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相伯大师 复旦“校父”马相伯:从退休官员到教育大师

2018-0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复旦"校父"马相伯:从退休官员到教育大师文/阿信(发表于<校长>杂志2011年7,8合刊)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一个由复旦"校父"马相伯和北

复旦“校父”马相伯:从退休官员到教育大师

文/阿信(发表于《校长》杂志2011年7,8合刊)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一个由复旦“校父”马相伯和北大校长蔡元培两人共同演绎的传奇:1902年,62岁的退休官员马相伯闲居在家。已年过四旬、正在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教书的蔡元培,风雨无阻,每天步行5里路,早早来到马相伯家里,恭候老师起床教自己拉丁文。马相伯为他的诚心所感动,但觉得蔡元培已经人到中年,一个人学没有什么用,就对他说:“你最好找一些年轻人来,大家一起学。”

蔡元培听老师的话,在他任教的南洋公学“特班”中,挑选了24个学生和他一起拜马相伯为师。后来这批学生中很多人都成为中国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创办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的黄炎培,弘一法师李叔同,清华学堂首任教务长、数学家胡敦复,国民党元老邵力子等。

从这个小小的学堂开始,矗立起中国现代私立教育的一座丰碑:复旦大学。

马相伯成就了复旦。但复旦的学子也让这位一生失意、行将就木的失意官员在年过花甲之后突然铁树开花、返老还童,成长为中国教育史上难得的大师。

复旦的历史是先有学生、再有学校的历史,复旦从成立的那天起就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原创力,其办法是鼓励学生高度自治。因着高度自治,学生生命的潜力、激情、责任心、创造力得到全面激发。

针对今天中国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有必要认真研究、借鉴复旦大学融合中西、学生自治的成功办学经验。

学贯中西的失意官员

马相伯(1840-1939),江苏丹徒(今镇江)人,原籍江苏丹徒马家村。远祖是元初江西乐平人、《文献通考》作者马端临。大约在利玛窦在江西传教的时期,马氏远祖就成为天主教徒,以后世代信奉。

马相伯五岁进入当地的私塾,用了差不多七年时间,熟读四书五经。他很讨厌老师引经据典、喋喋不休的教学方法,但这七年毫无疑问为他的一生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功底。

1851年,马相伯12岁,他瞒过父母,独自乘小木船,偷偷来到上海,进入由法国传教士开办、近代中国内地第一所传授西方知识的学校——伊纳爵公学(即徐汇公学)读书。十余年之后,他精通英、法、日、意、西班牙和拉丁文等七种语言,系统学习了数学、天文学、经验哲学和神学。成为那个时代极为少有的融汇中西的大家。

有了这等学问,加上他的哥哥马建勋又是李鸿章的亲信,长期担任淮军粮道,即主管军粮的军需长官。在36岁那年,马相伯离开教会,投身洋务运动,涉足官场。

他先是做了一段时间山东布政使余紫垣的高级幕僚,还曾做过洋务军火制造企业山东潍县机械局的总办。1881年4月,他出使日本,先是任使馆参赞,后改任神户领事。又很快被李鸿章派往朝鲜,任朝鲜国王的新政顾问。

1886年,李鸿章为兴办海军的经费发愁,他和弟弟马建忠建议李鸿章,向美国贷款,设立银行,不但解决海军军费问题,还可以为新政提供其他资金。李鸿章深以为然,派马相伯赴美筹集资金。

李鸿章核准马相伯到美国后,筹集的资金为2500万两白银。但马相伯一到美国,就受到国宾的礼遇。很快,美国有24家银行承诺愿意向清政府提供巨额贷款,总金额竟达五亿元。正在马相伯飘飘然,认为自己立了大功的时候。李鸿章一盆冷水迎头泼过来。原来清政府官僚发现美国愿意以优惠条件贷款给中国,不敢置信之下,竟怀疑李鸿章是不是和“洋人”暗中做了权钱交易。慈禧太后严旨禁止。

从这件事看,虽然学满中西、虽然屡屡碰壁,但马相伯就是学不会官场规则:该谨慎的时候不够谨慎,应该低调的的地方反倒大声张扬。也难怪李鸿章批评他:行事空泛,不能处处踏实。

1894年,甲午战败,马相伯积极参与、并不顺心的“洋务”事业遭到彻底失败。遍体鳞伤地离开了大清朝的洋务和外交舞台,马相伯20年的官场生涯以雄心勃勃开始,以灰头灰脸结束。

投身教育,和学生一起创办震旦和复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弟弟马建忠替李鸿章起草文书时,因劳累过度,突然去世。

面对山河破碎,马相伯深感“清廷外交陵替,一不知公法,二不习制造。”

 “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材为本;救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

自强子道,唯在教育。在他60岁这一年,马相伯决定毁家兴学。8月,他将自己继承的全部家产——上海松江、青浦等地的三千亩田产,捐献给天主教会,作为创办“中西大学堂”的基金,并立下字据:“自献之后,永不反悔”。立志要办与欧美并驾齐驱的新式大学。

