、贺雷生代表红军后代向学校敬献200多名老红军联名签名旗时;当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办公室、广州伟国投资集团向贺炳炎红军小学捐资25万元时;当贺雷生为学校捐献5台电脑、1台电子钢琴、284套师生校服和价值3千元的文具时,将军的儿媳孙萍、周庆琨用镜头记录了这难忘的瞬间。

中共宜都市委副书记李进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衷心感谢红军后代、广州伟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及社会各届热心人士的义举,表示要继承和发扬红军精神,大力改善革命老区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努力把“中国工农红军贺炳炎红军小学”建设成宜都市传承红军精神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共青团宜昌市委书记宋涛在会上介绍,“贺炳炎红军小学”是红军小学建设工程办公室在全国建设的100所红军小学之一,也是湖北省第一所正式授牌的红军小学。

“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

在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将军题名的“贺炳炎生平业绩陈列室”,来宾们参观了贺炳炎上将图片展。从红军长征的枪林弹雨、抗日战争的冲锋陷阵、解放战争的屡建奇功,到建国后指挥千军万马,图片展再现了独臂将军戎马倥偬的一生。

贺雷生、贺北生、贺陵生、贺京生等将军后代仔细聆听讲解员讲述将军的光辉历程和为人民解放事业立下的赫赫战功。看着一幅幅熟悉的照片,将军子女无不为之动容,仿佛又回到了父亲身边。贺雷生评价说:“这是我所看到的红军小学图片展中办得最好的图片展,看了很亲切、很激动!”

随后,将军儿女们参加了市委、政府举行的纪念贺炳炎上将座谈会,回顾了将军由江家湾的放牛娃、小铁匠,参加贺龙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拿起菜刀英勇杀敌,一步步成长为开国上将的历程,追忆将军21年南征北战,身上留下16处伤疤的感人故事。

中共宜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长镜说,纪念贺炳炎将军座谈会在宜都举行,是将军家乡人民的光荣。将军英勇善战,奋勇拚搏,献身于党、献身于人民的革命精神,将激励家乡人民保持和发扬革命先辈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将军儿女们表示:红军后代要继续发扬红军精神,不忘革命传统,关注家乡的发展。

深切的怀念,深情的关注。贺雷生、孙萍夫妇在展室留言簿上题词:“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贺北生、谢长平夫妇写道:“革命红旗永不倒,革命精神代代传!”贺陵生、周庆琨夫妇题写:“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建设美好江山!”贺京生、周庆环夫妇留言:“发扬红军精神!”

“我们身上流的血都是江家湾父老乡亲的血”

10月31日上午11时,细雨纷飞,哀乐回荡。将军的儿女们和宜都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有关领导,松木坪镇机关干部及江家湾村群众共千余人,伫立在烈士墓前,举行红军烈士贺学文墓落成仪式,追思烈士功绩,凭吊烈士英魂。

主持人介绍了贺学文烈士生平。贺学文,1878年生于宜都九道河巫家堰, 1929年春与贺炳炎一起参加贺龙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历任运输员、司务长等职,转战洪湖、湘鄂边等地,参加了湘鄂西苏区四次反“围剿”,1933年春不幸在鹤峰县城牺牲。

英雄的热血献给了中国革命战争,英雄的身躯长眠他乡。据市党史办负责人介绍,2008年10月,将军的子女给中共宜都市委书记宋文豹写信。信中写道:我们的奶奶一直生活在宜都江家湾村,后来也埋葬在江家湾村,当地群众给她修了墓。

1993年,政府还在松木坪镇建了炳炎小学。最近宜都市对炳炎小学进行了扩建,在炳炎小学新址举行了挂牌仪式,宜都市有关领导给我们作了通报,我们非常感激和高兴。信中最后提出:父亲生前多次给我们讲过他和爷爷参加红军及爷爷牺牲的往事,希望有机会将爷爷和奶奶合葬,请宜都市委、市政府帮助他们实现父亲生前未尽的遗愿。

收到来信后,宋文豹当即批示:请民政局覃局长亲自调查,并制定一个方案,满足将军子女的愿望。

市民政局立即成立了工作专班,局长带队赶赴贺学文牺牲地鹤峰县城,捧回了浸染烈士鲜血之土与贺炳炎母亲合茔,出资重新修缮了墓地。2009年8月,市民政局在松木坪镇政府、市史志办、江家湾村的大力协助下,完成了墓地及墓前平台、通往墓地公路的修建任务。

同时,共青团宜都市委、市教育局、市史志办联合争取申报的贺炳炎红军小学项目,在贺炳炎将军后代的大力支持下,获得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办公室、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批准。

得知爷爷和奶奶墓地合茔并重新修缮,将军的儿女们深受感动。写信给宜都市委书记宋文豹、市长庄光明:“再次感谢你们为我们,也为宜都人民和为我们新中国浴血奋斗的牺牲的先烈们作了一件继英烈精神、创美好未来的大好事……我们感谢,不仅仅是因为你们为我们对红军祖父的怀念之情作了许多实际工作,而是把这种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发扬光大!”

