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统事件 夏建统携记事狗奔向纳市

2017-11-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GIS(记事技术) 中国故事 哈佛背景 摩根斯丹利=?    2000年1月13日,为了"集中精力思考未来的技术问题",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宣布,将

    GIS(记事技术) 中国故事 哈佛背景 摩根斯丹利=?

    2000年1月13日,为了“集中精力思考未来的技术问题”,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宣布,将其CEO一职交给哈佛校友史蒂夫·鲍尔默,并自封了一个新头衔“首席软件设计师”。这些举动,被来自中国的校友夏建统看在眼里。夏当时正攻读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在赶写他的GIS研究论文。

    “比尔危机感很重。他预感将有颠覆性的挑战,于是重回技术领域。”2005年国庆前的一个周末,杭州东部软件园,天夏集团董事长夏建统对《董事会》杂志娓娓而谈:他希望成为这个挑战。

    真的,挑战微软的技术性力量越来越多,比如Google,还有夏建统的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一门集计算机科学、信息学、地理学等多门科学为一体的新兴学科,提供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只是,GIS能与Google媲美吗?

    GIS并非仅是行业软件,夏建统两年前就开始了GIS大众化的努力,并将很快在全国推出一个名叫“记事狗”的产品,“到时候到处能见到我们的广告,记事狗将非常流行。”他说,“我们会将GIS平台业务之外的服务业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不要忽视夏建统的野心和能量,因为这是个科技制造神话、资本制造财富的年代。这个1976年出生的年轻人,看起来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却是哈佛设计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并从景观设计跨越到软件领域,掌管着一个多产业的集团,又兼着哈佛GIS研究中心的联席主任,同时担任国内外数个城市的市长建设顾问。他还著有《做一回哈佛情人》等多部文学和专业作品。

    不必苛求夏建统创业故事的诸多细节,故事的语境才是有趣的――夏不满足于在国内卖哈佛的学术背景和国际技术、在纳斯达克卖中国的商业概念。他说他的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记事技术大众化”,也因此,夏建统或将不会逊色于陈天桥、江南春或李彦宏等创意精英财富新贵,纳斯达克也不是中国式的庸俗名利场。

    求学

    提及天夏的发展,都不能免俗地落脚于对夏建统成长经历的描述。他神童般的经历,成为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教材。

    夏建统生于浙江衢州。“我本来填的志愿是北京大学,没想到拿到入学通知书却是北京林业大学的。当时的心情真的挺糟糕的。”那年,他与父亲登上进京求学的火车,车上人挤人,几无立脚之地,更遑论大小便。30个小时的站立车程,让他终身难忘。“去年出差山西运城,又挤了回火车,真感觉时光倒流。”夏建统这样说时,眼睛里有些迷离。

    这个具有艺术气质的年轻人,经历了同龄人难见的辛苦,但他坦言这是人生的财富。大学期间,他就开始准备留学的计划。本科毕业后,他进入建设部做设计,成为一名公务员,同时兼了两份职。

    这都是为出国留学的费用作准备。每天早上5点起床,一上完班就骑两个小时的自行车去新东方讲课,半夜回到宿舍给兼职的公司做设计。

    1996年,夏建统同时被哈佛、剑桥、耶鲁等6所大学研究生院录取,他选择了哈佛。在向建设部和教育部交了5万元违约金和1万多元培养费后,他揣了不足10万元去了哈佛。

    在哈佛,夏建统必须继续他“苦行僧”般的生活。强调综合素质的哈佛并非国内大学的“先难后易”,入学后更紧张,总有做不完的作业和阅读,临近大考,很多学生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夏建统一边攻读人文化、艺术化的设计学学位,一边专注于理性、严谨的GIS软件开发。他感觉“用英文写作理性化,用中文写作感性化。”他还将哈佛校训理解为“艺术与科技异曲同工。”因为成绩出色,夏建统进入哈佛计算机中心图形和空间分析实验室,这里是全世界GIS产业的发源地。

