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若兰追悼会 纪念肖若兰诞辰八十周年座谈会热议秦腔流派传承

2017-10-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原标题:后继有人·文论有据·观众支持——纪念肖若兰诞辰八十周年座谈会热议秦腔流派传承昨日是阴历九月十九,是秦腔表演艺术家肖派创始人肖若兰诞辰

原标题:后继有人·文论有据·观众支持——纪念肖若兰诞辰八十周年座谈会热议秦腔流派传承

昨日是阴历九月十九,是秦腔表演艺术家肖派创始人肖若兰诞辰八十周年,空气中流动着蛰冬的寒意。纪念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肖若兰诞辰八十周年座谈会在陕西秦腔博物馆召开,杨天基、苏育生、李一鸣、张晓斌等二十余位秦腔艺术家汇聚一堂,缅怀大师,也热议秦腔流派如何传承。

省戏曲研究院资深作曲家杨天基认为,肖若兰动人委婉的唱腔、细腻生动的表演都个性鲜明,很难复制。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李一鸣也表示,从肖若兰委婉的唱腔中,能够感受到秦腔音乐本身的美妙。著名戏剧评论家苏育生认为,经过20多年,京剧已经形成了公认的流派,在观众中也得到认可。

各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唱腔表演、独有剧目,可秦腔的流派到底是什么?戏剧评论家张晓斌将秦腔流派总结为"师承有自,后继有人;文论有据,资料有存;专家肯定,同行认可,观众支持"28个字。他注意到这几年肖派男声唱的很多,选手选获奖也挺多,这对这个流派的传承大有裨益。

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国家一级演员、肖派传人李淑芳说到传承最大的困难时向记者回忆起了当年向恩师学艺的经历:"那时我住在周至,有时间就赶过来,但因为老师是大名人,她很忙,有时刚走进门,老师就要出去演出,她的孩子刚四个月就放在家里,自己从来没休过假。

"但现在常常是李淑芳主动给学生打电话,约他们来排戏,可学生们不是要演出就是有其他原因来不了。李淑芳感慨地说:"原来是学生找老师,现在是老师找学生,不能说娃们不上进,而是生活压力太大"。 (记者  肖雪)