天主教会接纳了马相伯的捐赠,但并不急于办学。

正当马相伯苦闷之际,在南洋公学教书的蔡元培认为拉丁文是欧洲各国文字的根本,要了解西方,非得要从拉丁文入手不可。他听说梁启超曾经跟随马相伯学习拉丁文,效果很不错,于是不仅自己找上门来,还推荐他的24个学生来马相伯家里学习。

马相伯不仅教他们拉丁文,而且讲授数学和哲学。刚开始时,徐家汇天主教会中的法国人都认为马相伯是瞎胡闹,讥笑说:“中国人如何学得好拉丁文?”但马相伯不予理睬,精选西方名著为教材,用西塞罗的演说为拉丁文课本。

4个月之后考试,这些学生不仅能够写出来,而且能说一口流利的拉丁语。从前笑话中国人学不好拉丁文的外国人也不得不钦佩。由于办学初见成效,声名远播,全国各地有识之士,“远之如云南、四川、陕西、山西的皆不远数千里前来。这些来的学生中,有八个少壮的翰林,二十几个孝廉公。”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最大限度地容纳了不同地区、不同派别的有志青年。

1902年11月,南洋公学的学生闹学潮,反对清政府禁止他们读进步书刊。有200余人集体退学。部分退学学生在蔡元培等老师的支持下建立爱国学社。

心疼这么多学子求学无门,1903年,在徐家汇天文台旧址,马相伯和学生一起创办震旦学院。震旦译自梵语,是中国的古称。还有一层意思是附会《周易》:谓东方属震,属日出之方,故曰震旦。

震旦学制二到四年,招收各界各方各年龄层次的学生。马相伯手订章程,行学生自治制。强调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

时值满清末年,许多反清志士在走投无路之下投入马相伯门下。马相伯以花甲老人,不顾个人安危,不但接纳他们,教育他们,而且待他们如子侄,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是陕西三原人,早年因写诗讥讽慈禧太后遭到通缉。

九死一生逃到上海,藏匿在一个老乡家里。马相伯听说这件事,主动请于的同乡带话给他,请他来震旦读书。针对于右任年轻冲动、不注重实际的特点,马相伯告诫他:作为少年人,忧时感世,以文字买祸,贤者不免。但以空言抒愤,毕竟没有多大用处。希望他认真学习西方语言、文化,将来做一个与国有用的建设者。

马相伯不仅劝于右任从学习西方语言、文化基础做起,而且免除了他的学费、生活费,解除他的后顾之忧。还时不时请厨师做陕西面食犒劳他。马相伯发扬孔子师徒制的教学传统,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言传身教。

1905年,震旦的学生人数发展到150人。眼看学校办出了成效,天主教会却出来排挤马相伯,干涉震旦得办学自主权,要求学校取消英文,取消学生自治等。

自治精神培养出来的学生极为愤慨,决定开会商讨震旦的前途。会上推选沈步洲同学为主席,决定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决定前途。沈步洲向同学们介绍完震旦面临的危机后,“取出两本信笺,置于讲台两端,一为签留,一为签去,听任学生自己决定。结果132人中有130人签名退学。”。

震旦学院解散后,学生中很多因为反清,离开震旦就会有生命危险。过了几天即由沪学会推举马相伯为会长,并召集离校学生,商议复校。学生们推举于右任、沈步洲等七人为干事,协助校长马相伯共同办理复校事宜。

于右任建议将襁褓中的学校命名为“复旦”,“复旦”二字,出自中国远古的《卿云歌》“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表示“不忘震旦之耻,更含恢复中华之意。”

复旦初创,谈何容易。一无经费、二无师资,三无校址。一切都要白首起家。为办震旦,马相伯此前已把全部家产捐给教会。学生们又大多两袖空空。在办学经费和教师都告缺的情况下,马相伯邀请社会名流严复、张謇、熊希龄等27人为校董,在媒体上发表《复旦公学募捐公启》,凭着一把老脸四处募捐。

他还得到他搞洋务时老朋友,时任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的周馥的帮助,划拨废弃的吴淞镇台衙门给复旦做校舍。为节约费用,马相伯以63岁高龄,亲自教授拉丁文、数学、哲学。编写《拉丁文通》、《致知浅说》等教材。学生回忆说:“当校长兀坐讲台时,搁铜框巨目镜于鼻端,终日口授指画,不以为苦。”

复旦草创,因着于右任的推荐,马相伯专程上门拜访,为复旦聘请到生在南洋、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新近才来到中国的李登辉担任英文系主任。李登辉不仅主掌教务,而且在他创办的寰球中国学生会和基督教青年会中积极为新成立的复旦公学物色人才。

后李登辉服务复旦40余年,20多年担任复旦大学校长。被誉为复旦“保姆”。他坚守马相伯开创的学生自治的传统,又全面引进母校耶鲁大学的课程体系和管理方式。就这样经过数代人的努力,终于把复旦办成中国最有学生自治和民主特色的一流大学。

复旦的特色

   办教育就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复旦也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第一、注重学生自治。

