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世界九大毒蛇 谁才是毒蛇之王

2018-05-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贝尔彻海蛇(学名:Hydrophis belcheri)是蛇亚目眼镜蛇科海蛇属下的一种有毒海蛇,一度是全球毒性最强的蛇类之一,生活在澳大利亚

贝尔彻海蛇(学名:Hydrophis belcheri)是蛇亚目眼镜蛇科海蛇属下的一种有毒海蛇,一度是全球毒性最强的蛇类之一,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贝尔彻海蛇学名Hydrophis belcheri,贝尔彻就是它的学名音译,英文名就是belcheri sea snake。

贝尔彻海蛇大多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长可达3米左右。它们栖息于沿岸近海,特别是半咸水河口一带,以鱼类为食。

它们性情温和,喜欢在大陆架和海岛周围的浅水中栖息,在水深超过100米的开阔海域中很少见。它们有的喜欢呆在沙底或泥底的浑水中,有些却喜欢在珊瑚礁周围的清水里活动。

细鳞太攀蛇,俗称内陆太攀蛇,以前叫做内陆盾尖吻蛇,还有沙漠猛蛇、凶猛太攀蛇、大斑蛇等别名。 是全世界最强毒性的陆栖蛇种,一次毒液就可杀死20万只老鼠,形体比普通太攀蛇要小,成蛇也仅为2米左右(合6.5英尺),分布于澳洲中部的维多利亚沙漠及附近,细鳞太攀蛇生性害羞,当防御时,身体会离开地面。

细鳞太攀蛇的形体比普通太攀蛇要小,成蛇也仅为2米左右(合6.5英尺),细鳞太攀蛇的头部扁平,略尖,眼睛相对较大。细鳞太攀蛇有灰色到黄褐色的鳞片,这些鳞片有时会镶有细黑边。躯干部为褐色或橄榄绿色,腹部为黄白色,而头部则为黑色或有黑色斑纹,毒牙长7.0~13.0毫米,具有强烈毒性。

蝙蝠蛇科(Elapidae),剧毒,分布在澳大利亚中部、东部、北部以及新几内亚地区;栖居在干燥的森林、林地、稀树大草原及干燥的灌丛林中;成蛇的体色或为浅褐色或深褐色,有时甚至是黑色。

东部拟眼镜蛇十分危险,澳大利亚大多数的蛇吻致死事件几乎都与本种脱不了关系。一旦受到威胁,就会积极反击,首先会将身体前端抬高并弯绕成S型、撑平颈部、张开嘴巴,然后迅速猛烈攻击。以其他爬虫类、两栖类、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金环蛇(学名:Bungarus fasciatus),俗称金甲带、金包铁、金脚带、花扇柄(客家话)、雨伞柄(潮州话)或佛蛇等,是环蛇属的一种,是毒性很强的蛇。金环蛇是一种具前沟牙的剧毒蛇,与眼镜蛇、灰鼠蛇合称“三蛇”,是著名的食用蛇种。金环蛇分布于北纬25度左右及其以南地区。

怕见光线,白天往往盘着身体不动,把头藏于腹下,但是到晚上十分活跃,捕食蜥蜴,鱼类,蛙类,鼠类等,并能吞食其它蛇类及蛇蛋。金环蛇性温顺,行动迟缓,其毒性十分剧烈,但是不主动咬人。金环蛇夜晚活动。

黑曼巴蛇(学名:Dendroaspis polylepis),又称“黑树眼镜蛇”,是第二大的陆生毒蛇类,也是曼巴蛇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平均体长为2米,最大可达4.3米,黑曼巴蛇还是攻击速度最快的蛇。黑曼巴蛇是非洲最大的毒蛇,有非洲死神之称,黑曼巴蛇除了像其他曼巴蛇一样,栖息在树上外,还会在地面猎食,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像老鼠等为食,也会捕食蜥蜴、小型鸟类等。

一般来说,黑曼巴蛇不怎样主动攻击人类,而快速的动作只是为了追捕猎物和在遇到危险时迅速逃到最近的栖息地,当被激怒时,它会抬起 1/2的身体,坚守原地、连环进攻,通常会连续攻击1-2次,让敌人知难而退。大蛇每次攻击都能释出30-40毫克的毒液。黑曼巴蛇主要分布于东非及南非,西非也有零星的发现纪录。栖居在大草原、林地及荆棘丛中,每次产6-17枚卵。

