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曾的精神 消失的方大曾 重现的民族精神

2018-03-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原标题:消失的方大曾, 重现的民族精神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 冯雪松解放书单: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您的新书聚焦的是战争中一个并不为人们所熟知的人物--方大曾,他是报道卢沟桥事变的第一人.您是如何与方大曾和他的遗世之作结缘的?冯雪松:1999年,我偶然在办公室的报纸堆里发现了一份传真,传真发自当时的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陈申先生.在那张差点被我忽略的传真纸上,我读到了方大曾的名字.抗日战争初期,他一直活跃在战地一线,拍摄了许多珍贵的影像,可没多久他就神秘失踪了.他的胞妹方澄敏多年来一直珍藏着哥哥留下

原标题:消失的方大曾, 重现的民族精神

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 冯雪松

解放书单: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您的新书聚焦的是战争中一个并不为人们所熟知的人物——方大曾,他是报道卢沟桥事变的第一人。您是如何与方大曾和他的遗世之作结缘的?

冯雪松:1999年,我偶然在办公室的报纸堆里发现了一份传真,传真发自当时的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陈申先生。在那张差点被我忽略的传真纸上,我读到了方大曾的名字。抗日战争初期,他一直活跃在战地一线,拍摄了许多珍贵的影像,可没多久他就神秘失踪了。他的胞妹方澄敏多年来一直珍藏着哥哥留下的八百多张底片,她相信哥哥终有一天会回来。

陈申先生在传真上说想将方大曾的作品和回忆编辑出版成书,而我当时刚刚拍了一部大型纪录片《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史》,对历史题材特别感兴趣,职业敏感告诉我,这张传真背后一定有值得我去探寻的故事。

与出版社取得联系之后,我和陈申先生一起去拜访了方大曾的妹妹方澄敏,当85岁的老人拿出一个装有近千张底片的盒子时,我被震撼了。阳光下,一张张黑白底片向我打开了一个鲜活的世界,我心里忽然升腾起一种朝圣的感觉。那时,我决定要寻找、重现消失的方大曾。

解放书单:方大曾的镜头记录的是一个怎样的中国?

冯雪松:方大曾的作品主要拍摄于1935年到1937年。虽然出生于一个富足殷实的家庭,但方大曾手中的相机,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的镜头里从来没有风花雪月,用他妹妹的话说就是他从来不拍美人照,他拍得最多的,是当时最底层的劳动者们,包括人力车夫、纤夫、矿工、船工等。他将那些被绝大多数人无视的形象和眼神定格在镜头里,让今天的我们得以重温80年前最真实的中国。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年轻的方大曾带着相机离开了家,他冒着炮火行走在平津以及晋、察、冀、绥一带,为多家媒体采写消息和通讯,报道战地的一手战况,留下了许多战争的影像。

解放书单:您在写《方大曾:消失与重现》这本书之前,还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寻找方大曾》,前后15年的时间里您的视线几乎都没有离开过方大曾,这究竟是一个有着怎样魅力的人,让您这样执着?

冯雪松:“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方大曾是第一个抵达前线进行报道的记者,但如今有关方大曾的资料记录却非常碎片化。与许多留名后世的摄影家相比,他在中国摄影史上没有独立的篇章,甚至没有连贯的履历,更没有定论和结语,他只是一个被叫做“小方”的年轻人。

有关他的信息,我只能通过翻阅各地图书馆的资料、地方志以及他留下的报道,还有范长江写的那篇《忆小方》来寻找。15年来,方大曾成了我放不下的心事,从陌生到熟悉,从好奇到追随,我经常有意无意地和人提起方大曾,抓住一切可能去发现能够还原他真实经历的线索,这几乎成了我的一种习惯。

每一个走近方大曾的人,都很难不被他的才华、精神和他传奇的经历所深深吸引。在方大曾身上你会读到勇敢,在炮火连天的日子里,这个年轻人放下优越的生活,行走在长城内外,用镜头和笔记录战火中的中国;你会读到博爱,他的镜头总是对准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为后人记录下真实的中国;你更会读到才华,他的作品里找不到一点虚浮,他所有的作品都是以纪实的方式完成,他总能将快门按下时的瞬间感觉与构图的胸有成竹合二为一。

越是去寻找,就越觉得关于他身上的未知还有很多,让我难以停下来。

解放书单:余华曾经说,方大曾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影像,他的作品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留下的一份遗嘱,一份留给以后所有时代的遗嘱。在探寻这份珍贵“遗嘱”的过程中,您认为方大曾作品最大的价值是什么?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重现消失的方大曾?

冯雪松:我拍纪录片也好,写书也好,目的不仅仅是去寻找方大曾个人,而是通过寻找,去还原一个真实的、热爱和平与自由的生命。这个年轻的生命用镜头描述了当年国难当头的中国大地。在当时,他的报道鼓舞了中国人抗日的士气和斗志;在当下,抗战胜利70年之际,他为后人留下了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图本。

我想,方大曾本人更是年轻人的楷模,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他选择了与国家同甘苦共患难,用自己作品记录了危亡时刻中国人的民族精神,用自己的激情实践着个人对民族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