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若兰受的酷刑 伍若兰牺牲始末:遭受酷刑亦不肯和朱德脱离关系

2017-06-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编者按:为要扩大党史宣传.普及党史知识,中共党史出版社推出了<读·党史>系列丛书.<读·党史>系列共包括5辑内容.其中,第3辑<井冈山:高路入云端>,记述了从1

编者按:为要扩大党史宣传、普及党史知识,中共党史出版社推出了《读·党史》系列丛书。《读·党史》系列共包括5辑内容。其中,第3辑《井冈山:高路入云端》,记述了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历时两年零四个月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读点党史,开卷有益,丰厚修养,镜鉴生活。以下为《井冈山:高路入云端》一书节选。(孙琳)

馨香井冈兰——伍若兰

伍若兰,人如其名,一枝馨香的井冈兰。

伍若兰,1903年8月生于湖南省耒阳县城关南门外的金兰村。这是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在父母亲的培育下,伍若兰自幼聪颖,琴棋女红样样都行。良好的教育,培育了她的爱国之心;革命的熏陶,又把她锻造为一个坚强的奇女子。

1924年,伍若兰告别家乡,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来到了湘南重镇衡阳学习深造。从此,她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女师,伍若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受到进步思想影响的她,与衡阳的进步学生一起,组织女三师的学生进行演讲,演文明戏,宣传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宣传马克思主义。这年年底,伍若兰在校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秋转为中国共产伍若兰雕像党党员。

1926年秋,伍若兰在女三师毕业后,正值北伐战争风起云涌,她回到家乡,即投入到农民运动中,与刘泰等农协负责人一起,掀起了耒阳的农民运动热潮。在斗争中,打土豪、分田地、剪长发、放小脚,她始终走在最前列,被推举为耒阳县女子联合会主席、社会主义青年团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兼任妇女部长。

马日事变后,伍若兰与党组织其他党员一起,转入地下坚持斗争。

1928年元月,朱德、陈毅领导发动了著名的湖南暴动。伍若兰和耒阳县委刘泰等当即组织农民自卫队积极参加暴动,配合工农革命军攻克耒阳县城,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伍若兰担任苏维埃政府妇女界联合会主席。她那高昂的斗争热情和大无畏的战斗精神,赢得耒阳广大群众称誉。正如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所称颂:“她在农民里无人不知,是不怕死的农民组织者。”

在湘南暴动的浪潮中,她结识了朱德,朱德也认识了这位文武兼备、有勇有谋的巾帼英雄,两人结下深厚的情谊。经耒阳县县委书记邓宗海介绍,于1928年3月底结为伉俪。

1928年4月下旬,伍若兰随朱德部队上了井冈山。伍若兰分配在军政治部宣传队工作,并担任宣传部长。她和宣传队员们活跃在根据地每一个地方,到处刷标语、贴传单,向群众进行宣传,同时做群众工作,帮助组织群众建立革命政权,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至今,在井冈山上的茅坪、塘南等村的墙壁上,还保留着她用石灰水写下的粗犷劲拔的标语大字。当地至今流传着她帮助群众分田的动人故事。在井冈山上,她不仅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宣传员,也逐步成长为一名“双枪女将”。

1929年1月,为了打破湘赣两省国民党的第三次“会剿”,伍若兰根据前委命令,随红四军主力突围下山,向赣南出发。此时已调任红四军工农运动委员会妇运科长的伍若兰,不顾千难万险,带领战友一路张贴《红四军司令部布告》,编写材料进行宣传,鼓动激励全体官兵坚定斗志。

不幸的是,在部队转移到寻乌县圳下村时,突遭国民党包围,在这紧急的情况下,为掩护军部突围,她主动带领手枪排进行阻击,最后因负伤而被捕,落入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