    哈佛6年,夏建统在取得设计学博士之外,博士论文《面向对象设计方法》被国际计算机和城市设计协会评为“未来最具潜力希望研究课题”。他研发的新一代XGIS天图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得到美国风险投资的青睐。他的哈佛师兄、一个年销售收入达上百亿元的GIS科技公司总裁也力邀他加盟。

    成绩的背后是超常的付出,其中甘苦自知。

    1997年和1998年间,夏建统随导师参加美国国防部的GIS项目。因是项目组唯一的黄种人,夏很快被调到另一个民用GIS项目组,Email和来往信件也受到审查。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导弹袭击,美国官方虽称“信息数据失误”,但精通军事GIS应用的夏建统则相信这背后不仅仅是个“技术失误”。

    研发有真正国际技术、中国人自主产权的GIS的念头击中了他。事实上,这也是夏建统回国的原因之一。迄今,夏建统虽早得到绿卡,却永远不愿加入美国籍。

    创业

    2001年,夏建统说服美国XWHO设计公司的合伙人,在杭州组建了XWHO中国机构,并出任总裁。2003年,北京分公司成立。XWHO成立于1963年,合伙创始人查尔斯·哈里斯正是夏建统的导师。据夏介绍,他1999年进XWHO,参与管理,接触了财务。XWHO不是严格的股份制,由于夏建统在不到两年年内承担了多个项目,使他成了XWHO的第二大股东和副总裁。

    凭借哈佛的名气,夏建统在国内承接设计项目要顺利得多。与此同时,他搭乘XWHO的便船,天夏(中国)集团也在杭州成立,夏建统出任董事长。

    自然,天夏的业务主要分两大块,城市设计与GIS软件,另外还涉足了教育。以设计打天下,赚的钱再投到软件开发中,天夏的重心由设计转向软件。“软件业务去年盈利,今年业务收入已超过设计。

”夏建统说。有业内人士说,夏建统选择回国是明智的,GIS应用在美国已趋成熟,他再难施展拳脚,而中国空间巨大。夏建统亦坦承,“回国可付诸实践,另做一番事业。但如果留在美国,在学术上倒可以走得更远。”

    这表明夏更倾向于办实业,希望“学以致用”。浙江人的经商基因很早就植入这个年轻人的血液里了。夏自称研究过胡雪岩,以及华为、联想、IBM的三任掌门人,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他说正在研究蔡元培和哈佛、牛津等世界一流大学历史上最成功的校长如艾略特,为未来的天夏大学做准备。

    “我小学时就有过经商的经历,”他回忆道,家里早先做烟草流通,爷爷是资本家,文革受过冲击。小学时,他和哥哥半夜起床去安徽贩蔬菜、水果到浙江金华卖。

    初到哈佛,夏建统也没想开公司,“搜狐的张朝阳也在波士顿的圈子里混过,那时创业机会挺多,我也没拉风投做互联网上市,我更想做实业。”

    到1998年,夏建统在波士顿开了个名为OR的设计公司。由于“没有很好的条件,又没全力以赴,有段时间挺狼狈,公司只维持了一年半。”

    夏建统说,1999年底,得到XWHO的帮助与投资,天夏公司在波士顿成立,“我差不多控股90%”。随后他就将天夏集团带进中国。

    鉴于设计与软件的工作特性,第一年,夏建统希望把美国的人性管理搬过来,不设限上下班时间,结果发现行不通,于是回头重定制度。“花了半年时间用于管理,我焦头烂额。”他说,哈佛商学院的案例过于理论化了,真正的管理还是实践中的不断总结。“实际也是个恶补管理的阶段。”

