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杨贵儿女 杨贵轶事:红旗渠功臣当起了公安部副部长

2017-08-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王洪文到读书班通报情况后,便着手物色到公安部的人选.11月3日,他以工人出身的中央委员为主选定了十几个人.这些人大多是临时参与办案的,半天在

王洪文到读书班通报情况后,便着手物色到公安部的人选。11月3日,他以工人出身的中央委员为主选定了十几个人。这些人大多是临时参与办案的,半天在读书班学习,半天到公安部办案,只有祝家耀和徐海涛是正式调入公安部的。

    徐海涛原是上海警备区的一个师政委。“文革”中因平息“炮轰张春桥”事件有功,得到张春桥赏识,后任总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     在11月16日的政治局会议上,王洪文汇报了派往公安部工作的人员名单。

周总理看过名单后说:“都是工人和部队的同志,我看还是找个熟悉地方工作的同志,就让杨贵同志去吧!”并责成王洪文、华国锋同杨贵谈话。

    对周总理点名调杨贵到公安部工作,王洪文很不情愿,但又不得不服从。当天晚上,王洪文和中组部党组成员牛树声在钓鱼台18号楼与杨贵谈话,将周总理的意见讲了一下。

    去公安部工作,杨贵毫无思想准备。从内心讲,他不愿意去。一是听说公安部很复杂,“文革”以来派性很严重;二是祝家耀已经去了公安部,而且背景很深,经过读书班一段时间相处,感到与他很难共事。

杨贵推辞说:“我长期在基层工作,来读书班学习时间很短,想在读书班继续学习。”王洪文不耐烦地说:“学习嘛,以后还有机会,这是周总理提名让你去的,不能再讲价钱了,明天华国锋还要和你具体谈。

”     第二天下午,华国锋约杨贵到北京卫戍区司令部谈话。他说:“杨贵同志,昨天王洪文和中组部跟你谈了吧。周总理提议你到公安部工作,你很快要报到。

”     杨贵说:“我没做过公安工作,不熟悉,希望中央另选有经验的同志。”     华国锋笑了笑说:“我也没搞过公安工作,中央决定我兼任公安部部长,我只好服从。

不熟悉不怕,我也没经验,有事咱们共同商量嘛!这是周总理的意见,不能变了。你能领导修建红旗渠这么伟大的工程,相信你到公安部也会把工作搞好的。

”     11月17日夜里,杨贵彻夜未眠。他感到到公安部责任重大,万一搞不好,给党和国家造成损失怎么办?深夜,他给华国锋写了一封信,表示同意到公安部工作一段,待中央物色到合适人选,自己仍回河南工作。

华国锋看到信后,打电话对杨贵说:“长期干吧,不要有临时观念!”杨贵想,到公安部是周总理安排的,自己是共产党员,应该无条件服从,于是,11月18日到公安部报到了。

    周总理提名杨贵到公安部,与王洪文先行派去的人隔了十几天。     周总理听说杨贵对去公安部工作有想法,就让李先念副总理做他的工作。

12月12日,李先念副总理找杨贵谈话说:“周总理听说你不愿到公安部工作,让我找你谈谈,还是去吧。调你到公安部工作是总理的意见,华国锋同志兼部长,你担任副部长,这是工作的需要,你可要理解总理的意思啊!

对公安工作不熟悉可以学习嘛。至于河南的职务是否还兼,跟河南省委商量一下再说,你还要给林县的同志谈谈,把林县的工作搞得更好。”     杨贵当时并不清楚,调他到公安部工作,是周总理对王洪文选派的人不放心。

李先念副总理也没直说,只是告诉他,“要理解总理的意思”。     不久,杨贵在人民大会堂又见到了周总理,周总理关切地问:“杨贵同志,听说你到公安部还不安心,现在想通了吗?”     “我主要觉得自己是个外行,不熟悉公安工怍,怕工作搞不好,党和国家受损失。

”     “我就是要挑你这个不熟悉的人。不熟悉也有好处,脑子里没有框框,不容易走老路嘛!辈心干吧。”     周总理多次殷切嘱托,杨贵才安下了心。

    侦破李震案件中的曲折    杨贵到公安部不久,公安部核心小组分工施义之和杨贵抓机关整顿,祝家耀、徐海涛等人抓李震案件。

分工后的第二天,华国锋来到公安部,召开核心小组会议。施义之向他汇报了公安部下段工作安排和核心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华国锋听后说:“对于工作安排,我没有意见。分工问题嘛,总理跟我讲,让杨贵同志和卫戍区吴忠司令员一起抓破案组的工作。

”华国锋当场宣布了周总理亲自草拟的10人破案组人员名单,明确吴忠任组长,杨贵具体负责。     毛主席对李震案件也非常关切,让总理将《明史通俗演义》中第八十回至八十二回转华国锋、吴忠和杨贵。

这三回《演义》,即明朝末年发生在宫廷里的“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史称明史三大疑案,供侦破李震案件时参考。

    杨贵进公安部之前,李震案件侦破工作已经开始。由于王洪文竭力坚持李震是被阶级敌人谋杀的,公安部机关的气氛非常紧张。对有关人员进行排查,要求说清楚李震死亡前后几天自己在做什么?都和哪些人有过接触?发现什么可疑现象?从广州、天津、上海、北京抽来的侦破专家,都是在公安部领导下的人员,他们也吞吞吐吐,不敢把侦破的真实情况讲清楚,唯恐和上面的看法相左,以后给“小鞋”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