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建筑师林璎 美国华裔女建筑师林璎(Maya Lin)作品

2018-02-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82年,美国国会同意越战老兵的要求,决定建一座越战阵亡者纪念碑,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设计方案.21岁的华裔女大学生林璎(Maya Lin)设计的方案在1441件

1982年,美国国会同意越战老兵的要求,决定建一座越战阵亡者纪念碑,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设计方案。

21岁的华裔女大学生林璎(Maya Lin)设计的方案在1441件应征作品中被选中。她当时还是耶鲁大学建筑系四年级学生。她设计的方案是: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岗岩墙体,像打开的书向两面延伸。两墙相交处从下面到地平面,约有3米高,底线逐渐向两端升起,直到与地面相交。墙面上刻满阵亡者的名字。林璎说:“当你沿着斜坡而下,望着两面黑得发光的墙体,犹如在阅读一本叙述越南战争历史的书。”

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民权纪念碑

在“越南战争退伍军人纪念碑”获得成功之后,林璎被邀请创做了一系列其他纪念碑。她为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的南部贫困法律中心(Southern Poverty Law Center)创作了“民权纪念碑”(1989年完成)以及为耶鲁大学创作了“女性圆桌”(1992年完成)。随后,她拒绝了所有关于设计纪念碑的邀请,不想仅仅被归类为一位纪念碑艺术家。

黑色花岗岩流水圆桌(直径3.5米,高0.8米),上刻民权运动时期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姓名,按年代顺序排列,从1954年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到1968年马丁·路德·金博士遇刺。圆桌后面是一座黑色花岗岩水幕墙(高2.74米,长11.9米,厚0.46米)。纪念碑坐落于一片白色花岗岩广场中,广场分为上下两层,这将纪念碑及其广场(853 平方米)与法律中心的入口分隔开。

与越战纪念碑类似,民权纪念碑上也提到了具体的人名,使这场运动得以个人化。然而,在这座纪念碑上,林璎选择列出一个较短的名单,而不是将所有死难者的姓名都刻上去,同时,她还创制了一个时间表。这样,这件作品继续保持了其作品极具报告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