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敦桢的建筑 刘敦桢:以“勤能补拙”为座右铭的建筑大师

2017-12-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听刘叙杰教授讲述他的父亲.一代建筑宗师刘敦桢留下的家庭记忆."我的家族和南京早就颇有渊源."在面积不大.却装修得非常雅致的寓所里,今年82岁的刘叙杰和记者侃侃而

听刘叙杰教授讲述他的父亲、一代建筑宗师刘敦桢留下的家庭记忆。"我的家族和南京早就颇有渊源。"在面积不大、却装修得非常雅致的寓所里,今年82岁的刘叙杰和记者侃侃而谈。他精神矍铄,记忆力极强,眉眼间和父亲刘敦桢大师极像。

刘叙杰说,父亲1897年出生于湖南新宁,刘氏宗族是当地著名的大姓之一,出过两江总督刘坤一这样著名的人物。刘坤一曾经长期在南京为官,是晚清颇具影响力的封疆大吏。

刘叙杰告诉记者,父亲早年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负笈东瀛9年以后回国。1926年,父亲受聘于苏州工业学校建筑科执教,该校是我国建筑教育中第一个专科性质的学校。1927年底,苏州工业学校建筑科迁往南京,并入江苏大学工学院,"学校的老师,大部分去当官或者当建筑师,因为那个年代教师的薪水很低,远不如前两种职业,但父亲却毅然来到南京,当了建筑系的骨干教师,这是他与南京结缘的开始。"

江苏大学工学院后来定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这是我国大学教育中正式设置建筑学专业的开始。

爱踢足球的单身汉

在南京工作初期,刘敦桢是一个单身汉,他把大部分业余时间用在了阅读历史文献和踏访南京周边地区的古建筑遗迹上。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这位日后的建筑大师也极爱足球。他常常利用周末搭京沪铁路(指当时南京到上海的铁路)的夜车赶到上海,第二天踢一场足球或者观看一场球赛,晚上再乘车返回南京。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他1930年冬天与来自老家的陈敬女士结婚为止。

1932年秋天,刘敦桢受朱启钤先生的邀请,加盟北平的中国营造学社,和梁思成、林徽因、陈植等学者成为同事。

他暂别中央大学,在此后的十年时间里,刘敦桢一家随着中国营造学社迁移,抗战期间,曾迁到云南昆明和四川南溪李庄工作和生活。虽然条件极其艰苦,但包括刘敦桢在内的中国营造学社同仁却取得了极其丰富的学术成就,在中国建筑史上写下了华彩的一页。

生活艰苦的"沙坪坝"时期

"1943年秋天,父亲来到重庆沙坪坝的中央大学,回到阔别十年的建筑系任教,并且在第二年出任建筑系系主任。"刘叙杰说,父亲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这所名校。1945年秋天,他还接受吴有训校长邀请,出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

虽然早已是全国著名的教授,并且在学校担任重要教职,但刘敦桢先生的生活却十分清贫。刘叙杰对那些往事还记得很清楚:"在沙坪坝的时候,我们一家人挤在一间约20平方米的住所里,前后不通风,光线阴暗,脚下是凹凸不平的泥土地面,下雨天还严重漏雨。但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里,父亲完成了教学上使用的中国建筑史、中国营造法的讲稿以及《中国之廊桥》等著述。"

刘叙杰还记得,在那艰苦的岁月里,父亲每天早上还要到沙坪坝买菜,为母亲分担家务的压力:"那菜市场离家有好几里的路程,我现在还记得父亲那穿着褪色长衫的瘦削身影,踏着朝露晶莹的小径,逐渐消失在迷茫晨雾中……"

大部分时间用来看书写作

在刘叙杰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生活简单到极致的"典型的老知识分子"。他对时间抓得非常紧,在家里除了吃饭、睡觉,大多数时间都在书房里写作或者看书,就连周末和假期也不例外。在生活中,似乎也没有什么爱好。

刘叙杰回忆,父亲既不玩牌也不下棋,不看电影或者戏剧,穿衣服也不讲究,平日里也不喝酒,但会喝茶或者抽一点烟,后者大概也不算什么嗜好,顶多是工作时振奋精神的一种手段。但若干年后,刘叙杰却听说,父亲从小就有围棋天赋,8岁时下棋曾经赢了祖父。但后来为了工作,也就把这个爱好压抑下去了。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濡染下,刘家的孩子都学有所成。

"父亲对我们管得也不多,任由我们自己发展,并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今后的专业。"刘叙杰童年时受中国营造学社叔叔阿姨们的影响,也喜欢上了建筑学。后来,他考上了南京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进入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建筑系工作,不仅和父亲成为同事,如今也是享有崇高知名度的建筑学家。而刘叙杰的妹妹刘叙仪则是我国著名的肿瘤专家。

私交极好的建筑系"三老"

严肃、认真,是刘叙杰关于父亲记忆中的两个关键词。他说,父亲对什么事情都非常严肃认真,以写信为例,不管是什么人来信,他必定要亲自回复,从不假手他人。他往往先写出草稿。经斟酌修改后,再誊清寄出,信中每个字都写得端端正正,连标点符号也分得非常清楚。

"父亲常常说,自己的天赋不高,最多只是‘中人之材’而已,思维远不如梁思成先生等敏捷机智,因此,要迎头赶上学界的佼佼者,只有依靠自己加倍努力,多花时间,以‘勤能补拙’为毕生的座右铭。"刘叙杰说,父亲的勤奋对孩子们影响很大,并已经成为刘家的家训,将一代代传下去。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刘敦桢、杨廷宝、童寯3位建筑大师私交极好,数十年来合作无间,刘叙杰说:"他们‘三老’业务上各有所长,性格上也不一样,但都能彼此尊重,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和帮助,在生活上相互关怀。真挚而亲密的友情一直延续到3位老人生命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