虎蛇属眼镜蛇科(Elapidae)爬虫,学名为Notechisscutatus,产于澳大利亚;其毒液含凝血剂和神经麻痹剂,常使人毙命。向人攻击之前,头和颈部膨胀成扁平状(眼镜蛇的方式)。虎蛇为常见种类,澳大利亚南方地区的沼泽地数量极多。体呈多种颜色,一般有褐色和黄色条纹。平均体长1.2公尺(4尺)。体长约1.3~1.6米。蛇身厚实,头部宽大,身体呈浅暗橘黄色或茶色,并伴有黄绿色、灰色或橘褐色箍环,生于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岛半干旱区域。虎蛇攻击性强,含剧毒液,是致人死亡的主要蛇种栖。 同时也是传奇游戏中的一种怪物。

虎蛇体长约1.3~1.6米。蛇身厚实,头部宽大,身体呈浅暗橘黄色或茶色,并伴有黄绿色.灰色或橘褐色箍环,生于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岛半干旱区域。虎蛇攻击性强,含剧毒液,是致人死亡的主要蛇种栖 。 虎蛇是澳大利亚亚热带地区一种体型较大的毒蛇,它们是蛇亚目中一个很独特的群体,同种属中的外型、体色、大小分别可以相当大。部分虎蛇的体色更会因应季节性而有所改变。一般虎蛇的身体长达1.45米,体纹宽阔,有明显的光暗落差。虎蛇的体色大致有橄榄色、暗黄色、橙棕色及黑色等,蛇腹比较浅色。虎蛇以毒素杀死猎物,也会向侵略者施展凌厉的咬击,有令人类致命的能力。

菲律宾眼镜蛇(学名:Naja philippinensis,英语:Philippine Cobra),是脊索动物门爬虫纲有鳞目蛇亚目的生物。具毒性,主要分布在菲律宾吕宋、民都洛、卡坦端内斯省及马斯巴特等岛屿。在他加禄语中,菲律宾眼镜蛇又称“ulupong”。

菲律宾眼镜蛇整体比例较其他蛇种短胖,约长1.7米,而民都洛岛的个体有2米之长。体色会由年轻时的暗棕色,逐渐蜕为成熟期的浅棕色,喉颈位置有时会有一条黑色的长纹。颈部附近有20数环的蛇鳞,躯体中部有21环蛇鳞,腹部有182至193环蛇鳞,尾部位置有36至49环蛇鳞。鳞纹分布有时并不平均。

蝰蛇(poisonous snkg;viper)毒蛇,生活在山林或草丛中,捕食鼠类、青蛙、小鸟等。蝰蛇科约200种毒蛇的统称。分为两个类群(亚科),即蝰蛇亚科(Viperinae,东半球蝰蛇)和响尾蛇亚科(Crotalinae,颊窝蝰蛇)。某些权威人士认为,蝰蛇的这两个类群应是各自独立的科。蝰蛇的特徵是具有一对中空的注射毒液的牙齿,著生在上腭活动骨骼上(上腭骨),不用时可折回嘴内。具颊窝器的蝰蛇(响尾蛇及其他)特徵是︰在每侧鼻孔与眼之间有一热敏感小窝,用於探寻温血动物。

全长1米,重达1.5公斤。头呈宽阔的三角形,(因为它的头部有巨大的毒腺) 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散有粗大的深棕色斑。蝰蛇的行走千姿百态,或直线行走或弯蜒曲折而前进,这是由蝰蛇的结构所决定的。蝰蛇全身分头、躯干及尾三部分。头与躯干之间为颈部,界限不很明显,躯干与尾部以泄殖肛孔为界。蝰蛇没有四肢,全身被鳞片遮盖,有保护肤体的作用。

响尾蛇(xiangweishe)(crotalusadamanteus)脊椎动物,爬行纲,蝮蛇科(响尾蛇科)。一种管牙类毒蛇,蛇毒是血循毒。一般体长约1.5~2米。体呈黄绿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尾部末端具有一串角质环,为多次蜕皮后的残存物,当遇到敌人或急剧活动时,迅速摆动尾部的尾环,每秒钟可摆动40~60次,能长时间发出响亮的声音,致使敌人不敢近前,或被吓跑,故称为响尾蛇。

响尾蛇有2属︰侏响尾蛇属(Sistrurus)体小,头顶上有9块大鳞片;响尾蛇属(Crotalus)的体型大小不一,因种而异,但头顶上的鳞片都很小。北美洲最常见的是美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木纹响尾蛇(C. horridus, 即带状斑纹响尾蛇)、美国西部几个州的草原响尾蛇(C. viridis)以及东部菱斑响尾蛇(C. adamanteus)和西部菱斑响尾蛇(C. atrox),后二种为响尾蛇中体型最大者。响尾蛇分布在加拿大至南美洲一带的乾旱地区,体长差距较大,如墨西哥几种较小的种约只有30公分(1呎),而东部菱斑响尾蛇约可达2.5公尺(8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