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超河北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谈论关于协同创新与大学发展

2018-05-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探索建立以学生成才为主的大学体系,将科学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到实处马海泉:许多校长介绍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都是以如何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协同开

探索建立以学生成才为主的大学体系,将科学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到实处

马海泉:许多校长介绍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都是以如何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协同开展高水平科研为主,但是,为什么您偏偏将焦点聚在人才培养上呢。

王树国:我体会,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满足国家和区域的重大科技需求与人才培养并不矛盾。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供需矛盾非常突出,而且这种矛盾已经从数量需求转到了质量需求。这是中国大学面临的一个大问题:21世纪,中国大学如何使培养的人才达到社会的期望。

大学自身已经认识到了这种差距,因此不断地推进改革。教育行为具有很强的模式化特征,如果大学要推行大面积变革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问题。现实是:这么多按固化的模式培养的学生,如果强行推进改革,首先担心的是教师不会教了,学生不会学了……其结果就可能是,新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但是旧的教育模式已经被打碎了,使大学面临灾难性后果。

所以我们就抓住"2011"这个平台,将它当成教育实验平台,成功以后就可以来推广这个实验模型。

这个实验模型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科教融合。与结合不同,融合体现的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形态,注重科技和教育的"交集"。大学要提高办学效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信息化时代,在科技爆炸式发展的时代,大学要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对他们未来成才所必须的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

目前,我们的大学还在紧扣课程设置、学时、学分、考试,学生去听完课、写完作业、考完试就结束了,这样的教法和学法根本没有把课程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同课程到底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目前还缺乏定性、定量的分析和论证,缺少对"未来需要什么和怎么培养"的考虑。

因此,在"2011"平台建设上,我们就是要探索建立以学生成才为主的大学体系。这个体系要充分体现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支撑和引领,将通过科学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到实处。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方向大都是学术前沿方向,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

通过提倡科研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不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把全部前沿知识都掌握了,而是让学生获得探索精神和了解发展趋势。哈工大的一位校友,30多年前毕业于学校工科专业,毕业之后很长时间学习并开展医学研究,最后在医工学交叉领域做出了成绩,成为一个领域的领头人。他体会大学要让学生更多地去涉猎相关学科和兴趣领域,使学生对新学科、新领域充满兴趣和追求。

马海泉: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根本。通常来说,教师的科研成功是属于个体成就的,但是教学能力属于学校本位的。因此,大学在聘任教师时不能本末倒置,关键应看教师对人才培养和教学的实际贡献。

王树国:说实话,尽管大学在考察大学教师时要考察科研和教学这两个方面,但长期以来对科研的考虑会更多一些。这在大学开始从教学型走向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过程中是正常的,也可以说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初级阶段问题"。

但是当大学整体有了一定的科研基础之后,就要特别注意既要避免弱化科研的取向,也要避免轻视教学的取向。有些大学教师在科研能力不强的时候,还比较重视在教学上下些功夫,争取给自身评价提供支持;但是一旦自身的科研能力上去了之后,觉得自身的评价参数比较好了,就容易产生弱化教学参与的取向。这些问题也是很多大学致力解决的问题。

大学教师一定要避免这样的"悖论":没有科研基础,很难培养创新性人才;有了科研基础,容易弱化教学使命。大学教师都要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即科研与教学是一致的、融合的。为了科研而忽略了教学,大学教师就偏离了职业轨道,成了研究所的研究员、工厂的工程师,就与大学教授的职业要求大相径庭了。

大学教授要在学术上有相当的造诣,在对科研和工程应用都有了解的基础上,用科研的精神、成果和经验去创新和发展大学的教学,才能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有更宽阔的视野、更丰富的经验和更高的能力。

我们正在加强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就等同于把这个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企业需求与应用结合起来了。这种创新环境是对大学教师自身视野的拓展,也是对大学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和新提高,为大学提供了很多外部化的潜在的教育资源和教师资源。

在这种环境中,还有助于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多样化,不仅仅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更可能是基于问题、基于创造的知识传播与创新性学习的新型关系。在协同创新模式的教学活动中,大学教师更可能是一个学习者,也可以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新的知识和启发。

当大学教师能够从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上、思维上的新收获,教学过程本身就转变为一种创造性活动了,那么他们也就会逐渐形成对教学创新的新期望和新投入了。

直面网络社会的挑战,以协同创新的精神推动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改变

马海泉:当前,转型期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必须有更大的担当。除了提高科学研究对高等教育的支撑引领外,您认为还有哪些是大学发展中迫切需要重视的。

王树国: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里,不仅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育的思想和传统也必将产生巨大变化,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已初露端倪,并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互联网已经彻底突破了技术的层面,成为一种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成为一种生存环境。在网络社会里,学习能力培养将比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知识经济时代的职业需求更具有挑战性,许多传统的专业技能很难完全适应社会需要,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将成为常态。

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将会面临更加多变的知识挑战。互联网下的人的职业发展必然是建立在终身学习和学习能力基础上的,这就要求大学要给学生提供更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再学习能力。

既要引导学生打破学科思维限制,也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创新能力。我希望哈工大培养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非常好的科研能力提升和才能展示;在研究生阶段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并在参加科研活动中取得具有创新性的成果。

大学需要在信息化时代,站在科教融合的高度上重新认识和评价教师。我认为,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两个基本素质。一是教师本身的思想比较活跃。网络传播已经把世界上各种新观念送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学生已经身处各种信息潮流当中。

教师如果思维僵化,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教师的思想活跃起来,才能谈得上引导学生去剖析、去选择、去创造。二是教师本身要关注和从事科学前沿研究。在网络时代,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可以通过世界性的名校公开课来学习,再强求学生坐着老老实实地听教师照本宣科已经很难了。如果教师自己没有进入前沿开展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教给学生的东西很难保证是最新的。

信息社会还要求教师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好的信息资源,在世界性的开放教学资源体系中分享和借鉴。我们计划通过哈工大的"2011"平台,把哈工大的优势资源向国内外公开,也建立面向国内外的优势资源获取渠道。我们正按照这个思路选聘教师和评价教师。

首先,我们按照"校内外一视同仁、国内外一视同仁"的态度选聘教师。我们正在做的招聘平台强调不看教师的背景和年龄,而看候选教师的思想和质量。重点考察候选教师的学术素质和教学能力,要求使基本达到或者经过培养后确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其次,我们通过教师聘任办法改革来寻求突破。去年已经有两个年轻的讲师,通过海内外同行评审后,直接被学校聘任为教授。第三,要求教师知道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哈工大已经初步建成矩阵式的管理体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传统的纵向科层管理体系,主要结构是"校"、"院"、"系",按照学科划分和教学组织与管理来运行的;二是改革后的横向科研管理体系,主要结构是科学与工业技术研究院下设的若干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构成,强调不按照学科来设置,而是按照研究问题或研究领域来申请和批准。

一个研究所可以包含各个学科,有助于打破单一学科的限制,这是实现学科互通的重要平台。目前的改革成效表明,通过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组织模式的转变,有助于推进学科交叉和跨学科研究。

在矩阵式的管理体制下,所有人员的人事身份保持在院系,但科研活动、教学活动已经超越院系设置了。比如在我们的某个研究所,可能涉及到计算机、控制和机构等多个学科,在科研活动中需要多学科协作完成项目,最终自然形成了一个多学科或者跨学科的团队。这种多学科或跨学科环境的营造和发展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创新,使培养的学生不再是单一学科的思维,而拥有更系统的思维和多学科的乃至跨学科的思维。

(本文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与《中国高校科技》执行总编马海泉对话实录,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黄超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