    夏还有体会地说,中美的创业环境有差异,中国的游戏规则不透明、不确定,宏观、微观的走向都难以把握,但不确定性里又藏有机会,所以中国企业成长快,倒的也快。

    “进入中国5年来,设计公司业务年增幅达到100%,而中国很多设计公司在此过程中被淘汰了。”夏建统说,迄今为止,XWHO在国内做的设计项目约有五六百个,包括北京2008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设计,大到3000万元,小的几十万元。

    2004年7月,XWHO中国机构成为首批(两家)获得建设部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城市规划服务证书》的外企规划设计单位。2005年,天夏开始在国内建起直营和代理体系。“今年我压力最大,公司成长也最快,未来的一些事也着手做了,希望上市后不会有像丁磊、陈天桥等遇到很多更棘手的、没有准备的事。”

    上市

    由于上市尚属操作过程,夏建统不愿过多泄露消息。又不忍拒绝《董事会》的百般追问,他说,现在做的天图XGIS平台是核心技术,不会上市,上市的业务是GIS服务产品,装在天夏(中国)集团旗下的一个公司里。这个公司已完成一次私募,引入1000多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上市保荐人初定为摩根斯坦利,“如果上市,募集资金会过亿美元。”

    GIS服务会有多大收入?夏建统说,国内GIS市场上,仅平台软件这块,乐观估计2006年可达110亿元,而服务业务比平台要大得多。“我们计划在上市前,实现集团业务收入10亿元。”

    GIS是伴随着“数字城市”热起来的一个产业,全世界90%以上的工作都与地理信息技术有关,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夏建统手头的工作是让GIS进入个人PC和手机界面。“我们希望用中国的本地化高级管理人员实现本地化市场。”

    上市前,还要做好公司治理结构的搭建。事实上,天夏(中国)集团除了夏本人,并无美国的其他董事会成员参与中国的运营和管理。因此,夏建统今年“比较头疼的事”,就是股权方案的设计。为防范将来员工套现走人,天夏对员工持股计划费尽心思,在公司内设计了A、B股。

    夏建统还意外地透露,2003年他曾悄然介入国内的两家上市公司的收购,预演了一次资本运作,没亏也没赚,虽然花了时间,但学到了资本运作。“在哈佛商学院课堂上学到的资本市场知识,回到中国,回到现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设计

    与夏建统面对面,他更乐意谈设计理念,而非商业故事。他喜欢沈从文,欣赏赖特。他对国家大剧院的设计方案持否定态度,认为作品虽好但太超前;他认为央视新大楼的设计也与现实脱节,有点哗众取宠;对黑川纪章设计的郑州新区龙虎项目,他认为因为追求个性而牺牲了未来的交通、生态。

    他对国内一味模仿西式建筑风格的妄自菲薄持激烈的批判态度。而他的作品延续了哈佛的传统精神,追求和谐,不给人倾倒和颠覆感。他说,全球化可能使区域特色消失,所以中国要有自己的标准。

建筑是围绕社会伦理的,比如四合院,但可怕的是,过去尊老爱幼的社会结构,现在面目全非了,邻里之间也不相往来。“台湾在继承方面做得比大陆好,原因不在于大陆开放,而在于过去太不开放。”

    他承担的北京·香山甲第高尚别墅区的设计,包涵了“胡同”、“四合院”等空间和色彩元素。而他负责设计的衢州城墙走廊,明年可完工,“它将是我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作品。

我希望游客是为看城墙走廊而去衢州”。衢州有着1800多年历史,衢州江滨历史街区位于老城区与衢江之间,年深日久的城墙已显破碎。夏建统提出了城墙走廊的设计理念,在保护和保留原状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比、对立、逆反、夸张、重复、渐变、借景、对景、框景等设计手法,将城墙连接起来,赋予一定的功能和内容。

    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夏建统努力希望实现“用设计改变中国”。

    经历了太多的夏建统,早已不再期待什么意外的惊喜。“任何‘得到’都必须付出代价。”乘着科学和艺术的两翼,夏建统目光高远,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