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超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谈论关于协同创新与大学发展

2017-07-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把握"2011计划"的本质,确立协同创新中心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马海泉:2012年5月,我国高等教育启动了一项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突出强

把握"2011计划"的本质,确立协同创新中心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马海泉:2012年5月,我国高等教育启动了一项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突出强调"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计划(简称"2011计划")。这是近20多年来,继"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后,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这些举措的一个根本性导向,就是更加突出了科学研究对高等教育的支撑和引领。

王树国:这个判断很重要。我赞同你们在《中国高校科技》中提出的关于教学和科研的"耦合理论"。"2011计划"强调"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本身就说明三者关系绝不是简单的并重关系,而是一种耦合关系。我理解,协同创新,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实质就是要进一步处理好大学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强调通过协同创新改革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快一流大学建设;通过突出强调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关于教学和科研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主导高等教育的一是科研服务于教学,一是教学与科研并重。而"耦合论"更加符合高等教育的实际,因为"并重论"主要依据是我国大学办学实践对教师个体的要求。从大学层面看大学既要培养人才,也要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而从大学教师个体看,也是既要教学也要从事科研。

可以说大学和教师基本上都是集教学、科研于一身。对大学和教师而言,教学和科研两者的位置同样重要。但这并没有准确说明两者的关系。

从大学科研和教学的依存性看,教学和科研也应该是一种耦合关系。明确这种关系,是对高等教育理论的一个根本性创新。因此,"耦合理论"的提出,必将会受到来自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的重视。虽然耦合关系具有物理学意义上的偏好性,但是形象准确。

从位置上看,教学和科研是高等教育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从关系上看,他们具有相互依存性,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其关联程度并不在于强调二者的独特性,而完全取决于二者的共性。

因为,按照物理学意义上的耦合性,如果二者不在共性上做文章,而是各自强调独特性、独立性,最终两个系统因利益诉求不同而产生排斥,甚至会越走越远。大学的现实是教学、科研始终处在一种交融的状态,而且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二者之间融合得越来越紧密。

回到中国大学的现实,大学并不缺少研究中心、创新中心,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中心如何能够与大学的发展,与人才培养高度融合在一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为,如果协同创新中心搞不好,就会逐渐脱离于大学本身。这是目前建设行业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难题之一。

马海泉:看来,我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与王校长的办学理念真是不谋而合。近年来,因为《中国高校科技》的杂志定位,我们思考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但经过您的诠释,发现在高等教育的一些领域存在的许多问题之所以长期不能解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只找到位置,但对其中内在的关系确实很少有人认真研究。

这也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树立大教育观、大科技观,许多人对教育、科研的定义还局限在原来的范围内。从这个意义上讲,协同创新中心挂牌容易,但要真正发展好,确实值得认真地思考和谋划。

王树国:根据哈工大近年来与各地共同创建研究院的体会,建设好协同创新中心,首先必须确立协同创新中心在引领学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目前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已经在形式上成为很多大学的核心工作,但在内容上与大学改革发展核心工作还有很远的距离。

哈工大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仔细分析了几个相关的平台建设项目,认准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改革、创新,关键在于实现人才培养创新。通过科研与教学相融合,建成一个人才聘任和培养的"特区",进而扩大和影响整个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使学校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再前进一大步。

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必须紧密围绕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这个基本点。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关键在于具有人才培养的职能,这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科研机构的基本优势。由于社会上还有各种优秀的企业实验室和基础研究机构,大学的科学研究并不是不可替代的,但大规模的创新人才培养则是大学独有的优势。

因此,如果不强调人才培养的支持,科学研究本身就缺乏持续性,有"竭泽而渔"的隐患存在,协同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存在着长效性问题。

目前,学校正在考虑如何进一步深化协同创新长效机制的问题。高等学校当前的确面临着资金投入匮乏的问题,但是在大学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绝不仅仅是满足于获得新的融投资平台,也不仅仅满足于建设一个比传统的大学研究所更好的研究机构。

如果那样的话,就与"2011计划"的"通过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探索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根本目的"大相径庭了。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上,高等学校要有"最高纲领",要勇于瞄准最高目标,要敢于去啃体制机制改革的硬骨头。

立足依托教学和科学研究协同的角度,探索建立21世纪的中国大学创新平台

马海泉:要落实好"2011计划",必须深刻理解计划提出的根本目的,探索高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新在哪里?搞清这个问题,必须清楚"2011计划"的本质,也是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强化科学研究对高等教育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高校科技》近几年一直倡导的科教融合的本质就不仅限于在教学领域,而是涉及到大学体制机制创新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对许多人来说,这似乎并不应成为一个问题,因为我们的大学整体确实是以科教融合的形态出现在社会的,但是在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机制上,在高等教育理论上科教却实实在在是分离的。

也就是有"共实"无"共识",正因为如此,高校中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念:我是研究高等教育的,我是抓教学工作的,高校科研工作我并不关注。

言外之意就是高校科技工作不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因此,导致一些大学领导人虽然非常重视科研工作(只要能出成果要钱有钱,要房有房),但并不关注大学科学研究本身的体制机制问题,不关注科研育人的问题,不关注科学精神、学术规范等问题的研究,因此,也就更谈不上关心教学与科研本身的一致性问题。

按照"科教融合"的理念,高校科研不仅是科技工作问题,更是教育问题。因为我们与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最大的两个差距一是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来教育学生和培养人才,二是研究型大学不是在"研究性教学"中培养人才而是在科研环境中培养人才。

王树国:确实如此。现实大学的许多工作是无法准确界定属于科技工作还是教学工作的。但大学中无论搞教学工作的还是搞科研工作的,很多人在做事时并没有从科教融合的视角去认识和处理问题。因为传统上我国大学主张的是"教学、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明显是一种科教两分的理念。

也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作用下,我们无法制定出一个明确的既考核教学也考核科研的教师综合考核指标,因此,只能在二者的权重上换来变去。教学、科研本是大学发展的两个方面,但如果把他们看成是两个事物,结果是不论强调教学还是强调科研,都必然会忽视另外一个,甚至给另外一个事物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大学是一个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创新高度融合的学术共同体,大学的理论、大学的制度、大学的精神和大学文化都应是科教文融合的。

这个问题搞清了,我们在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过程中,就容易找准中心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明确必须立足于依托教学与科研协同创新,来创建一个探索21世纪的大学创新平台。

马海泉: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并不是"2011计划"的终极目标,但协同创新中心对于大学提升创新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必须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