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应该有精神故乡 ——评《梁晓声自述》《梁晓声人生感悟》

2018-05-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即将步入古稀之年,一直热衷小说.杂文写作的梁晓声首次推出了自己的人生图文自传体作品--<梁晓声自述>.同时集结成册的还有<梁晓声人生感悟--我最初的故乡是书籍>

即将步入古稀之年,一直热衷小说、杂文写作的梁晓声首次推出了自己的人生图文自传体作品——《梁晓声自述》。同时集结成册的还有《梁晓声人生感悟——我最初的故乡是书籍》一书,内容以梁晓声撰写的关于读书、教育的经典文章为主,这也是他人生思想精华的首度集结。

大半辈子用笔杆子描绘看到的世界、心中的世界,这一次,感觉梁晓声特别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在关于他的个人传记一书里,他首先谈到的,是自己的双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庭最初的教育,父母无形的言传身教是一个人最初的精神滋养和安身立命之本。

孩子夭折、家庭贫困、丈夫远在西北工作,是母亲瘦弱的身躯和坚强的信念撑起了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虽然极度害怕毛虫,但是想到饥肠辘辘的孩子们,母亲还是爬到树上撸榆钱儿。儿时的梁晓声想买一本书,在嘈杂吵闹的缝纫机厂找到了母亲,母亲痛快地给了钱,梁晓声却改了主意,用拿到的一块五角给妈妈买了一瓶罐头。妈妈虽然责备了他,不过又给了儿子买书的钱。虽然贫穷,母亲从来没有在渴望读书的路上阻拦过梁晓声。

而父亲,梁晓声的体会有些五味杂陈。一辈子靠力气吃饭的父亲,在儿子面前有不可撼动的权威。姐姐的夭折、大哥进精神病院,都让梁晓声对父亲心存芥蒂。一辈子斗争,无声的抵抗,短暂的和解。这发生在东北大杂院里的故事,是那个年代千千万万家庭的缩影。

梁晓声满怀深情地回忆了父母从小到大对自己的关爱,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和点点滴滴的人生琐忆诠释了血浓于水的人间大爱。

除了父母之爱,梁晓声还在这本传记里精心梳理出来自己人生的成长轨迹,勾勒出最完整的一张人生简历,记录了他六十多年来内心深处最难忘的家国记忆。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些成长片段多少能折射出六十多年来社会变革的细枝末节。

是哪位小学老师帮梁晓声克服了自卑、治好了结巴?他的第一支钢笔有着怎样不寻常的来历?如何在部队进行文学创作?是怎样的机缘让他走进了复旦大学?“罐头”又启封了他对哪些往事的回忆?尘封多年的故事,对梁晓声的人生道路和写作方向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

他爱读书,也劝年轻人读书。他认为,读书人口多,读书册数多,意味着一个国家有精神故乡的人就多。现今国内,有相当多的人只在乎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不在乎精神故乡,而且不觉得没有精神故乡有什么不好。一个国家如果地铁里、其他公共场合,很多人都在读书,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就高,公民素质就高。他们的“静好时光”多,人和书籍有亲密关系,很少有人浮躁,浮躁的人读不了书。

劝人多读书,哪些书是值得推荐的呢?梁晓声给大家开出了书单,孩子们应该多看一些富有想象力的书,青年人读史至少要看些关于近现代历史的书籍,中年人要看些诗歌、散文类的性情作品,老年人可以看看淡泊名利的文章,也可以看看青年读物。孩子读书时不和老人交流,书就会白读。有些书的内容、书的智慧一定是在交流过程中才产生出来的。

那个曾经酷爱读书的少年,回望自己六十多年走过的路,写出了自己心中的两个故乡。一是有父母亲人在的东北大杂院,一是由万千书本堆积成的精神王国。每个人不能忘了故土,也应该有另一个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