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第七天语录 第一次读书笔记——读余华《第七天》有感

2017-09-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无聊时翻阅卓越时发现了余华的新书<第七天>,本想等九月考试过后再买,却未能忍住,在网上购买了电子版,两个多小时读完,心中感情驱使我写下这篇小

无聊时翻阅卓越时发现了余华的新书《第七天》,本想等九月考试过后再买,却未能忍住,在网上购买了电子版,两个多小时读完,心中感情驱使我写下这篇小短评。 从高中课文《十八岁出门远行》接触到余华,在刚刚大学毕业的班主任课堂上听她讲《现实一种》的荒诞不经时,就已经对余华产生了兴趣,一口气读完了一系列他的杂文集,以及小说《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当然不能少了被高度评价的《兄弟》。

《兄弟》中,林红、宋钢和李光头的生活,在当时并未经历多少世事的我看来,仅仅是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当笑话看完一笑了之,最多是对宋钢的惨死有过不超过十分钟的震撼唏嘘。

而现在看来,也许是我以浅薄之心度余华的悲悯之腹了。 扯远了。

与《兄弟》带有的“轻魔幻”相比,《第七天》则换了一种全新的,甚至可以用“奇幻”来形容的文笔,讲述了一个灵魂的生前身后。看到书封面的时候我还在猜想,这会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未曾想到它竟然如此犀利。整部小说以“我”为线索,讲述在他的人生里经历过的许多与生死相关的事件。

在余华富有想象力的笔触中,逝去的人作为一种骨骼形态,身处另一个世界,有些灵魂甚至因为去世时间不长,而以尚未腐蚀的肉体形态存在。在主人公的视角下,他们或欢快、或悲伤、或坦然、或彷徨、与生前并无二致。

在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故事背后,隐藏着作者对社会诸多现象的迁移。曾经的妻子因事业放弃爱情,生父母的家庭因利益放弃亲情,毫无血缘关系的养父和邻居给自己的关怀,构成“第一天”到“第三天”的主要情节;而在“第四天”到“第六天”,则是“我”在与游荡魂魄的往来交流中回顾彼此的往生。

被当做医疗垃圾的弃婴、因情自杀的女孩、为女孩卖肾换钱买墓地的男孩、因公私恩怨而争斗,终丧性命的犯人与警察、因事故而丧生的饭馆老板一家、因强拆而死去的夫妇……一幕幕在现实社会里不断上演的惨烈场景,在灵魂的口中得到还原,写就一篇令人心痛的悲剧;而在“第七天”,“鼠妹”前往“安息之地”为整部小说掀起最后一个高潮,“我”与不辞而别的养父在另一个世界里重聚却又分离,在压抑的笔触中划下结局。

一直觉得余华的写作风格是残酷、冰冷、讽刺却又出奇平静的。在《现实一种》中,他的冷酷让他自己都感觉“血管里流淌的不是血液,而是冰碴子”。

也许是压抑的职业经历给了他冷静的习惯,在一些近乎血腥的场面描写中,文字里流露出的如旁白一般,毫无感情的语调,令人浑身不自在。此外,第三人称带来一种强烈的“旁观者”感觉,似乎一切感情与之无关,只管写出来就好。

《第七天》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强化了这一风格,使得作者笔下的社会更显真实。另外,书中的一些情感与景物相结合的描写,颇有些少年派的味道,印象最深的一句“我仿佛看见潮水把身穿红色羽绒服的小女孩冲上沙滩,潮水退去之后,她独自搁浅在那边的人世间。

” 在高中看《兄弟》时便有疑问,类似“垃圾王”“处美人大赛”这种事,在现实生活里怎么可能存在?而现在虽未经历,但以媒体披露的诸多爆炸新闻中,似乎也可见其端倪。

《第七天》余华巧妙地将阴阳两界通过亲历者(死者)的描述娓娓道来,所选取的事例几乎就是近几年来不断上演的一个个社会事件的映射。我不懂作家的分类,但我觉得理应将余华归于“现实”一派。

因为无论是《兄弟》中在现在看来对社会现象的荒诞前瞻,还是《第七天》中的回顾前尘,都证明了余华眼中、笔下的社会与我们切实生活着的社会相比,毫不荒谬,甚至有些时候更显真实。 余华对这个社会是悲悯的,只不过隐藏的深,在粗略看去之时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所以往往无从查觉。

在《第七天》所营造的灰暗、压抑氛围中,无法买到墓地,获得安生的灵魂,只能去往“死无葬身之地”,而这里却几乎是整部小说唯一让人感到“彩色”,拜托了昏暗色调的地方。

用来诅咒的词语在作者笔下成了游魂的栖身之所,没有墓地的具具骷髅在这里获得可能暂时,却也更可能是永久的安魂之地。许多人在生前都未能安生,不是死在自己的蜗居废墟之下,便是死在“天坑”的太平间中,连死后,他们也因无墓而游荡,更凸显其悲凉。

在小说的结局,作者通过对话,将更多的亡魂指引到“死无葬身之地”,因为那里“人人死而平等”,与其说给逝者以希望,不如说是对生者的绝望——只要活着,便没有真正的平等;哪怕死了,若无坟墓,灵魂也无处安息。 匆忙写就,未曾看过其他人的评论,权当抛砖引玉,与读者共享。 李包包 2013/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