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活着不同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余华的《活着》有何异同?

2017-07-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首先从文学性上,活着读的很流程,浓缩的很精华,是本让人逮到就会一口气读完的书.而平凡的世界很是粗糙,对人物直白且反复的描写,环境架构的冗余,

首先从文学性上,活着读的很流程,浓缩的很精华,是本让人逮到就会一口气读完的书。而平凡的世界很是粗糙,对人物直白且反复的描写,环境架构的冗余,曾一度几个地方都读不下去,也承认有几个段节是扫读的,直到第一本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才入情,另,或是作者也中间断过的原因,第二本开始部分我依稀记的也和读第一本开始部分一样的不能入情。

说来惭愧,活着和平凡的世界我读起来并没有太多年代感,特别是平凡的世界,很多情绪和事件都是我所能理解甚至经识的,然而我是88年出生的,或许我的故乡些许落后吧。

人间失格及作者是饱受争议的存在,我确幸喜爱,每每在我生命(生活?生存?哪个词,还是生命吧)低谷的时候,我总要去看一遍,人间失格让我摸触到了时空中更残劣的存在,(此时脑海中突兀的想起那首歌“bad day”),无关每次怎样的低谷,每每如此。

或许随着年岁的增长,余生再遇到低谷,我该弃人间失格而看活着,毕竟越是年长,周边的人事越是情深驳杂,也许活着不会落人心柄。

活着是一种对苦难的豁达,无关历经或是身处。 平凡的世界在读的过程中,我很是刻意冷漠去做旁观者,上面说过该书离我没那么遥远。厚厚的三本书没能总结出一个道理,或者该书就是在说“总结不出一个道理”,书中人事情绪堆的我个人很是理解、害怕与窒息。

我想写写对书中一些故事、或是孙少平的,关于某些阶段或者全部的个人看法和理解,确又无从下笔,因为所有的评论都很畏惧该书推迭下的时效性,另该些评论也会被推迭的格局狭小了。

写不出,或不想写,不该写,然后此刻突然领悟了些什么,书名叫平凡的世界,是啊,作者起的书名正好解放了我所有上句中关于评论的纠结,最好的评论“该书写了一个‘平凡的世界’”。

我很是自豪我给出的这个书评,因为上面二次说过的,我年轻却理解和经识书中人事。(突然又想到了围城,这些都是我不太乐意和同龄人讨论的书,因为我害怕同龄人知晓我对书中人事的无违和感)然后如上写的是此次写这几段文字的当下所想所写,记的在当时刚读完该书时和女友聊起该书,当时是说“该书厚厚三本且算‘明’著,读后我该有大大感言和评论。

然后此刻我只想说或者只会说(无言)一句:‘自田晓霞死,孙少平也死了。’我想这不是感言也不是该有的书评,但确是我唯一能说的一句,不是想说也不是该说,只是被三本文字堵塞后纯粹觉得该对书和作者反击一下,却无从下手,脑竭后仅此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