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婉仪的经历 全世界最早的独木舟在哪里出土? 20年间三次挖掘经历了怎样的波澜曲折?

2017-08-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湖光山色的湘湖景区内,有一片近3万平方米的跨湖桥遗址,这儿出土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和大量的骨器.木器.石器.陶器和动植物标本.经考古发掘和碳十四年代测定

湖光山色的湘湖景区内,有一片近3万平方米的跨湖桥遗址,这儿出土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和大量的骨器、木器、石器、陶器和动植物标本。经考古发掘和碳十四年代测定,跨湖桥遗址的绝对年代为距今8000-7000年。

曾几何时,河姆渡是整个南中国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1990年,跨湖桥文化乍一亮相,就让人大吃一惊,这一遗存内容毫不逊色的崭新文化,年代竟早过河姆渡遗址整整一千年。

从1990年5月跨湖桥遗址被首次发现,共经历三次挖掘,于2009年9月28日,建立在遗址之上的博物馆正式开馆,出土文物从此就被陈列在馆中。风雨20年,挖掘工作几经停止,跨湖桥文化命名争论不休,文物就地保护与湘湖治理正面冲击。

踏进这座来之不易的博物馆,8000年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斑斓之彩陶,轻盈之独木舟、木质弯弓、针眼如丝、三孔短笛、更有釜甑中的稻香、渔网上的浮标、煎裂的草药罐和恍若文字的刻画符号……这是跨湖桥文化给人的遐思,也是跨湖桥遗址带出的迷思。

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就地保存 是重要的建馆依据

博物馆遗址厅是一个水坝形圆桶建筑,建筑顶上的几盏探灯投向陈列于底部的一条独木舟。在这个巨大的恒温恒湿空间里,独木舟静静地躺在玻璃房子里,它的周围还原了当年挖掘现场的考古场景。

“这条独木舟的出土意义非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是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的建馆重要依据。因为独木舟实施了就地保护,就有理由在出土现场建立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参与独木舟挖掘工作的原萧山博物馆馆长、研究员施加农说。

据施加农介绍,2002年11月下旬,在第二次挖掘地的东面他们找到独木舟和相关遗迹,不由联想到,第二次挖掘时曾挖到一个木桨式样的器型。

有浆必有舟,又挖了几天后,一条独木舟终于呈现出来。施加农说:“隔樑这边的舟头露了出来,另一头是舟体,因为被砖瓦厂取土时挖破了,所以只看得到一个舟头。周围有大量的木头堆在一起,还有木桨。这不是一条新做的独木舟,而是使用过的,被架在地面上,两边插着木桩,舟体很光滑。残长有5.6米,边上都是被劈开后的整根木头,好像工匠刚做完活离开。”

独木舟的发现令人既兴奋又着急,怎么保存?这是一个大难题。全国独木舟保护方案论证会一共开了三次,一致认为应该就地保护。湖北省博物馆是全国漆木器保护中心,由它的老馆长陈中行作为独木舟保护课题组组长。

独木舟标本通过生物脱水技术成功了,刚出土时海绵样的独木舟经过处理后,变得十分坚硬。施加农说:“当时共有4个课题,疏干排水工程、土遗址加固、独木舟等木质文物脱水和防霉杀菌。我们建了一个700多平方米的彩钢棚建筑,但是钢构建筑无法解决温湿度问题,于是又绞尽脑汁在里面搭了一个帆布房,解决了控制温湿度的根本问题。”

首次挖掘牵出8000年历史

惊讶与不敢相信 挖掘工作就此搁置

独木舟是跨湖桥遗址第三次挖掘时出土的,前后三次挖掘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波澜曲折?

上世纪60年代起,跨湖桥遗址的位置就一直是城厢砖瓦厂。一个叫郑苗的初中生住在湘湖一带,对文物挖掘非常感兴趣,他在砖瓦厂捡了石器、骨器、木器等几十件器皿。1990年,郑苗升入电大学习,将自己初中时捡到的宝贝给老师看,电大老师直接打电话给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当时在这个单位工作的施加农说:“我们马上赶到电大,看了郑苗同学捡来的东西,认为这是史前文物,要求郑同学无论如何要带我们去现场看一看。”

1990年6月1日,施加农他们去了这座砖瓦厂。现场一片狼藉,推土机轰隆隆地开着,遍地都是陶片和动物遗骨。文物无小事,星星点点的发现都有可能牵出一个重大历史背景。施加农说,跨湖桥遗址上面有三至四米的湘湖沉积淤泥,这是烧制砖瓦最好的材料。砖瓦厂长期作业,早已挖到遗址文化层。

在现场,考古人员从30米左右的泥土剖面看到,文化堆积层非常明显,这就是遗址的重要标志。几天后,省考古所两位年轻的专家急匆匆地赶来了,施加农陪他们去了湘湖现场,专家们认为需要挖掘。

