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喜欢扔东西怎么办 家长该如何对待

2018-06-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孩子长到8~18个月时,神经系统迅速发育,动作发展已有了很大进步,虽然常常独自玩,但他不甘心寂寞,常将手中玩具扔到地上,扔完一个又扔一个.没

孩子长到8~18个月时,神经系统迅速发育,动作发展已有了很大进步,虽然常常独自玩,但他不甘心寂寞,常将手中玩具扔到地上,扔完一个又扔一个。没等你转身他又把玩具扔到地上,等待你再捡起来给他。如果拣起来,他还接着扔,有时甚至扔的比拣的还快。他边扔边笑,情绪很愉快,显得很开心。为什么要这样呢?其实,这就是孩子最初的人际交往。首先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形成一种互动,用扔东西吸引成人和他玩;同时借着扔玩具来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我不但站起来了,还会把东西扔出去;孩子都喜欢听玩具掉下的响声,喜欢看球掉地后蹦跳滚动的样子。

婴儿在发育的进程中,手的探索动作的发育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宝宝小一些的时候,手的伸肌发育不成熟,不会将手中原有的玩具放下再去取第二件玩具,而是无意识地将玩具滑落或扔掉。1岁左右,婴儿手的伸肌发育趋于成熟,能随意松手,他能自然地向前方抛球。宝宝逐渐对玩具的抛落运动感兴趣,对于着地点和着地时的情形感兴趣。思维也开始发展,能有意识地抛掷玩具来观察落点和着地的情形,并且学会让成人捡起来再允许他扔,以此发展与成人的交往游戏。

其实孩子扔东西并不是坏事,而是这个时期的年龄特点,还能锻炼宝宝的能力。孩子在反复扔东西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扔的动作和扔的物体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扔不同的东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发现物体更多的新属性,而使孩子对物体获得更多的认识。例如,他每次扔球,都能使球滚动起来;扔响铃棒,能发出声响但不滚动;扔下毛巾即无响声又不滚动。孩子在扔东西的过程中不仅能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快乐,而且能增长不少见识和经验。在孩子扔下和父母拣起的过程中,建立了“授受关系”,发展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在动作和语言的交往中,使孩子的认识能力不断发展,同时训练了孩子手眼协调的能力。总之,“扔东西”是1岁左右孩子的游戏方式,它不仅锻炼手的伸肌发育,还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

孩子扔什么东西是没有选择的,当然不会知道什么该扔,什么不该扔。不应过分阻止,为他准备一些耐摔的物品尽情扔。但是“扔”之后,必须捡回来。而且这个阶段正是吃饭会弄得乱七八糟的时候,不过,如果你在他吃饭时和他坐在一起,通常就能避免最糟糕的情况发生。当他想把碗里的饭扔出去时,你就能平和而坚定地告诉他不行。必要的时候,你还可以把碗抓住,以免摔在地上。不要用漂亮的、容易打碎的瓷器喂宝宝吃饭。要尽量使用带吸盘的、能吸在桌子或儿童餐椅盘上的儿童餐具,这样孩子就拿不起来了。

所以,为他准备一些扔不坏的东西,耐心等待他度过这个敏感期吧,等他对万有引力现象习以为常了,你让他扔,他都不会扔了,因为他还有大把的学习任务要去完成呢。孩子成长过程的各个敏感期,需要父母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否则对以后成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