于是,有了这次将军的儿女们出席“中国工农红军贺炳炎红军小学”授牌暨捐赠仪式,及为祖父贺学文烈士扫墓的集体回乡。

当天,将军的儿女们特地在江家湾村设宴42桌,答谢市、镇领导和江家湾村的乡亲们。在答谢会上,贺雷生走向台前,动情地说:“今天,我们荣幸地回到家乡,心情非常激动。你们培育了人民军队的一员战将,为新中国作出了贡献。将激励我们和我们后代为美好的家乡作出应有的贡献!”贺陵生也激动地接过话筒说:“江家湾是父亲的故乡,我们身上流的血都是江家湾父老乡亲的血。今天能把这么多乡亲请来,我们的血非常沸腾!”

将军的儿女们手举酒杯,一一向出席仪式的宜都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敬酒,向市直有关部门和松木坪镇政府的干部敬酒、向江家湾村的群众敬酒。反复说道:感谢父老乡亲们!不忘红军精神!

答谢宴上,将军子女会见了江家湾、松木坪、九道河的亲友。贺炳炎的表妹胡永秀,今年90高龄,儿时称贺炳炎“幺哥哥”,是江家湾唯一健在见到参军前的贺炳炎的老人。贺雷生、贺陵生亲切地向她问好。江家湾村民张绍金是贺炳炎母亲的侄孙,又是答谢宴所的房东。

将军子女高兴地与他合影。贺炳炎儿时曾顽皮地掏过江家湾村民周武寿的鸽子窝,当笔者介绍周武寿的儿子周代全老人与贺雷生见面时,贺雷生握住周代全的手,风趣地说:“我父亲掏了你家多少鸽子蛋,我给你赔”。周代全笑着连连摆手……答谢宴上,洋溢着浓浓的亲情、乡情。

将军功名享誉四方,将军故里情深义长。将军儿女离开江家湾村时,500多名群众冒雨为他们送行。

“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我们主要是回来感恩的。”这是贺雷生在捐赠仪式上、答谢会上反复说道的一句话。他希望以各种方式把红军精神传承下去。

10月31日,答谢宴后,贺北生同笔者进行了交谈。她说:父亲  1960年7月1日病逝于成都,骨灰安放在成都市磨盘山公墓。当时她才12岁。小时候听父亲说他出生在江家湾,我们全家也认同宜都是父亲的出生地。

她讲起最受感动的一件事:去年回宜都时,庄市长热情接待了她们夫妇。席间,她向庄市长说,想同几个兄弟出资,来整修爷爷和奶奶的合葬墓,完成父亲生前的遗愿。庄市长当场说,这是宜都政府应该做的事,不应该你们来掏钱。

宜都是贺炳炎的家乡,我们现在为了纪念他,有了贺炳炎小学,以后还要在城里修贺炳炎大道,来缅怀开国上将的功绩,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今天,看到修葺一新的爷爷和奶奶的合葬墓,心里真的很感谢。我们还想多为宜都做点事。

从江家湾村返回宜都城区的途中,将军儿媳孙萍告诉笔者:“我们做的还不够,贺炳炎红军小学的教学设施还不行,操场没有硬化,学生宿舍、教工宿舍条件较差,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愧疚之情溢于言表。贺京生、谢长平、舒俊(将军侄子)都“要求”她:“你再来!”

早在1993年9月,宜都市人民政府为了纪念贺炳炎上将,就将江家湾村的江家湾小学命名为“炳炎小学”。全国政协副主席肖克上将为炳炎小学题写了校名,贺炳炎夫人姜平为炳炎小学题词赠画。此前的1991年,宜都市松木坪镇政府、市党史办有关负责人还专程到北京,代表家乡人民看望姜平,将军夫人还向党史办赠送了贺炳炎生前遗物。

以后因教育布局的调整,炳炎小学由江家湾迁入观音桥,生源地由1个行政村扩大到4个行政村。现有师生287人。

11月3日,已是67岁的贺雷生再次来到贺炳炎红军小学。他对陪同的市教育局负责人说,“学校的很多事还放心不下,再来看看。”他看了教室、图书室、学生寝室,还有食堂,提出了下一步的助建设想。

        (作者单位:中共宜都市委宣传部、宜都市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