1990年10月,挖掘工作正式开始了,耗时两个月,挖掘300平方米左右,共出土130多件有编号的文物,有陶器、石器、木器、橡子窖藏、建筑遗迹,考古专家判断这是一个居住区。挖掘领队发现,这个遗址的文化面貌十分新颖独特,之前从未见过。

在浙江境内,钱塘江以南有河姆渡文化,钱塘江以北有马家浜文化,都是7000年历史,再后来是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新石器文化晚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谱系,浙江史前文化的格局被公认就是这样的,那么跨湖桥遗址是什么时候的?它与其他几个时期的文化似乎并无关联,年代问题无法确认。于是,遗址中采集的标本被送去国家海洋局做了碳十四年代数据测定。

测试结果一出来,让人惊讶万分,居然有8000年历史,很多人不敢相信。跨湖桥遗址的挖掘工作至此搁置。

第二次挖掘共修复200多件文物

遗址文化命名被当头一棍

2000年,考古专家蒋乐平着手做史前遗址考古调查课题。施加农认为,这是再次挖掘跨湖桥遗址的好机会。他说:“我们向蒋乐平提出到萧山来调查跨湖桥遗址的请求。因为考古调查必须具备经费、项目两个条件,跨湖桥遗址有砖瓦厂在作业,没有充分的理由去介入,调查困难,何况当地没有考古领队资格。我们抓住这次机会,一定要把跨湖桥遗址问题调查水落石出。”

2000年12月底,在跨湖桥遗址第一次发掘的东南面大约100多米处,一个探沟挖下去,表土下1米多深的地方又发现了一个文化层。这个发现让很多人兴奋,大家都爬了下去,看到很多陶片和深黑色的文化层泥土。

第二次考古挖掘于2001年5月正式开始,7月份结束,挖掘面积300平方米。因为挖掘的文化层有一米多厚,这次出土的文物更多了,陶器的修复率非常高,共修复了200多件文物,陶器的文化类型很清晰地显示出来。另外还有大量的木器、石器出土,石器有石斧、石锛、磨石等,木器就更复杂了。这时,跨湖桥文化命名第一次被提了出来。

2002年3月,第一次跨湖桥学术研讨会召开,请来全国权威专家看跨湖桥遗址,目的是争取文化命名。没想到当头一棍子。专家们认为,跨湖桥遗址年代不可能这么久远。

但北大考古系教授严文明却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首先,跨湖桥遗址挖出来的所有陶器都是圜底器,没有鼎足器,说明年代比较久远。其次,所有石器没有钻孔。最后,从出土的大量动物遗骨分析,当时人类的生活来源主要以狩猎采集为主,农业只是必要的补充。这是一个崭新的发现,不能戴着既有的眼光来看待。但是命名文化为时尚早,需要找到同类型的另一个遗址,知道大概的分布范围和来龙去脉,目前只能说是独特的类型。”

下孙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跨湖桥文化命名正式成立

凭着严文明的这番话,2002年6月,下孙遗址挖掘又开始了。这是历时一年的大规模考古调查,在整个湘湖区域动用挖土机掘地三尺,但并没有重要发现。

2003年5月10日,事情出现了转机。有一位文物爱好者提供线索,在杭州砖瓦厂工地出现陶片。这位市民领施加农他们来到下孙自然村,那里确实有零零星星的陶片,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经过深入挖掘后,果然有文化堆积层出现。

考古人员先对下孙遗址试掘了60多平方米,其面貌和跨湖桥遗址很像。由于这里的文化层只有十几厘米,堆积层很薄,说明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区域。2003年11月,对下孙遗址的正式挖掘开始了。挖了500多平方米后,终于发现大量灰坑、柱洞,密密麻麻共有60多个。出土的文物有陶器、石器、木器和稻谷颗粒,确定文化面貌与跨湖桥遗址一样,年代测定结果也相同。

这个遗址发现后,跨湖桥文化命名条件就成熟了。2004年12月17日,因为下孙遗址的发现为跨湖桥文化命名提供了重要依据,所以新闻发布会随即召开,第一次面对媒体宣布了跨湖桥文化命名。遗址命名文化是非常了不起的标志性事件。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是一座综合反映跨湖桥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的专题类博物馆。博物馆占地83亩,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展陈区域由“八千年回首”主题陈列和遗址保护厅组成,建筑总体以船为造型。

跨湖桥遗址自1990年6月首次发掘以来,经过三次考古发掘,其中2002年发掘出土的独木舟及相关遗迹。独木舟采用火焦法制作,出土时在其周围发现桩架结构、木桨、石锛、编织物等大量相关遗迹和遗物,对研究我国造船史、交通史以及世界造船史,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

地点:杭州市萧山区湘湖路978号(近湘湖)

公交:K716跨湖桥站下,向北步行220米、K707跨湖桥站下,向南步行380米均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