马相伯一方面借鉴西方大学的自治传统,同时汲取中国书院的简约化管理精

神。弟子陈传德回忆:“院内各项事务,在先生监视下,悉归学生管理”,除总干事和会计干事外,“其余干事,于学期开始,由学生互推分别担任,其职务至学期结束终止,执掌权限,悉遵学生自治章程”。干事每学期轮流,借以锻炼其自治能力。后来还发展到组织学生法庭,学校内部有纠纷争端,可以提请学生法庭仲裁。

和孔子一样,马相伯是一个老顽童,与学生同吃同住,一起游玩,日夜滚打在一起。

马相伯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办学理念呢?通过学生自治培养学生的原创力,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于右任说:“盖先生以吾国政治习于专制,国民自治能力,久已消失,欲藉此为实施民治之试验地也。”

第二、导门径。

震旦公学从一成立起,就特别注重学生的基础学科。一切学科,重在开示门径,养成学者自由研究之风。特别注重“学以致用”。震旦学院学制只有两年,对学院章程上所列的课程,马相伯并不主张过细的讲授,而是致力于治学门径的指导和开悟。

所谓“开宗明义、力求自主”。复旦初创,在《章程》中开宗明义:“俾吾国有志之士,得以研究泰西高尚学术,由浅入深,行远自迩,内之以修国民之资格,外之以裁成有用之人才。”继承者李登辉主持校务后,他更是把耶鲁注重本科基础的风气带到复旦。

鼓励学生成立小组,自主研究。其核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习惯,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研究学问的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们所设计的课程,他们所设计的教育的方法,都是以提高学生的原创力为目标。

第三、重演讲。

马相伯认为:“真正有非常之才与德的人,其演说必有可观。”时值清末,有鉴于中国专制统治向民主政治的急剧转型,马相伯及时将演说纳入学校的整体管理战略。他后来回忆说:“凡星期日上午,学生均不许外出,由我拣定许多演说题目,轮流命诸生练习演说,并把演说必须的方法,如怎样分段,如怎样能够抓住听众,怎样结论才能让人清楚你的观点等,一班学生都很感兴趣。”

于右任回忆说:“学院于每星期日,必由先生集诸生演说,或讨论学术,或研习时势,习以为常。先生本长于演说,高谈雄辩,风趣横生,诸同学传其衣钵,故出校之后,受用不尽。”

第四、习兵操。

有感于当时国人体质羸弱,自信心不足。马相伯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习兵操。并且请法国驻沪军人为教官,刻苦训练。

有学生回忆:马相伯专门从外面请教练教学生击剑。一个学生全身是汗,坐下来休息片刻,被校长看见了。平时慈祥的马相伯马上把全体学生集合起来,厉声训斥。有了这样严格的要求,震旦出来的学生身心灵得到全面发展。

第五、兼容并包。

作为当时少有的学贯中西的人才,马相伯在课程安排上要求学生全面学习西方优秀的科学、文化、政治、宗教。但同样要求学生认真汲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智慧。由严复制定的《复旦公学章程》有一条:“凡投考者,以中西文俱优,为最合格……惟中文差者,须自任于卒业期内,能加意补习为合格。

其有意唾弃国学,虽录取,亦随时摒弃。”马相伯的“兼容并包”不只是停留在对中西文化的一视同仁和对中西学校管理的兼收并蓄上,更体现在对各种各样学生的爱护和关心上。他的学生、国民党元老邵力子回忆说::“先生对同胞,不以思想。不以地位、不以阶级而别,这与先生的‘有容’精神有关”。

正因为马相伯的首创和继任者的坚守,才成就了复旦校歌中“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的精神;才使复旦能培养出一生坚守“自由之精神,人格之独立”的陈寅恪;才使他的学生蔡元培在1916年主掌北大之后,提出并践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

第六:真正的爱的教育

教育从本质上是用生命融入生命、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马相伯救于右任于危难之际,象父亲一样为他的头顶顶起一片天,又像慈母一样关怀他的生活细节。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随时给与他指导和劝诫。马相伯重新阐释了孔子家庭式亲密物件的教学方式。

在这种教学方式中,老师的人格力量是最伟大的,知识的传授反倒不重要。从马相伯到李登辉,再到陈望道,他们都没有因为是校长而高高在上,而是舍得花时间和学生交朋友,都和学生建立了亦师亦友的亲密友谊。正因为如此,复旦才成为培养大学校长的摇篮。陆续培养出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吴南轩,四川大学校长程天放、黄季陆,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中山大学校长陈序经等20余所大学的知名校长。

一生奔波,晚年因继承家业成为富豪的马相伯。在大多数人都早已安天命,安享晚年的花甲之年,裸捐出自己的所有财产,毁家兴学,最后的40年已经身无分文,连学生们捐给自己孙女的一点钱都拿出来办教育。

晚年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居住在徐家汇的孤儿院内。

但他培养的大师却群星荟萃。永远照耀中国。

阿信,2011年6月30日完稿

注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1.     《马相伯传略》,朱维铮 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一版;

2.     《李登辉传》 ,钱益民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一版;

3. 《于右任传》, 许有成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