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父母容易养出不孝子

2017-12-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经常打骂孩子的父母孩子挨了父母的打,心理会反感.仇恨父母,以后容易以暴易暴,主动去打别人.特别是孩子在五六岁时被父母影响最深远.因为五六岁是个体心理成长的关键期.啰嗦的父母“成功的孩子成功在妈妈的心里,失败的孩子失败在妈妈的嘴里.”父母的啰嗦容易使孩子反感,认为父母不值得尊重,进一步就会顶撞父母.包办溺爱的父母父母包办溺爱,就是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机会.孝顺的机会,让孩子心理变得越来越冷漠.父母应该学会“装”尹邓安说,父母如果能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可以培养孩子的孝顺之心.培养孩子对弱者的怜悯之

经常打骂孩子的父母

孩子挨了父母的打,心理会反感、仇恨父母,以后容易以暴易暴,主动去打别人。特别是孩子在五六岁时被父母影响最深远。因为五六岁是个体心理成长的关键期。

啰嗦的父母

“成功的孩子成功在妈妈的心里,失败的孩子失败在妈妈的嘴里。”父母的啰嗦容易使孩子反感,认为父母不值得尊重,进一步就会顶撞父母。

包办溺爱的父母

父母包办溺爱,就是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机会、孝顺的机会,让孩子心理变得越来越冷漠。

父母应该学会“装”

尹邓安说,父母如果能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可以培养孩子的孝顺之心。

培养孩子对弱者的怜悯之心

怜悯弱者与孝顺父母其实是一回事。当孩子长大后,父母逐渐老去,也会成为一个弱者。对社会来说,弱者是索取少、奉献多的一群人,而对孩子来说,父母也属于索取少、奉献多的人。所以,不尊重穷人的人往往不孝顺父母。

尹邓安说,很多人喜欢在孩子面前吹嘘自己官大、钱多、关系硬,这样的人不仅绝对培养不出孝子,还会培养孩子的非道德行为。

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体验感

如果你扶起一位摔倒的老人,送他去医院,并受到了别人的称赞,这时就会产生一种良好的道德体验感,今后还会不断地做好事。培养孩子的孝顺之心同样如此。所以,父母平时要试着让孩子为家里做点事,并及时称赞孩子,这其实也是在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尹邓安说,父母应该学会“武装自己”,适当装病、装穷。装病是为了创造让孩子为父母服务的机会,装穷是为了创造让孩子为家里做些事的机会,并体会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